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在新常態下「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

鄉鎮在新常態下“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

斯賓塞·約翰遜寫過一本小冊子《誰動了我的奶酪》。書中講一個兩隻老鼠和兩個小人在迷宮裡尋找奶酪的故事:

老鼠匆匆和嗅嗅用簡單的辦法找奶酪,當第一處奶酪沒有後,用同樣的辦法較快地找到新的奶酪;小人唧唧和哼哼用人類的複雜思維尋找奶酪,當第一處奶酪沒有後,卻不願意接受變革,不能適應變化,結果耗費很久才找到第二處奶酪。

故事不長,提出一個思考問題:

當奶酪被人動了(情勢變遷),我們該什麼辦?

在鄉鎮基層工作的幹部估計許多人現在也常有奶酪被人動了之感。十八大以來,整個全國的工作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革,作為行政運行末端的鄉鎮基層也自然深刻感受著變化帶來的衝擊。此外,鄉鎮幹部紮根於不同的環境,上級的新理念、新辦法和原有地方文化習慣的衝突,更讓其面臨囧境。

於是,在新常態下,一些人自然會感到困惑,“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

但是,各項工作總往基層落,上級可以向基層佈置工作,基層總不能往回推吧。面對奶酪被人動了,基層幹部得學會接受變革,主動適應新常態,努力找到屬於自己的新奶酪。苦熬不如苦幹,苦幹也要會用巧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兩隻老鼠和兩個小人的故事也許可以給鄉鎮幹部兩點啟示。

啟示一,做頭腦簡單但行動迅速的老鼠

人們常感慨,為什麼小時候天天快樂,長大了卻哪來那麼多煩惱。《誰動了我的奶酪》裡,兩隻老鼠只所以能快樂地找到新奶酪,很大程度上因為他們是頭腦簡單的行動派。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人們對待生活如此,對待工作也常常如此。有時候,本來簡單的問題,進入我們的大腦,經過一翻經驗主義的推理和演算後,就變成了一道龐大的數學題,於是煩惱就來了。改革是一場革命,自然會帶來一些領域的衝突和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十八大以來的系列改革,是進入深水區後的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其帶來的變化更徹底更強烈。但萬變不離其宗,改革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促進發展,增加人民福祉。鄉鎮幹部只要牢牢把握這點,不忘初心,從為百姓利益出發,不推諉,不逃避,紮實工作,自然就心底無私天地寬了。

啟示二,做善於總結借鑑的哲人

工作情勢變化了,只要能正確對待就不要緊,鄉鎮幹部完全可以通過學習、總結和借鑑來把握如何應對變化。首先,要學習。不管是學習黨章、系列講話,還是黨紀法規,總之要真學真想。只有學習領會了才能把握形勢,知道規矩分寸,知道行為邊界,才能避免踩進雷區,才不會出事。其次,要調整。老的辦法不給用時,就要迅速學習掌握新辦法。如今,鄉鎮工作無論是內容、方法,還是考核體系,都遠不同往日。許多人常說:“樣樣都縛手縛腳了,怎麼做工作?”一處奶酪被動了,我們總不能在一根繩子上吊死,鄉鎮幹部要對工作進行及時調整,不斷學習新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以適應新形勢。再次,要自信。要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正如斯賓塞·約翰遜在書中寫的那樣:“生活並不會遵從某個人的願望發展,改變隨時有可能降臨,但積極地面對改變卻會讓你發現更好的奶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