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受理第一案:抖音把百度給告了!

北京互聯網法院受理第一案:抖音把百度給告了!

  從抖音上次曝光有人惡意破壞張掖七彩丹霞事件後,也不過十幾天,曾經抖音老大哥怒懟馬化騰和騰訊微視的畫面還歷歷在目,而在2018年9月11日,抖音又出手了:這次,它把百度給告了!還免費給北京互聯網法院做了一次廣告,讓更多的人認識了這位“新晉網紅”!

北京互聯網法院受理第一案:抖音把百度給告了!

  經常刷抖音的朋友一定刷到過這位剪輯大神“黑臉V”的作品,抖音稱其作為創作者在“抖音”平臺發佈的“5.12,我想對你說”短視頻是簽訂過獨家協議的,而百度旗下的“夥拍”在未得到授權和許可的情況下擅自傳播於自己的平臺,且要求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及訴訟合理支出5萬元。

北京互聯網法院受理第一案:抖音把百度給告了!

  這裡呢,首先要提到的是標題中受理這次案件的法院——北京互聯網法院。這也是該法院自建立以來受理的第一個案件!現在呢,小編還是和大傢俱體介紹一下吧!

  顧名思義,互聯網法院自然和互聯網脫不了干係,但不僅僅是“互聯網+審判”這種模式,而是真真切切要集中管轄互聯網合同糾紛、互聯網著作權權屬糾紛等等案件的不同於現實中的互聯網法院!

北京互聯網法院受理第一案:抖音把百度給告了!

  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國網民規模達8.02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7.7%。我國網絡購物用戶和使用網上支付的用戶佔總體網民的比例均為71.0%。

北京互聯網法院受理第一案:抖音把百度給告了!

  互聯網法院的建立實行24小時工作制,當事人可隨時登錄平臺遞交材料、查詢案件訴訟進展甚至聯繫法官。不過互聯網法院也僅僅屬於試運營階段,在我國設立的目前僅有3家,分別位於杭州,廣州和北京。

北京互聯網法院受理第一案:抖音把百度給告了!

  知道了受理案件的互聯網法院,我們再來整理一下案件:

2018年9月10日,北京互聯網法院發表公告,稱短視頻應用“抖音”起訴百度旗下“夥拍”小視頻成為其受理的第一案。抖音認為,夥拍未經許可,擅自傳播抖音平臺上創作者“黑臉V”的原創短視頻並提供下載服務,屬於侵權行為並要求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

抖音稱,其在平臺上發佈的“5·12,我想對你說”短視頻在平臺發佈後,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其許可,擅自將該視頻在其擁有並運營的“夥拍小視頻”上傳播並提供下載服務。

抖音認為,“夥拍”未經許可擅自傳播視頻的行為對其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抖音為此依法提起訴訟,要求“夥拍”停止侵權,並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00萬元,及訴訟合理支出5萬元。

北京互聯網法院受理第一案:抖音把百度給告了!

  從這件案情中,我們可以看到,當代互聯網短視頻的創作內容、短視頻平臺之間、平臺與用戶之間的權益邊界究竟在哪,如何得到互利是我們值得追求的,如何保護知識產權更是我們要探討的!

  而今互聯網法院的建立也是對互聯網行為的一種監管和約束,讓更多的人在享受互聯網紅利的同時也為自己的權益有了一個可追溯的保障平臺。對於案件的後續情況,我們將會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