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湖畔:有一个村子叫江园

丹江湖畔:有一个村子叫江园

自朋友家回来,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那里的山,那里的树,那里的水,早已沉淀到我的心底。我查遍了所有关于淅川的资料,满满一柜书,竟没有记载这村落的只言片语。

村子不大,大约有十几户人家。南面靠山,其余三面环水。远望这村子,就好像是漂浮在丹江湖面上的一条船。这里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河中游动着的小鱼;这里的水真绿啊,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这里的水真柔啊,柔得像一位多情的少女。友人把船划进自家的院子,我们舍船进屋,端一杯茶水,回眸屋外那横无际涯的湖面,猛然觉得,这屋子已漂在丹江之上了。

丹江湖畔:有一个村子叫江园

靠近岸边的水域漂浮着一排排油桶搭起的浮桥,这便是养鱼基地。踏上那窄窄的浮桥,注目丝网隔着的箱底,无数的鱼儿在网箱内游来游去。投一把饲料,便有数十条鱼儿跳出水面,争夺食物。随着“啪啪”的击水声,湖面上便亮起了道道鳞光。

月亮上来了。月光洒在湖面上,擦亮了满湖的水。湖上热闹起来了。渔船的马达声,渔民的歌声,打破了山村的幽静。不知哪位船家女,亮开了嘹亮的歌喉,把恋情撒向湖面:“河中荷花开/妹从岸边来/双桨荡起荷花淀/阿哥可愿来?”“妹儿家住在江园/ 十七八岁正当年/听到阿哥排哨响/划着船儿跑出来……”那歌、那情、那月、那水,完全融为一体,组成了一个情水交融的水乡月夜图……

丹江湖畔:有一个村子叫江园

这里的山很绿,很秀。满山遍野的大枣树,发出了嫩嫩的绿叶,点亮了陡峭的山。据朋友讲,这里的山原是庄稼,现在都退耕还林了。十几户人家全靠捕鱼、养鱼、种植大枣生活。枣树刚发芽,吃鱼正是时候。喝一勺香甜可口的鱼汤,吃一块鲜嫩的鱼肉,仿佛品尝到村民们有滋有味的生活……

丹江湖畔:有一个村子叫江园

这就是漂浮在丹江湖中的一个村落。这里没有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没有长江三峡的雄壮。但是,她的娇美,她的热情,她的富有浪漫的水乡情调,深深地感染着我。谁若去丹江旅游,千万不可错过这个不起眼的小村!这里是游览区,但没有人会向你收费。在这里,你可尽情品尝山东枣,饱食丹江鱼,沐浴水乡情!

这个村子叫江园,面向丹江湖,隶属淅川县。(此文刊发于2013年2月28日《河南日报》,图片为丹江实景,由曹海山老师友情提供使用,特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