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山東|傳承文化基因深耕資源稟賦

感知山東|傳承文化基因深耕資源稟賦

商道,是一個地區文化氛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各地發展的獨特資源和重要助力。

古語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地的人文風俗、環境風貌與商業文化有著互為表裡的親密關係。有句話叫“以文脈贏得商脈”,培育商業文化和商業精神,是培植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

山東是文化高地。改革開放四十年間,各地傳承文化基因,深耕資源稟賦,創新經濟社會發展思路,尊商、重商、親商、助商氛圍日益濃厚,不僅滋養了一批在國際舞臺上開疆拓土的本土企業家,也成為外來客商一展拳腳、闖出偉業的福地。

兼收幷蓄 寬廣包容

如今的商場較量絕不僅是經濟實力,更是包含“智、禮、仁”等在內的整體商業文化。改革開放後,山東湧現出一批傑出的企業家,深入挖掘和弘揚齊魯商業文化是其參與市場競爭的“法寶”。而同時,他們崛起的意義又超過了企業本身,釀就出齊魯商業文化對外來客商的天然吸引力。

在濟寧,本土企業玉堂醬園堅持“童叟無欺”,自創業開始就制定做人、做事的“規矩牌”,如今成為有三百多年曆史的老店。“重禮儀、尚倫理是濟寧世代恪守的信條,而京杭大運河開通又帶來了務實、創新等基因。”濟寧市運河文化研究會會長杜慶生說,兩種文化融合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誠信為本、禮儀為先”等為基本理念的儒商文化。近年來,回報社會、熱衷公益更展現了新時代的濟寧儒商風範。

提及泰安,人們首先想到務實穩進的挑山工、石敢當精神,但因大汶口文化和泰山文化在此交融,泰安商業文化還有個很重要的特徵是“以和為美”。聽泰山考古研究所黨支部書記溫兆金介紹,大汶河作為南北方交通樞紐,碼頭形成後吸引了大批外地商人在此聚集,尤以為盛的是有強烈商業意識和創新意識的晉商,“泰安人以包容的心態接納了他們,晉商也深受當地‘厚道’‘誠信’的理念影響,最終雜糅成‘和為貴’‘和為美’的儒商文化。”

“濰坊因風箏聞名,風箏產業的繁榮,將濰坊的儒商文化傳到了世界各地。”國際風箏聯合會秘書長張崇高指出,在這一過程中,異域的商業色彩也給濰坊商業文化增添了新氣象。多年來,濰坊以“風箏牽線、文體搭臺、經貿唱戲”的定位,連接起與世界的商貿往來,“包容”“務實”“守信”“協作”“共贏”等文化元素,共同浸潤著濰坊這塊商業熱土。

尊商扶商 重商親商

今年1月,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在山東設立,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設一流營商環境位列試驗區建設三個“關鍵支撐”之首。營造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為企業發展提供“保姆式”服務……當前,重商、親商的商業精神在山東各地蔚然成風,成為新時代瞭解、解讀山東商業文化的關鍵詞。

全省最年輕的地級市萊蕪,以韌勁十足的鋼鐵毅力上演“千里招商一夜至”的故事。上海豪騁公司準備在北方佈局新能源整車生產基地,全國四市展開激烈角逐。電話連線意猶未盡,萊蕪市農高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周光學給出“明早八點半我到您公司面談”的承諾。翌日八點半,周光學準時出現,感動了豪騁派出團隊到農高區實地考察,並最終將新項目落戶於此。豪騁常務副總吳濤說:“萊蕪配套、優惠條件並非最好的,但萊蕪人誠實守信,堅韌不拔,讓我們相信項目能在這結出碩果。”

愛商、護商,煙臺讓發展的大門始終向那些努力為社會進步提供正能量的企業打開。“成為海關高級認證企業後,貨物通關速度比之前提高了60%以上。”浪潮樂金數字移動通信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王軍告訴記者,誠信經營讓浪潮樂金嚐到了甜頭。2016年起,煙臺實施誠信“紅黑榜”發佈及聯合獎懲制度,截至目前累計發佈海關高級認證企業、失信被執行人、A級納稅人等誠信“紅黑榜”共計16批次31000餘例。全社會形成了“誠信企業可走綠色通道,失信企業寸步難行”的濃厚氛圍。

9月16日,長城汽車日照基地項目舉行奠基儀式,這是今年繼豬八戒網等大項目落地之後,日照對外招引的又一成果。日照空氣清新,陽光充足,依託陽光環境,當地在商業發展中也著力打造陽光營商環境,大力營造“陽光商風”——發力商事制度改革,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在三個工作日以內。截至上半年,日照實有各類市場主體23.06萬戶,平均每個工作日有100戶市場主體誕生,比開展商事制度改革前增長68.4%。

從最初的不毛之地,到如今的高效生態經濟區,東營兼具東部地區的繁華和便利以及西部地區的廣袤和潛力,但更有“親商、惜商”的濃厚氛圍。一個“大開放、大招商、大發展”戰略下,東營僅用9個月時間便吸引了近8000個外來投資項目落戶,讓這片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持續迸發出旺盛活力。

變革創新 活力迸發

有部電視劇叫《闖關東》,山東人熱愛家鄉,但也能闖世界,張瑞敏等山東商人的傑出代表已在這方面展現出驕人成績。當前山東高質量發展全面起勢,齊魯商業文化中變革創新、開放融通的特質正愈發鮮明地展現出來。

“儒商講究‘持經達變’,既遵守普遍規律,還求變求新。”濟南聖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一林是聽著瑞蚨祥掌門人孟洛川故事長大的,經營聖泉的三十多年間,他將創新視為企業的核心和靈魂。“最關鍵的是寬鬆的創新環境和對創新失敗的寬容。”唐一林提到,聖泉集團各種實驗室裡出了很多新產品、新技術,大部分夭折了,只有一小部分實現產業化,但這才是創新的正常狀態。也正是因為持續追求創新,企業被評為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成為“神舟”系列飛船返回艙保溫原材料供應商,軌道交通用聖泉輕芯鋼、木質素染料分散劑等產品打破了國外壟斷。

威海三面環海,無論自然界的大海還是浩瀚“商海”,威海人都是敢闖敢試的“弄潮兒”。今年6月,華夏文旅集團投資的大型演藝《駝鈴傳奇》在西安一經推出就受到追捧,預計全年景區接待人數可突破400萬。“一開始不被看好,但我對自己的團隊和多年來的經驗有信心。”華夏文旅集團董事長夏春亭認為,敢闖敢幹不認輸正是威海企業家都有的精神。同時,威海更有“海一樣的胸懷”——隨著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威海提出“威海之外都是外”的開放理念,逐步構建起面向全球的多層次開放格局,美國惠普、德國馬夸特、比利時貝卡爾特等國際知名公司已相繼在此落戶。

一個半死不活的“賣煤爛攤子”在山東能源淄礦集團支持下,不到兩年就“蝶變”為山東首個大宗物資交易平臺齊魯雲商。從低頭挖煤,到抬頭賣煤,再到昂頭搶佔包括煤炭在內的大宗物資交易,淄博人骨子裡創新進取的商風釋放出強大能量。“要發展就必須謀轉型,但轉型不是簡單地推倒重來,而是要立足優勢資源開拓創新。”齊魯雲商董事長、總經理王德龍告訴記者,乘上互聯網的快車,公司在地域和經營範圍上沒有了邊界,以服務增值帶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截至上月底,齊魯雲商交易平臺已累計實現交易額170億元,交易量4429.5萬噸。(付玉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