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政務成爲普惠民生的必經之路

5月23日至24日,2018騰訊“雲+未來”峰會在廣州舉辦。在以“指尖政務 普惠民生”為主題的政務專場上,來自各地各部門的數位負責人分享了數字政務的精彩案例並深度探討數字化轉型的形勢和問題。

数字政务成为普惠民生的必经之路

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信息中心主任逯鋒

“廣東已將數字政府改革工作列入首要任務強力推進。” 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信息中心主任逯鋒在致辭表示。

不只是廣東,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成為共識。數字政務正成為各地各部門提升行政效能,深化惠普民生的必由之路。

群眾滿意度不高 政務服務是挑戰也是機遇

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成為當下社會的現實需求。

提升政務服務滿意度,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鄭州一個企業家曾用了兩年的時間製作了一個長達4.4米的行政審批的流程圖,真實的展現了一個項目到立項到審批,經歷了100個審批環節,蓋了108個公章,用了799個工作日,當時就被媒體戲稱為萬里審批圖。

数字政务成为普惠民生的必经之路

騰訊雲政府業務副總裁、數字廣東 CEO王景田

“有調查顯示,群眾對政府政務服務的滿意度低於網購或者網上支付的滿意度。這對於我們從事政府信息化的人員來講,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騰訊雲政府業務副總裁、數字廣東 CEO王景田表示。

数字政务成为普惠民生的必经之路

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副巡視員何小京

廣東省有540萬殘疾人。“對殘疾人的民生需求做‘加’法,對不合理的辦事流程和不必要的政府職能權限做‘減’法,是廣東殘疾人的幸福感走在全國前列的關鍵。” 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副巡視員何小京介紹,通過與數字廣東聯合開發的“粵省事”小程序,讓殘疾人足不出戶即可在線辦理政務、民生等各種服務。

今年5月9日,鄭州市推出了“就跑一次”項目。鄭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馬義中表示:“為什麼就要跑一次?我們的初心就是讓人民群眾具有幸福感。”

数字政务成为普惠民生的必经之路

鄭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馬義中

“就跑一次”推出以來,獲得了百姓的廣泛認可,截止到5月24日,其使用量已超過10萬次,面對面的諮詢也達到了1.5萬次之多。老百姓到公安機關辦證辦事的跑趟次數,已經下降了60%以上。

效果初顯 發展數字政務從“被要求”到“主動要求”

隨著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轉型,政府各級各部門對數字化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提高,數字政務也在逐漸成為政府的剛需。

“當時政務雲在建的時候大家都不願意,非常牴觸,到現在天天要找我們的領導,說能不能我們的系統都不要了,趕快撤掉,趕快併入到我們的政務雲計算中心來。” 寧波市經信委副主任戴雲在政務分論壇上說。

数字政务成为普惠民生的必经之路

寧波市經信委副主任戴雲

2016年12月,浙江在全國率先部署“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第一個吃螃蟹,確實會遇到不理解,不支持。然而,隨著數字政務的推進,各級各部門嚐到了數字政務的甜頭,已經由“被要求”,變為“主動要求”。

在廣東,以前民警上路執法採用專門終端,但回來就放在辦公室不再用了。跟騰訊合作後,廣東民警只需帶著一臺手機就實現工作、生活兩不誤。

微信和政務微信兩個系統互相隔離,但可以一鍵切換。全省18萬民警24小時都用移動終端,讓辦事效率大大提高。“上線40天后,我們做了統計,平均每個公文的時間縮短了60%。”廣東省公安廳副總隊長黃春健說。

数字政务成为普惠民生的必经之路

廣東省公安廳副總隊長黃春健

另一方面,隨著一些新的社會治理需求出現,數字政務也凸顯了它的優勢。

近年來興起的河長制是一個需要協調多級多部門才能運行的機制。利用數字化助手,廣東省水利廳創立了扁平化的管理需求平臺,快速執行處理,跨部門協作。河長巡河時,可以河流為主線,把河長基礎信息,公眾投訴信息,巡河信息實際情況全部串聯一起,助力河長的履職。

数字政务成为普惠民生的必经之路

廣東省水利廳高級工程師王戰友

廣東省水利廳高級工程師王戰友表示:“河長不能代替同級職能部門的職責,我們把同級職能部門的信息彙集在一起,通過大系統來疊加小應用的方式來助力河長履職。”

伴隨社會治理創新深化,數字政務的優勢不斷顯露。

良性循環 數字政務聯動經濟發展

數字政務促進經濟發展。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在騰訊雲政務分論壇展示了一張和騰訊合作的區域熱力圖。“這張熱力圖幫助我們在招商工作取得眾多進展。”該開發區大數據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李方表示,發展數字政務已經在經濟上見到實效。

區域熱力圖可以看到人員的遷移熱度和遷移方式,數據功能可以實時展示動態的數據效果,甚至精確到五分鐘刷新這個地區的熱力。

数字政务成为普惠民生的必经之路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數據管理辦公副室主任李方

“以前我們一次人口普查需要動用上百人,九個月時間,有可能我們剛獲取完他就離開了,但現在實時數據獲取,五分鐘可以刷新一次。”李方說。

不僅僅是天津,南京市江寧區智慧辦主任湯磊也感到:“不管是數字政務也好,數字經濟也好,首先要先數字化。數字政務和數字經濟可以同步推進的。”

數字政務還能保障經濟的發展。

数字政务成为普惠民生的必经之路

汕頭市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黃桂芳

汕頭與騰訊雲聯手打造了汕頭信用平臺,涵蓋了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對大量信用數據的統計分析,結合使用指標體系和使用預警模型,對不同行業、不同人群的信用狀況進行快速的定位和掌控。汕頭市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黃桂芳表示:“市財政局在編制各類招標文件的時候,信用平臺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如今,數字政務與經濟形成良性循環,很多地方開始雙輪驅動發展戰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