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議政王、輔政王、鐵帽子王四個王都是幹啥的?哪個最大?

攝政王、議政王、輔政王、鐵帽子王四個王都是幹啥的?哪個最大?

清廷的等級制度非常之森嚴,各個職位,官爵怎麼分配有著明確的規定。相信看過宮廷劇的朋友都知道,除了皇帝,那就是各個王最大了。

有一些王的稱號,聽上去那是相當響亮,比如鐵帽子王,攝政王,輔政王,議政王。那麼這些王到底哪個最大呢?現在我就來給大家解釋一下。

攝政王、議政王、輔政王、鐵帽子王四個王都是幹啥的?哪個最大?

首先這些王都不是爵位,在清朝,按爵位劃分,只有兩種王,親王和郡王。親王的爵位要比郡王高,就比如果郡王就不如老十三這個親王的身份尊貴。只有做出功績的郡王才能升到親王,當然了,這一切還得看皇帝的心情。

鐵帽子王就是再加到親王身上的一種榮譽和特權。王的爵位是可以世襲罔替的,但是清廷的規矩是,普通的親王每往下傳一代,都要降一級,就是說繼承親王爵位的後輩只能是郡王。而只要有鐵帽子王的稱號,就像現在端鐵飯碗的工作人員一樣,一直不會丟了親王的稱號,只要能正常傳承,便世世代代都是親王。

攝政王、議政王、輔政王、鐵帽子王四個王都是幹啥的?哪個最大?

雍正和他的十三弟關係最為要好,所以允祥就是一個鐵帽子王。但是,他的十七弟卻沒有這個特權。

議政王的出現來自於後金,在清軍還沒有入關的時候,他們就有八王議政的制度。清朝的貴族基本上分為八旗,這八個能參與討論國家大事的議政王就是這八旗的旗主。

攝政王、議政王、輔政王、鐵帽子王四個王都是幹啥的?哪個最大?

他們的身份就相當於現在的參議員,不過,他們的身份還要更加尊貴一點,畢竟他們手下都是有一個旗的人馬,而且總共也沒幾個人議政。因為,有時候,一個人可能還掌管這兩個旗,就像多爾袞。

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和皇帝一起參討國家大事。在努爾哈赤的時代,他真的就不能一個人說了算,每次遇到大事,就得開這樣的一個會議,來商量對策。後來,這制度不斷弱化,每一位君主都想加強軍權,所以八王議政變成了一個虛名,到了乾隆五十六年的時候,就被正式廢除,也就不再有議政王了。

只不過,同治即位的時候,由於年紀太小,不懂怎麼管理國家,就由他的叔叔代為管理,他的叔叔就被封做議政王,主事朝堂。

我們都知道清朝有好幾個小皇帝,順治六歲坐上王位,康熙是八歲。這麼點大的孩子當然是管不了正事的,但也不能什麼事都讓那些人商量著投票吧。這時候,

就需要有一個可以拍板的人,這個人就是輔政王。顧名思義,就是幫助皇帝處理正事的王。

攝政王、議政王、輔政王、鐵帽子王四個王都是幹啥的?哪個最大?

皇太極駕崩後,沒有明確說明要誰來繼承皇位,當時,他的兒子豪格,和弟弟多爾袞都想當皇帝,當然了,還有孝莊的兒子。這幾方勢力都不甘示弱,絲毫也不想相讓,但是如果一直這樣爭權,對國家的內耗是很大的。後來,多爾袞選擇了退出,輔佐孝莊的兒子即位,他就成了擁立有功的輔政王。

攝政王、議政王、輔政王、鐵帽子王四個王都是幹啥的?哪個最大?

後來,估計他覺得這種只能在一旁輔佐政事的工作不太符合他的身份,就升級當了攝政王。這攝政王可就厲害了,他可以代替皇帝處理一切軍國大事,換言之,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皇帝。但是,當時的順治尚且年幼,只能任由這位叔叔擺佈。

說到現在,大家能理清這些王的大小了嗎?這些王按職權大小來排,從大到小就是攝政王,輔政王,議政王。至於鐵帽子王,那只是一種殊榮和特權,沒有什麼具體的職務,充其量表達了皇帝對這個親王寵幸有加。而其他的王,權位都是很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