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在滁州旅行时,就开始关注网上开往宿州的车票,怕票不好买,早早在网上订了票。当游览完滁州带上行李箱来到车站检票,被检票员拦阻住,说你乘坐的这趟车取消了,听到这里我真有些发懵,坐了这么多年火车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冷静了一会儿,把票退了又买了张第二天的票。刚想离开窗口,顺口问了句,还有下午去宿州的车么?售票员说,有。我一听,那给我再改签下午的票吧!售票员好不高兴,等于给售票员添了麻烦。我赶紧道歉说不好意思,刚才没反应过来,改签的票比原来的票,推迟两个多小时,不管怎样,天黑前能到宿州就行,悬着的心算落地了。

坐在火车上,望着窗外匆匆闪过的景色,脑海中不断出现想象中的宿州。来宿州前在做攻略时了解到宿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这里有新汴河、五柳风景区、三角洲公园、古城墙等旅游景点。

正想着火车到站了,随着人流向出站口走去,眼前站内的情景,像个小县城车站,宿州城市也是这样吗?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宿州车站站台,不宽的站台,人流集中的时候,显得很拥挤。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1)宿州站,最早建于1910年。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出了火车站直接来到公交车站,坐上了公交车心想很快就能到住处了。谁成想,汽车走了没几站,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干脆不走了。

眼前一幕让我看到一个城市里很少见的情况,十字路口处,四面的车辆全然不顾指挥灯的指挥,有空就钻,互不相让。电动车更是见机行事,像一条条泥鳅鱼游走在汽车的缝隙里,看着就吓人。这种情况不出交通事故才怪呢。就这么走走停停的话,天黑也到不了住处了。

还好,堵了一段时间,总算来个交警,把道路疏通。过了堵车这一关。接下来又遇到了有相当一段路在埋设底下管道,本来已经变成单行线的马路,还得双向行车,显得路更窄了。行进的公交车有时和走路差不多。看着这些心里在想,接下来的旅行每天要是这样坐车可怎么办?带着这样的心情第二天开始了宿州行。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2)雪枫公园

第二天一大早首先来到雪枫公园,雪枫公园是黄淮海地区规模最大的纪念彭雪枫将军的场所,也是宿州烈士陵园所在地。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公园门前是老人们晨练的好地方。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雪枫公园是为纪念以彭雪枫将军为代表的抗日民族英雄而建的一座集纪念瞻仰、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及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公园,是宿州市规模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彭雪枫将军塑像矗立在广场中央。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彭雪枫将军塑像后面是一座纪念碑,上面由陈毅元帅题写“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几个金灿灿大字。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彭雪枫将军纪念馆。(维修中)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从雪枫公园出来,一路打听“老城墙”的位置,遇到一位80多岁的老人,看我是个外地人,就干脆一路和我同行,把我带到路口为止。临别时还叮嘱我“天热慢点走”,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听着这一席话让人好暖心。老人打着伞慢慢离去,我拍下了老人远去的背影。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3)老城墙

宿城古城墙筑于唐元和四年,为一土城墙,显示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据介绍,垒石城墙。周围六里30步,共长1115丈,每丈两垛,共有垛2230个。连垛高三丈三尺,厚二丈五尺。辟四门,东门曰“望淮”。西门曰“连汴”,南门曰“阜财”,北门曰“拱辰”。每门上建成楼,外筑月墙。城下有濠,长八里180步。今仅保留一小段为州北古城墙。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4)文化艺术中心

文化艺术中心,包括大剧院、图书馆、文化馆,总建筑面积15700平方米,大剧院(约6000平方米)、图书馆(约3000平方米)、文化馆(约6000平方米)建筑风格是一幢整体性现代感很强的地标性建筑,建筑主体由七朵花瓣组成。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艺术中心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图书馆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5)民间艺术馆

民间艺术馆,位于宿州市博物馆一楼,展陈面积1600平方米。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6)宿州博物馆

宿州博物馆,建筑面积1万平米,建筑风格充分吸纳了汉文化元素,仿汉式高台大屋顶规制,大理石外墙,正立面镶嵌着取自汉化像石图案的浮雕,庄重古朴。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博物馆内现有文物一万多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400多件,品种丰富,时代完整。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7)赛珍珠纪念馆

赛珍珠纪念馆位于宿州市立医院院内,据说原是赛珍珠与丈夫布克的住处。赛珍珠的丈夫布克是美国长老会派驻中国的农学家,在宿州一带推广农业技术。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赛珍珠(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美国作家。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作为以中文为母语的美国女作家,她曾在这里写下了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1932年凭借其小说 ,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并在1938年以此获得美国历史上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也是目前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1934年,赛珍珠告别了中国,回国定居。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门口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也不知道让不让参观,我壮着胆子上了楼梯,走在木质的楼梯上想不出声都不行,轻手轻脚来到二楼,办公室里的人正在办公,没人理会我,自己兴致勃勃参观起来。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二楼窗台上,在幽暗的光线下,花盆里翠绿的叶子挺拔而茁壮,让人感觉到岁月的流逝,并没有冲淡历史的痕迹。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挂在二楼墙上的赛珍珠纪念馆内的几幅美国学者来参观时其中的一幅照片。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8)三角洲生态公园

三角洲生态公园,位于宿州市汴河与沱河之间,沿沱河东西长约1650米,包括汴河、沱河岸共计占地2300亩,核心区面积1520亩,水域面积约810亩。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一派湖光景色。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炎热的盛夏,公园里看不到几个游人,在公园林荫小路上,我悠哉悠哉走着,见到一只猫热的也在水边散步找水喝。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蓝天下的摩天轮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9)新汴河景观带

新汴河景观带是宿州在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的基础上,力争2020年完成“5A级”景区的创建挂牌。新汴河景区已成为集休闲、观光、健身、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景区内的游船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伏義与女娲塑像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站在人民桥上向东方眺望。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项羽塑像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炎热的高温下,花儿依然绽放。汗流浃背的我,被它吸引住给它来个特写。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霸王别姬塑像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一路上尽管热浪袭人,景区内不远处就有一个这样的喇叭,悠扬的乐曲,让烈日下游走的我感到丝丝的凉意。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鸟儿一点都不惧酷暑,在天空飞来飞去,伴着欢唱声在天空划过。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隔岸相望,那是新建成的汴河博物馆。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10)汴河博物馆

汴河博物馆作为新汴河景区的地标性建筑,是一座以汴河为主题,集展陈、科普、宣传、教育、研究和交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专业性博物馆。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听说开馆没几天,让我赶上。图为讲解员正在为市民讲解。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古时候码头上的情景。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当年治理淮河时的情景。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新开馆的汴河博物馆受到市民们的热情关注,我也随着市民们参观。正好暂时躲过室外的高温休息一下。坐在椅子上把让汗水浸透的背心脱下来拧干,再穿上,加上室内空调作用马上凉爽到心,好似整个世界变得都凉爽起来。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宿州站候车大厅二楼(一楼为北方候车、二楼为南方候车)

三天的宿州行结束了。尽管初来宿州遇到了堵车小插曲,并没有影响接下来的旅行,一个比较完整的宿州城市故事在我脑海里渐渐清晰。

为了顺利完成旅行计划,早早在网上买好了返程的车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了上次临近上车,车次取消的经验,现在多了个心眼,下午三点半的车票,一大早就来到车站检票进站,检票员楞了一下“这么早就进站?”我赶紧解释,想验证一下这趟车是否取消了,人家笑着说“即使取消,现在也不知道。”那什么时间知道?“那得等到十二点钟以后了”看来经验也是在不断变化中,白起了个大早赶头班车了,不过通过这件事儿,懂得了有些事情,只有到了近前才能知道结果。

进入候车大厅,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人,让人感觉车次又有取消的可能,候车室显示屏上一个车次的信息都没有。只好静候等待。走了这么多城市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心里还是没底,只好向打扫卫生服务员询问,人家回答:这段时间,这里没有车经过,所以人少。

浏览城市故事—镜头里的宿州

时间一点点过去,候车大厅里的人越来越多,不但座位满了,连过道都站满了人。这时候的候车大厅里,像个大蒸笼,每个旅客又像个小蒸笼在散发着热量,让人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看来宿州站已经远远落后于需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