Blue Bottle的勁敵不是星巴克,而是Ta!

Blue Bottle的勁敵不是星巴克,而是Ta!

Verve Coffee Roasters,咖啡界的“老炮兒”!

目前,精品咖啡市場正湧現一匹“黑馬”,對標Blue Bottle!

最近,有一個小眾咖啡品牌名為“Verve Coffee Roasters”(以下簡稱“Verve”),在星巴克和Blue Bottle為爭奪精品咖啡市場鬥得如火如荼之際,迅速走紅。

Verve不僅深受咖啡迷的青睞,還備受好萊塢的明星愛戴,曾經被GQ評為The Most Important Drink of Your Day之一。在2013年,品牌更是拿下了“美國最佳食物大獎中的最佳烘培商”,這個獎項堪稱“咖啡界的奧斯卡獎”。

Blue Bottle的勁敵不是星巴克,而是Ta!

不過,截至2018年9月4日,Verve在全球只有11家店,究竟Ta為何能開一家火一家,而且每家都能驚豔一眾粉絲?

堅持產地直送

注重高品質的咖啡界“老司機”


Verve的兩位品牌創始人Colby Barr和Ryan O’Donovan是大學同學,因為同樣酷愛戶外和水上運動,2007年,他們從寒冷的舊金山市區來到灣區北部的衝浪天堂聖克魯茲,並開設首家Verve。

Blue Bottle的勁敵不是星巴克,而是Ta!

受歐洲咖啡館的啟發,Verve提倡“Farmlevel to Streetlevel”的咖啡生活哲學

  • Farmlevel:Verve 的咖啡最大的特點是衷於原味的咖啡精神,顧客可以直接品嚐到產地直輸的莊園咖啡,關注咖啡製作的源頭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風味。
  • Streetlevel:Verve倡導一種街頭咖啡的文化,除了打造好自己咖啡的品牌,他們還試圖創造咖啡社區。聚集起一群熱愛咖啡的人,除了喝咖啡一起坐下來聊聊咖啡和咖啡美學。
Blue Bottle的勁敵不是星巴克,而是Ta!

像其他第三波咖啡浪潮的踐行者一樣,從種子到杯子,Verve重視有關咖啡的每一個環節。尤其是咖啡豆的種植栽培和烘焙,每個細節、每個環節品牌都苛刻把關。Verve採取直接貿易,付出更多費用去獲取更優質的生豆。

在店裡,Verve員工會根據每款不同的咖啡豆,選用不同的咖啡機、咖啡壺,咖啡的用量和水溫,任何一步都不容出錯。如果他們覺得咖啡沖泡出來後沒有達到最佳口感,他們會告知消費者再稍等一會,然後重新衝一杯咖啡給消費者。

Blue Bottle的勁敵不是星巴克,而是Ta!

在聖克魯茲,Verve擁有一幫忠實粉絲,他們對咖啡的熱情全然來自於Verve所分享的咖啡哲學。

儘管Verve拓店速度並不快,但每開設一家門店都有節奏地打造了自己的品牌文化和特色。這樣有利於進一步在國內乃至海外拓展。截至目前,Verve旗下已發展到美國聖克魯茲4家、三藩市1家、洛杉磯3家及日本東京3家,共11家門店。

因地制宜

每間門店設計風格加州感十足


除了咖啡出品,Verve的門店打造一直是業界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Verve門店設計深受斯堪的納維亞美學風格影響:主張簡潔乾淨的線條,寬敞、開放式的操作檯帶著一覽無餘的通透感

Blue Bottle的勁敵不是星巴克,而是Ta!

美國的門店設計多以Loft 空間為主,有著能沐浴陽光和享受海浪拍打聲的戶外區;門店內部寬敞而明亮,木質搭配金屬,簡單塑造沒有壓力的咖啡空間。

Blue Bottle的勁敵不是星巴克,而是Ta!

▲Verve日本表參道店

日本的門店則各具不同風格,位於表參道的門店保留了灑脫自由的加州感

。店面一如既往的黑白相間,加上大量的木質桌椅,略帶美式工業的風格。

新宿區的門店,則是改走精緻的鄰家路線,僅為6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卻創造屬於日本的輕鬆愜意:門店外觀是一系列白色鐵框玻璃和馬賽克磚,店內以木質吧檯座位為主,取代一般座位過度濃厚的商業氣息,相對迷你的空間用懸掛方式植入綠意,明亮的燈光照在牆上色彩豐富的掛畫顯露出清新、明快的風格。

Blue Bottle的勁敵不是星巴克,而是Ta!

▲Verve日本新宿區門店

鎌倉店的風格則更為清新自然,一進店面就是濃濃的原木風。牆壁上的繪畫是加州當地藝術家畫的,非常具有文化氣息。

Blue Bottle的勁敵不是星巴克,而是Ta!

▲Verve日本鎌倉店內牆壁上的繪畫

在品牌的形象設計方面,Verve的咖啡杯和咖啡豆等包裝簡單運用色塊作為產品標籤

,鮮明而讓人印象深刻。門店銷售著各種適合居家使用的沖泡咖啡壺。重點是這些機器怎麼使用,官網都有影片一一介紹,十分詳細。

Blue Bottle的勁敵不是星巴克,而是Ta!

此外,Verve的門店內也銷售著很多關於品牌的周邊商品,從雜誌、衣服到帽子,還有非常原生系列的帆布袋等等,種類繁多。

精品咖啡遇勁敵

開在Blue Bottle頭上也毫不遜色


儘管Verve在海外門店的數量遠少於Blue Bottle,但兩者都來自加州,都深耕精品咖啡領域,自然少不了一場比較。這猶如一場精品咖啡之間一場無聲的較量。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在2016年,Verve進軍海外,跟Blue Bottle一樣,都選擇以日本東京作為海外首店。而且,Verve把門店開進新宿南口NEWoMan購物商場2樓,而Blue Bottle則位於商場的1樓,直接騎到Blue Bottle的頭頂上了。

Blue Bottle的勁敵不是星巴克,而是Ta!

雖然在日本市場,Verve 和 Blue Bottle 都被視為北加州的兩大代表作。不過,Ta們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咖啡豆本身:Verve 是每週都會從美國直接空運咖啡豆到東京,而且每兩個月,總部就會派人到東京考察;而Blue Bottle在進入日本的時候,將咖啡豆改用為當地產的。

Blue Bottle的勁敵不是星巴克,而是Ta!

此外,Verve 和 Blue Bottle Ta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原汁原味的直營店,而非加盟店,這也是Ta們可以維持品質的成功途徑

而在去年9月,瑞士雀巢集團宣佈,以5億美元收購精品咖啡品牌Blue Bottle的 68%股份。對Blue Bottle而言,一方面,隨著雀巢的收購,品牌將會迎來一個穩定快速發展的契機,有望挑戰星巴克的霸主地位;不過,劍有雙刃。另一方面,外界也擔心向來作風獨立、在細節堅持、主打精品咖啡、不願被加盟的Blue Bottle在未來的發展,品牌風格也可能因此充滿變數

Blue Bottle的勁敵不是星巴克,而是Ta!

即便雀巢與藍瓶兩者都強調,管理階層不會變動,但有許多人認為Blue Bottle早已背離這些粉絲的獨立經營小咖啡店的核心價值與範圍。

這對於死磕產品,重視消費者需求的Verve,顯然更勝一籌!

國內精品咖啡市場

消費群分佈地區分散,發展空間大


從Verve、Blue Bottle等精品咖啡品牌在全球所帶來的熱潮,我們可以看到:從最早的即溶咖啡,到隨處可見的連鎖咖啡店,再到2009年全球掀起咖啡浪潮3.0,經歷了三次咖啡浪潮,消費者對咖啡的追求越來越高,並意識到咖啡不再是一種飲品,而是順應著精緻導向開始注重咖啡本體以外的各種層面,比如設計、包裝、空間、餐點擺盤和周邊商品。

Blue Bottle的勁敵不是星巴克,而是Ta!

如今,在國外,精品咖啡文化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反觀中國,短短三四十年間,彷彿第一次咖啡浪潮的影響還未褪去,第二次咖啡浪潮就已隨著星巴克等品牌的到來,競爭而迅速開始。最近幾年,跟隨著全球咖啡消費風潮的轉變,中國也開始漸漸出現受到第三次咖啡浪潮影響的精品咖啡館。

Blue Bottle的勁敵不是星巴克,而是Ta!

在中國,這個發展並非線性,而是在不同需求之下產生了不同的消費分層——人們在不同地區、不同理念的驅動下,主動或被動選擇自己認可的咖啡產品。在你的身邊,既可能有習慣了在超市或網上購買長銷款速溶咖啡的朋友,也很容易發現佔領城市角落咖啡館、享受咖啡空間的咖啡迷,更有喜歡探尋手衝咖啡與精品咖啡口味的咖啡愛好者。這是中國獨有的咖啡體驗。

除了精品咖啡市場所在地區較為分散之外,在國內,多半的精品咖啡店都會採用自己烘焙豆子的方式獲取咖啡原材料。咖啡師會在選豆,烘焙技巧等層面首先的開始為自己的產品質量打出差異化。

Blue Bottle的勁敵不是星巴克,而是Ta!

此外,近幾年,國內不少精品咖啡館通過對咖啡消費場景的突破,既實現了自身的快速發展,也為行業帶來了新的氣象與更大的市場空間。除此以外,精品咖啡持續擴大的“網紅”影響力,以及自動咖啡機等新業態的出現,也讓這個行業變得更加多元。

說不定國內精品咖啡市場興旺的帶動下,Verve進軍中國指日可待。

作者 | Panda Chan 圖片 | Verve Coffee Roasters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