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專家:需提高助產士社會認可度,恰當的「名分」和待遇很重要!

「关注」专家:需提高助产士社会认可度,恰当的“名分”和待遇很重要!

近日,產婦劉女士在湖北省武漢市婦幼保健院順產生下寶貝千金。陪伴她的除了家人,還有助產士遊麗萍。“如果不是你的鼓勵,我覺得自己都沒辦法堅持到最後。”劉女士的一番話,讓遊麗萍備感欣慰。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選擇順產的產婦增多,無疑加大了助產士的工作量,隨之而來的問題則是臨床助產士人才緊缺。在武漢的生娃“大戶”醫院裡,助產士夜班多、工作量大、風險高,後備人才不足的問題凸顯。

9月9日晚11時許,懷孕39周的小文突然開始陣痛,家人趕緊將其送至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當時她宮口已開3指,很快被送進了待產室。但小文宮口的開口速度很慢,待產十多個小時仍未達到分娩條件。期間,小文忍受不了宮縮疼痛,哭著想放棄改剖宮產。遊麗萍握著她的手,一邊指導她均勻呼吸、用力,並鼓勵說:“加油,你可以自己生的。”直到9月11日凌晨,小文的宮口全開。“大口吸氣、憋住,往下用力……”“來,我們再試一次……”聽著助產士的口令,小文跟著用力,直到聽到寶寶的啼哭聲。回到病房,小文發朋友圈感慨:“沒有助產士鼓勵,肯定堅持不下來。”

“說到順產分娩,很多人認為在醫院是醫生的事。其實,這個過程全由助產士完成,她們是‘幕後英雄’。”

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分娩室護士長周倩說,產程是一個進展的、時刻變化的過程,這對助產士提出了相當高的技術要求。

「关注」专家:需提高助产士社会认可度,恰当的“名分”和待遇很重要!

助產士除了在分娩過程中給孕產婦幫助外,還會在產前對孕產婦的產道條件、生產能力以及胎兒大小進行評估,從而保證孕產婦及胎兒在生產前、產中、產後的安全。

“隨著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孕產婦總量增多,想頭胎順產的孕產婦也增多了,助產士工作量隨之增加。”周倩說,近年來武漢市婦幼保健院順產率達到50%以上,助產士負責全院孕產婦正常分娩,包括產程觀察、陪產、接生、會陰部裂傷縫合、新生兒初步處理等。

武漢市婦幼保健院首席助產士鍾菊芳說,去年7月,她和同事一晚接連接生了21個寶寶,且都是順產,刷新了該院中夜班順產最高紀錄。她說,當天她下午5時開始上中夜班,到隔天早晨8時交班,一晚上忙得不停轉,累得直不起腰來。除了累,還要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更新換代顯不足

按國際標準,助產士和生育婦女比例應為1:1000,而我國這一比例為1:4000,同時,我國每年助產專業畢業生不足5000人,在現有的助產士隊伍本就不足的情況下,更新換代更顯不足。

目前,武漢市婦幼保健院有24名助產士,分為6個小組,按照年資組合搭配,可以說每天忙得團團轉,尤其是夜班經常徹夜難眠,遇到難產的還得“多對一”保障母嬰安全。

鍾菊芳是武漢市培養的第一批助產士,她說,從上世紀80年代,我國助產士人才的培養就出現了瓶頸。這是因為,目前我國沒有助產士專業職稱晉升序列,使其發展受限。此外,助產士工作辛苦、風險大,需掌握的知識技能比普通護士更多,要積累大量產房經驗、接生技術,所以,一個助產士的培養週期至少需要3到5年。

加大培養力度緩解供需矛盾

隨著近年來順產媽媽越來越多,她們對生產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要求更高,醫院如何應對助產士緊缺問題呢?

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周愛芬表示,助產士雖歸屬護理崗位,但該院非常重視其崗位特殊性,將其薪酬等待遇定位為所有護理崗位中最高等級。同時,該院一直加大助產士的招聘工作,並從醫院現有護士中挑選優秀人員進行培訓,充實助產士隊伍。她希望,助產士也能實現“定向培訓”,使後備軍隊伍能得到擴充。

周愛芬認為,提高助產士的社會認可度,給名副其實的“名分”和待遇,才能真正解決助產士緊缺問題。

據瞭解,在多方呼籲和推動下,2016年我國已有8所高校試點招收助產方向本科學生。在助產專業學生尚未“批量”畢業之前,加大對普通護士“轉型培訓”成為助產士的力度,是緩解助產士緊缺的辦法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