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蜜沉沉》虐哭老阿姨,結婚生子後爲何依然對愛情保持嚮往

《香蜜沉沉燼如灰》接近結局,一曲《不染》虐哭了多少青春少女。

然而令我大跌眼鏡的是,辦公室裡一群已是成婚多年生兒育女,平時只關心柴米油鹽的“阿祖瑪”們,居然也是深深陷入劇情不能自拔,頭天晚上熬夜看劇哭的稀里嘩啦,第二天雙眼皮腫腫地來上班。

《香蜜沉沉》虐哭老阿姨,結婚生子後為何依然對愛情保持嚮往

若說這幾位同事平時有多風花雪月,我是不信的,自詡為”活久見“的她們,說起“一見鍾情”可都是嗤之以鼻的,“愛情”和“麵包”之間,也是毫不猶豫就選擇後者,甚至不停地用“過來人”的身份告誡辦公室的實習生小女孩們,一定要先抓住男人的錢財,再來討論真情。

萬分好奇之下我忍不住拖住她們要來個深度訪談,其中一個同事的回答,讓我恍然大悟。她說:

“可能是覺得自己委屈,希望有這麼一個男的可以像旭鳳一樣不計較任何傷痛、和潤玉一樣甘願與六界為敵地愛自己吧。”

原來如此,讓我們這群已然奔四奔五的“老阿姨們”的落淚的,不是愛情本身,而是心疼自己,委屈,說不出來,藉著虐心的愛情,哭出來也好。


《香蜜沉沉》虐哭老阿姨,結婚生子後為何依然對愛情保持嚮往

圖片來自東方女性網

可能也經歷過年輕時相遇相知的甜蜜時光,但那點悸動早在生活壓力、婆媳矛盾、生兒育女的操勞中磨滅得一乾二淨了。偶爾閨蜜聚會時,大約有六成的時間在吐槽孩子難帶,有四成時間在吐槽老公是個擺設。記得我一個閨蜜說過的經典之言:

“要不我們乾脆都離婚,帶上孩子咱倆結婚得了,肯定比現在過得輕鬆多了。”

感覺實在是精闢,倆媽媽在一起,晚上可以輪流起夜餵奶粉,白天可以輪流做家務,幹什麼都能有一個“熟練工”搭把手,可不是比現在既要照顧小的,又看著一回家就癱在沙發上打遊戲的老公舒服多了。

據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上的一篇論文,中國婦女的自殺率超過男性達25%。在有確切自殺率統計的世界各國中,中國是唯一女性自殺率顯著超過男性的國家。作為這不幸數據中可能涉及到的一員,我深深感受到了作為中國女性承受的來自各界的“不善良”:

忙於事業的時候,嫌棄你不顧家,不適合結婚生子

《香蜜沉沉》虐哭老阿姨,結婚生子後為何依然對愛情保持嚮往

我讀大學的時候,系裡有三位女教授。聊起這幾位老師,總有人貌似很“懂”的樣子竊竊私語道:“這三個滅絕師太都是離婚的。”圍觀的同學們就露出一臉“恍然大悟”的表情,似乎一下就心理平衡了——可不是麼,怎麼能夠有女人可以在事業和家庭上都取得很好的成就呢,必然得犧牲一個麼。

然而從來沒有人向男教授提出過這個問題,因為根本沒人覺得男人會有這方面的困惑。

我相信任何一個曾經有過事業的中國女性,都可以舉出一百個例子來吐槽她在家庭與事業矛盾時,遭受到的來自公婆、丈夫、甚至自己的父母的不公正壓力。


以家庭為重心的時候,覺得你做任何事情都是理所應當

《香蜜沉沉》虐哭老阿姨,結婚生子後為何依然對愛情保持嚮往

我的一個朋友,因為做的是類似技術售後的工作,不需要坐班,結婚生子後就主動承擔了大部分的家務,孩子的接送和生活照顧等等問題。她先生就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每天一回家就玩手機,刷八卦玩遊戲,甚至連孩子要求陪玩都覺得十分不耐煩。大約兩個月前,朋友在廚房洗碗,孩子讓爸爸幫忙倒水,連喊幾次爸爸都不答應,孩子就自己去按了飲水機的熱水。結果不到六歲的孩子踮著腳接水,手沒拿穩,一杯熱水就澆到了額頭上。幸而飲水機的溫度不是太高,但也輕度燙傷了。

朋友抱著孩子哭得撕心裂肺,不止是心疼孩子,更是心疼自己。雖然最後在大家的勸說下暫時按下了離婚的念頭,但轉念想想,婚姻給她帶來了什麼呢?除了貌似有一個丈夫之外,沒有任何婚禮時所說的,成為她一生的依靠——可能以後結婚得轉個角色來,讓女人成為主導:

“我出得廳堂入得廚房,掙得了錢養得了娃,我還貌美如花,我可以成為你一輩子的依靠,我娶你可好?”


我對女兒最大的善意,就是絕不逼她結婚

《香蜜沉沉》虐哭老阿姨,結婚生子後為何依然對愛情保持嚮往

我曾經的一個患者,是更年期綜合症引起的抑鬱症。情緒控制漸漸穩定後,到大理洱海邊一座尼姑古剎做了居士,她說過的一段話:

“我這輩子,看起來衣食無憂風光無限,但從來沒有一天做過自己。小時候是長女,六七歲開始幫父母帶弟妹,為了早點掙工資,放棄讀大學的機會上了中專;結婚生子後,為了照顧老公孩子和公婆,斷了自己晉升的機會,每天對著柴米油鹽。孩子一直只跟她爸爸溝通,覺得我不過是個碌碌無為的家庭主婦,沒什麼見識。等到退休,公婆去世,孩子有了自己的生活,老公依然有他忙不完的事業,我卻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

我這輩子沒有過愛好,沒有過朋友,老了他們讓我自己找點事情做,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我會什麼,想要什麼。女兒跟我說,她現在職業發展很好,她不想相親結婚,我就告訴她,去按自己的心意做吧,別像媽媽一樣,活了一輩子,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

這不是一個個例,我們的母親,可能有超過80%都是這樣過來的,但這也是一個特例,因為即使我們的母親這樣度過了一生,她們中的絕大部分卻依然逼迫著女兒做這類似的選擇——為了所謂的穩定和保障,讓女兒們放棄追求自我的機會,卻不知道這樣的婚姻,會讓女兒陷入更加勞累空虛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