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介紹|繪本《星期日》

(小時候的內心空曠,是一個建設中的未來世界,孩子在裡面植樹、修路、建大樓;長大後胸中也有空曠,那是颱風過後的狼狽,添磚補瓦總有粘不牢的缺漏,見風積雨,看見熱鬧,越壘越厚的孤涼。回不去的童真。)

童書介紹|繪本《星期日》

繪本《星期日》封面封底

我家兒子說話晚,兩歲多了還不會完整地用句子表達,說單詞的時候比較多。那時他最愛喜歡的玩具是小汽車,最愛做的事情是把小汽車一溜兒排列在桌上或地板上,小臉平擱,與車子保持同一個水平面,然後一隻手滾動車子,雙眼一直盯著車輪看——他能不動身子保持那個姿勢兩個多小時。兩歲多的孩子排洩週期比大人短,兩個多鐘頭大概也就是上一次廁所到下一次廁所之間的空檔時間。

喜歡汽車的男孩很多,只是我沒有見過這樣玩汽車的,沒有一星半點熱烈或羅曼的徵兆。帶遙控的電動汽車放在牆邊落灰,他不多看一眼。我很想知道什麼東西那麼有趣那麼吸引他,可惜兒子口訥,問不出個所以然;後來兒子長大了,能夠用我們共同的人類語言交流了,他卻不再記得幼時種種。我終於沒法知道,兩歲小男孩腦袋裡裝了些啥。

後來遇到這冊書,繪本《星期日》,它讓我記起舊事,若有所悟。

《星期日》裡沒有故事,畫面情節也很簡單:週日的早晨,陽光明亮,餐桌、餐具,白色窗簾、白色門戶、棕黃地板……室內處處透著週末的悠閒。小男孩在這樣的週末悠閒中玩著小火車。小火車在讀者眼前穿過餐具,從餐桌飛落地面,走過磚地、爬過地毯,開過抻長身子慵懶的貓兒身旁,繞過櫃子腿兒、駛向房門外……

童書介紹|繪本《星期日》

童書介紹|繪本《星期日》

整冊書檯詞只有3頁,開篇第一句“星期日,大晴天的早上”,末了那個面目模糊的小男孩手撫黃色卡車“小卡車,下次你來跟我玩吧”,外加結束句“等不及的下一個星期日”。

童書介紹|繪本《星期日》

“小卡車,下次你來跟我玩吧”

世上有“我口說我心”不善裝飾言辭的人,還有對這個世界滿懷好奇尚無法靈活使用語言工具的孩子。無論一生的缺陷還是一時的遲滯,他們拙於訴說內心。然而即便不善表達因而不曾表達,他們的內心其實也是廣袤無邊、五彩豐富,可以騰飛飛機,可以奔馳列車……火車、飛機,任何玩具;草木花兒,飛禽走獸,任何生靈,一日進入意念,便可自由變換,化作自身,或自身化作世間萬物,交替在想象的世界裡徜徉,行走,飛翔……

彼此代入。代入彼此。自由自在地。

這種代入的能力,成人後會逐漸消失。順應生活讓人獲得水中游魚的能力,卻讓我們丟失了想象,和純真。

《星期日》後記中作者這樣寫道,

也許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小時候總能把日常某樣東西帶進只有自己的那個世界玩耍。玩具也是這樣,越是歲數大一些的孩子,越對逼近真東西的玩具著迷。再長大,長成大人走進社會,不是真東西已經無法得到滿足,號稱“追求真品主義者”則雪上加霜。

本書也是我想象力豐富時期的記憶之一。

作者谷內鋼太,1947年10月1日出生,現居巴黎。叔父谷內六郎也是畫家,因為叔父的建議谷內鋼太開始製作繪本,1971年以《夏日清晨》、1972年以《那是 什麼聲音》連續獲博洛尼亞國際繪本展graphic大獎;1979年以《野狗》(蔵富千鶴子文)、1981年以《和月亮玩兒》連續兩屆獲BIB(兩年一度的布拉迪斯拉發插圖展)金蘋果獎;1998年憑《星期日》獲Espace Enfant(Swiss)大獎。

繪本創作同時,為很多雜誌設計封面、繪製插繪。繪畫作品以風景畫居多,畫風安謐而內省。

童書介紹|繪本《星期日》

童書介紹|繪本《星期日》

童書介紹|繪本《星期日》

繪本《星期日》中文簡體版已授權國內出版社,

可期待上市。

-------------------------

撰文:江潔

京 夜 聊 (jingyeli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