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負熱量食物」到「負熱量補充劑」,「負熱量」是個什麼鬼?

負熱量食物?一開始看到這個詞,第一反應就是怎麼可能?其實,這個概念提議已經提出了十多年了,其真實含義不是食物的熱量是負數,而是指食物的熱量不夠機體消化食物所需要的熱量,也就是相對食物對人體的熱量供給而言的。實際上,這類食物或許並不存在,而是人為劃分出來的一類低熱量食物。可以認為,負熱量食物就是總熱量含量很低,而纖維和水分等非能量物質含量很高的一類食品。

從“負熱量食物”到“負熱量補充劑”,“負熱量”是個什麼鬼?

攝入的熱量,怎麼算?

當我們進食時,攝入的熱量就是機體獲得的熱量嗎?未必。因為攝入的熱量並不是全都供給我們的身體燃燒或儲存了,在攝入的過程中實際上會“丟失”一部分熱量。比如說,吃了一份食物,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三大功能物質的總熱量是100大卡。但在腸道吸收的過程中,只有80大卡的熱量進入了機體,另有20大卡的熱量隨著纖維或部分未消化的食物排洩掉了。此外,在此過程中,身體的消化、吸收和代謝過程也需要能量,這些能量則來自於食物的熱量,即食物的熱效應,這一部分就算10大卡吧。那麼,一份100大卡熱量的食物,實際進入機體的可用熱量只有70大卡。即機體通過食物等獲得的淨熱量=攝入的熱量-排洩掉的熱量-身體熱效應所需熱量。

從“負熱量食物”到“負熱量補充劑”,“負熱量”是個什麼鬼?

什麼是“負熱量”食物?

負熱量食物只是一種理論,或者假說,實際並不存在。這一假說認為,對於某些食物而言,身體處理它們所需的能量要大於食物本身所提供的能量。從理論上講,最終的結果是一種食物,其被消化後產生的熱量不足,從而有助於減肥。實際上,負熱量食物是一種很低熱量的食物,畢竟,食物總會含有熱量。

“負熱量食物”真的有效果麼?

目前,關於負熱量食物的研究證據並不多,但不是沒有。

M.E.Clegg等[1]發佈的研究中對芹菜的負熱量效果進行了分析。芹菜因其較低的淨熱含量(16大卡/100g),常常被用於負熱量食品。研究招募了15名健康的女性志願者(平均年齡約23歲),食用100g的芹菜。在食用前和使用後,研究者檢測了參與者的靜息代謝率(RMR)。結果發現,芹菜所提供的16大卡的熱量中,僅有2.24大卡被吸收。這表明,儘管芹菜不是一種理想的負熱量的食物,但它的高水分和高纖維含量可以使它成為減肥或保持身材的理想選擇。

從“負熱量食物”到“負熱量補充劑”,“負熱量”是個什麼鬼?

但在另一個研究中,Rezaeipour M等[2]對“負熱量食物”(NCD)與傳統的低熱量飲食(LCD)進行了對比。其中的NCD飲食據稱是由熱量很低的食物組成。本次的RCT研究持續3個月,共招募了37名超重或肥胖的男性(平均年齡59歲)。兩組飲食的大量營養成分組成為:NCD飲食:15%的蛋白質,75%的碳水化合物,10%的脂肪;LCD飲食:15%的蛋白質,55%的碳水化合物,30%的脂肪。在試驗結束時,兩組人群之間的體重下降或體重指數(BMI)無顯著差異。據此,研究人員認為“負熱量食物”的概念並沒有實際的意義或應用價值。

通常對負熱量食物的一般要求是:它們提供的熱量要低於身體處理這些食物所需熱量,從而導致攝入的熱量不足。但目前來看,不管是對人體新陳代謝的理解,亦或是臨床試驗尚不能支持這一要求。

從“負熱量食物”到“負熱量補充劑”,“負熱量”是個什麼鬼?

“負熱量補充劑”也來湊熱鬧?

研究證據表明,一些食物中發現的化合物具有提高新陳代謝的功效,例如從柚子中獲得的辛弗林和柚皮素已經獲得了臨床研究的證實;從南天竹(Nandina)中獲取的去甲烏藥鹼已經獲得了理論論證研究。那麼,這些生物活性物質是否有可能提高代謝率,以至引起熱量不足?

實際上,提高代謝率早已經被認為是減肥的方法之一,多種植物原料如辣椒素、辛弗林、綠茶提取物、維生素C等均可增加脂肪的燃燒。但是,增加脂肪燃燒與“負熱量食品”之間並不是因果關係,而是減肥方法的兩個方向,即“增加能量消耗”和“減少能量攝入”。因此,以“增加能量消耗”為口號的“負能量食品”或“負能量補充劑”只是一種噱頭。尤其是,臨床研究表明,單獨使用“增加能量消耗”的產品並沒有顯著的效果,還需要與科學的飲食、有規律的運動配合,才能顯現出協同增效的作用。

“負熱量”概念,一個偽命題

目前,所謂的“負熱量食物”概念並沒有科學證據的支持,且從目前的科學與技術等方面來看,“負熱量食物”根本不存在。在人們的日常食物中,蛋白質、纖維和脂肪是必不可少的。從三者的熱效應來看,蛋白質最大,相當於其本身能量的30%;碳水化合物為5%-6%;脂肪則為4%-5%;但通常來說,消化所需的能量通常約佔食物總能量的10%,也就是說,每攝入100大卡能量的食物,大約需要消耗10大卡來消化食物。所以,正常情況下,人體攝入食物,其熱效應為10%,最多30%。因此,至少在目前,“負能量食物”根本不存在。

至於“負能量補充劑”,更是一個偽命題。畢竟,作為補充劑,只需要含有特定的營養成分或功能成分即可,能量物質很少使用。從這個角度看,所有的補充劑都可聲稱為“負能量補充劑”。

從“負熱量食物”到“負熱量補充劑”,“負熱量”是個什麼鬼?

“負熱量食物”,並非全無益處

“負熱量食物”可能帶來的好處是,它們往往富含水或纖維。例如,目前被列入“負能量食物”清單的食物包括黃瓜,菠菜,生菜,油菜,菜花,白菜,西蘭花,洋蔥,芹菜,西葫以及萵苣等,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富含水分、營養物質和纖維的蔬菜。這些也是健康、科學飲食應當多攝入的產品,也有益於體重控制。

[1]Clegg ME and Cooper C. Exploring the myth: Does eating celery result in a negative energy balance? . Proc Nutr Soc. (2012)

[2]Rezaeipour M, Apanasenko GL, Nychyporuk VI.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negative-calorie diet compared with low-calorie diet under exercise conditions on weight loss and lipid profile in overweight/obese middle-aged and older men . Turk J Med Sci. (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