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時難受,可能是你的身體在「呼救」

運動時,每個人都曾遇到過一些讓人尷尬或難受的怪現象:

打了一會兒球就頭暈目眩,跑步時突然肚子痛、頭痛……

運動時難受,可能是你的身體在“呼救”

這些“怪現象”正常嗎?其實,有些運動中出現的現象是身體在“說話”,告訴你是時候該調整了。《生命時報》邀請運動專家,教你識別運動中身體發出的信號。

受訪專家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與體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 張一民

運動時突然腹痛

運動時突然感覺肚子痛,可能是橫隔膜抽筋,常發生在跑步者身上。

●發生原因:

呼吸不順暢、飯後立即運動、缺水或飲水過多,都可能導致短暫的肚子痛。

一般來說,運動不當導致的肚子痛持續時間較短,疼痛部位在右下腹或整個腹部,以脹痛為主。

運動時難受,可能是你的身體在“呼救”

●運動專家提醒:

建議立即降低運動強度或停下,改為慢走,配合深呼吸,同時用掌心輕壓、按摩疼痛部位,疼痛感會逐漸消除。

預防運動中腹痛的發生,除了平日加強腹部肌群的訓練,提升核心力量,運動前適度伸展、熱身也很重要。

正餐後兩小時再運動,讓食物完全消化,也可降低腹痛發生幾率。

如果腹痛過於劇烈或有明顯絞痛,疼痛部位侷限在某一個部位,如肚臍附近或上腹部正中位置,通過調整,症狀不能減緩,則有可能是胃炎、闌尾炎等其他疾病導致的,應立即停止運動,馬上就醫。

運動時頭暈目眩

運動過程中頭暈目眩,一般是腦部供氧不足導致,其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需要仔細辨別,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運動時難受,可能是你的身體在“呼救”

●發生原因:

1.低血糖

一些運動時頭暈甚至昏倒的人,是運動前進食太少導致的。

運動過程中,人體的血糖會慢慢下降,若脂肪酸來不及變成能量,就會產生頭暈現象,在運動前適當吃點東西即可避免。

2.體位性低血壓

即從比較低的體位過渡到直立體位時,突然出現血壓下降超過20毫米汞柱,並伴有明顯的頭昏頭暈、視力模糊、乏力噁心、認知功能障礙、心悸、頸背部疼痛等現象。

這種症狀正常人也偶有發生,與糖尿病、手術後遺症、用藥等相關。

3.呼吸不暢

運動環境通風差或者運動頻率過快,都會導致憋氣,使內臟壓力上升,血壓飆高,靜脈迴流變差,產生頭暈目眩等症狀。

●運動專家提醒:

出現頭暈等症狀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儘量降低體位,最好平躺後稍稍抬高下肢,掐人中。

穿著緊身衣的,也應及時鬆開。若出現嘔吐等不適,應立即就醫。

運動時突然頭痛

運動期間突發頭痛在日常生活中也偶有發生。

●發生原因:

運動時,交感神經較為興奮,如果缺乏熱身,或進行非規律性的運動時,就可能導致頭痛。

一般情況下,稍加休息即可緩解。做好熱身、避免太過劇烈的運動,即可有效避免。

●運動專家提醒:

如果頭部持續脹痛,則可能會有致命風險,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