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爲何唱響「上海灘」

每當聽到“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這耳熟能詳的旋律勾起了80後兒時的回憶。1985年,同名電視劇《上海灘》被引進中國內地,當時播出時可謂萬人空巷,主演周潤發、趙雅芝、呂良偉一夜紅遍大江南北,而葉麗儀演唱的令人迴腸蕩氣的主題歌,給觀眾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香港與上海遠隔千里,似無瓜葛,那香港人為何用粵語唱響“上海灘”呢?

早在上世紀30年代,上海就已經成為遠東第一大都市,城市的現代化程度、國際化程度遠在香港之上。但隨後抗戰的爆發,上海乃至中國的近代化進程被無情打斷。抗戰勝利後的上海,遠遠沒有恢復元氣,戰前的繁榮局面不復存在。隨著內戰激戰正酣,局勢更加動盪,經濟危機不斷加劇,上海的資金開始以匯款、運貨、購買股票等方式流入到當時局勢穩定的英國殖民地香港。遷港資金的流向除開設工廠外,還購買原料、黃金、股票和外匯,還有部分流向房地產業。

1948年,國民政府在“三大戰役”中慘敗,國民黨帶著黃金、白銀、文物、外匯等大量財富在上海通過輪船轉移到了臺灣,中華熱土上一大半的財富被生生轉移。而這一舉動也瞬間刺激了上海民族資本,覺察到局勢動盪的權貴,此刻也開始把大量的財產轉移,而他們的最重要目的地正是香港。

人和錢就在這幾年裡悄然地轉移到了香港,香港瞬間擁有了大量的資金、人才、技術和專業設備。也是在這個時候,香港就是利用從內地轉移過來的資金、技術、人才和與出口市場聯繫的有利條件,建立起棉紡織工業。上海遷港的比較知名的企業有:老上海最為顯赫的紡織集團榮氏家族投資的南洋紗廠、具有傳奇色彩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以及傳承歷史最為悠久的太平保險公司。

整個香港的資金湧入量翻了一倍,包玉剛和董建華等一批人也同樣是上海人的後代。另外,香港的人口也急劇增加,1949年以前香港只有50萬人,後來一年就湧入了100萬人,再後來陸陸續續又湧入了100萬。有了錢、也有了人,從此香港就進入了快速蓬勃的發展階段,崛起之勢勢不可擋。

整個60年代,香港每年GDP的平均增幅是12.7%,而在80年代,每年的GDP增幅甚至達到30%。香港在上世紀60年代以後迅速完成工業化併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上海資金和人力的注入功不可沒。香港當局也承認香港有幸得到“來自上海的實踐經驗和資本的注入”,使它比許多其他亞洲國家提前10-15年開始工業化進程。

而在經濟的帶動下,香港也孕育了大量的文化產業、電影、小說甚至動漫都從這個階段開始萌發,有趣的是裡面的從業者很多祖輩都來自上海,亦舒上海出生、5歲才來香港,倪匡的祖籍也是上海,金庸也是那個時間段來的上海,同樣來自上海的周邊浙江海寧。導演王晶也算是個上海人,他的父親王天林就是12歲從跑到香港謀生的上海人。

事實上,上一代的香港電影人多半與上海有著牽扯不清的關係,皆因中國的電影緣起就是上海,上海有中國第一家電影公司,也出現了最早一批國產明星。TVB的老闆邵逸夫先生就是上海人,早期香港電影等於是一大撥老上海電影人來經營。據周潤發回憶,他們當年在影城裡面也會碰到很多上海人。在香港的上海電影人特別多,他們會講很多舊上海的東西,也常常去吃上海菜,會感覺到上海文化和香港是融在一起了,骨子裡的那種形態、文化、言談穿戴等等都是不一樣的,都有自己的味。

在異地求存中,他們還是保留了很多舊上海的風格,之後一代代傳遞、感染到香港人。從《上海灘》開始,香港導演拍攝的老上海題材片被認為最有上海味。這大概是因為老上海的基因在1949年那場大遷徙中,被帶到了香港,上海情結也因此根植於香港。

香港為何唱響“上海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