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而忘私的石油師師長——張復振

張復振,1907年出生在山東莘縣古云鎮閻莊村(當時屬觀城縣四區)。1924年從戎,先後從軍於馮玉祥、楊虎城的部隊,後升任團長,1936年率部參加西安事變。1938年3月,任國民革命軍第97團團長,同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7月,率國民革命軍第38軍17師於河南洛寧起義。解放戰爭時期,在劉鄧大軍中任師長,屢立戰功。1952年奉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命令,所在57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石油工程第一師,張復振同志仍任師長,併兼任玉門礦務局副局長、玉門巿巿長,組建石油運輸公司負責原油東運。1953年,石油部成立了石油運輸公司,張復振擔任運輸公司黨委書記、經理。

“石油師師長”張復振紮根戈壁、一心為公,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中國石油工業建設中,培養了第一支“拖不爛、打不垮”的石油運輸野戰軍隊伍,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他公而忘私的幾件小事同樣感人至深,頗具教育意義。

1953年3月,經過一年多組織上、思想上、文化上和專業技術方面的準備,張復振率領全師近8000名指戰員千里奔波到達玉門油礦,並擔任了玉門礦務局第一副局長職務。為了使“石油師”指戰員紮根玉門,開發建設好油礦,張復振首先以身作則,讓妻子到油礦工作,真真正正在油礦安家落戶。

到玉門以後,張復振日夜操勞,首先關心的是怎樣把12萬職工和家屬的生活搞好,卻完全不考慮自家的困難。那時,張復振夫婦二人的工資要負擔全家8口人的生活,手頭非常拮据。他的一名老部下於心不忍,主動找到工會組織,希望能給予老師長全家一點兒救濟。張復振得知此事後卻說:“目前,我們國家正在建設時期,還非常困難,我們不能帶頭伸手要救濟,要好好地想著幹好工作。”

身兼數職的張復振一生嚴格要求自己,多年來,他為不少人解決了工作安排、工作調動等各種各樣的具體困難,卻從來不會利用職權解決自己親屬的困難。

1959年,張復振的長孫張榮森在莘縣老家實在熬不過去了,便到敦煌運輸公司來找自己當“大官”的爺爺謀一份差事。誰知張復振卻教育他說:“咱家不能搞這個特殊,當工人與當農民都很光榮,只是分工不同。希望你回家去,安心務農,那同樣是為國家做貢獻。”張榮森返回故鄉後,從此安心務農,因為表現優秀,後來還當選了村裡的黨支部書記,在魯西大地上耕耘了一輩子。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張復振的長子,也就是張榮森的父親張英同志是一名烈士,早在淮海戰役時就犧牲了!

據統計,在我國石油工業發展的艱苦奮鬥歷程中,先後有100多名石油師轉業幹部在全石油系統擔任了司局以上領導工作,其中有部長和副部長(級)8名、局級100多人。張復振培養和推薦了這麼多人,卻從不讓自己的家人和親戚“沾光”。

時任石油工業部部長的餘秋裡將軍比張復振年輕7歲,兩人在為新中國石油工業共同奮鬥的歷程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餘秋裡部長第一次來到敦煌基地張復振家時,他們全家老小8口住在一處50平米左右的小房子裡,擁擠不堪。餘秋裡立即要求公司專門給他家重新修一棟房子,但張復振堅決不同意,阻止了正準備著手動工修房子的部門。第二次餘秋裡到敦煌,看到他們家還住在那處舊房子裡,便批評相關部門的人,他說:“你們張經理歲數大了,家中人多,擠在一個那麼小的房子裡,連身都轉不過,讓他怎麼休息?這是我決定的,不僅要蓋,而且要蓋好一點兒。這事我要親自落實。”

可房子修好之後,張復振還是遲遲不肯搬入。聽說餘秋裡部長又要來敦煌基地了,這下可急壞了有關部門。他們幾次三番地苦苦請求張復振說:“您再不搬進去,餘部長來了可又要訓我們了。”最後,張復振不得已才同意搬家,但條件是公司的另一位住房緊張的領導必須同時搬入。

1966年石油運輸隊伍東遷西調任務完成後,石油部領導考慮到即將步入花甲之年的張復振已在戈壁大漠和高原上辛苦奔波了14個年頭,決定調他到北京石油部機關工作,讓他在晚年過一段相對舒適的生活。但病痛纏身的張復振婉言謝絕了組織的照顧,依然堅守在石油運輸公司基地,奮戰在石油工業一線。

1968年,張復振不幸去世後,餘秋裡感到十分悲痛,專門寫文章紀念。他寫道:“張復振同志對黨、對人民忠心耿耿,為石油事業嘔心瀝血,奉獻了一切,我們永遠懷念他。”

1985年7月17日,在張復振率部迴歸40週年這一天,石油工業部在中原油田黃河園林為張復振舉行了隆重的立碑揭幕大會,以追念表彰他光輝的一生。(江保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