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唯物主義史(二):自然神論者伏爾泰

伏爾泰“取經”英國

伏爾泰在1726-1728年間流亡英國,接觸到了英國的唯物主義思想,寫出了《哲學通信》,其中的第13封信件詳細的介紹了洛克的經驗認識論,伏爾泰說:“

洛克在摧毀了天賦觀念之後,在拋棄了以為人永遠思想的妄念之後,很好地證明了我們的一切觀念都來自感官,考察了我們的簡單觀念和複合觀念。

在回到法國之後,伏爾泰的哲學思想進一步發展成熟,在隱居期間寫作了《形而上學論》,他果斷的放棄了那種濫用理性,在純思維領域中玩弄邏輯遊戲的經院哲學,大膽地說:“毫無疑問我們的最初觀念乃是我們的感覺。”“我們的一切觀念都是通過感官得來的;因為我們在缺乏感官的時候,也就缺乏觀念。”他嘲笑形而上學者說:“那些大膽想象出一個關於靈魂以及我們各種概念的本性的體系的人,就不得不設想出那種關於天賦觀念的荒謬看法,沾沾自喜,以為在那些據說由天上下降到我們心裡的形而上學觀念中間,會有若干個可以揭開這個參不透的秘密。”

法國唯物主義史(二):自然神論者伏爾泰

除了觀念論外,伏爾泰還唯物的承認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他說:“有兩個命題:有一些物體存在;無窮曲線可以在圓和它的切線之間通過,其中一個命題是假的,你猜是哪一個?我會猜是後面一個。”“沒有一些對象在我們以外,我就不能是可以交往的,那麼,懷疑論者們是可以允許我從堅信有一些物體開始的,否則我就必須拒不承認這些先生們的存在了。”

最後伏爾泰還說思想是物質的一種屬性,當然他說的是神授予物質的屬性。這裡說到了神,神在伏爾泰的哲學中究竟是什麼呢?伏爾泰是自然神論者,那麼他難道是客觀唯心主義者而不是唯物主義者嗎?只要我們研究一下笛卡爾後的另一個形而上學者——斯賓諾莎(1632年-1677年)就知道了。

自然神論者的“神”究竟是什麼?

斯賓諾莎在早期受笛卡爾哲學的影響,後來形成了自己的哲學體系,笛卡爾把“我思”視為實體,而斯賓諾莎用“神”來代替了“我思”,把“神”說成是唯一的實體,一切都存在於“神”之中。“神”究竟是什麼呢?斯賓諾莎說得十分晦澀——為了躲避宗教的禍害的緣故。

他在《倫理學》中說:“絕對無限的存在,有無限‘多’屬性的實體”就是“神”。“‘神’不唯是萬物的存在的致動因,而且是萬物的本質的致動因。”物體是“神作為廣延之物的東西。”“思想是神的一個屬性”等等。

其實斯賓諾莎的“神”不過是馬克思所說的那種“形而上學地改了裝的、脫離人的自然。”“神”不是什麼造物主、神秘意志,而是自然界、現實世界本身。“神”就是一切客觀實在的總體,而思想意識只是客觀實在的屬性。斯賓諾莎是唯物主義者!但不是所有客觀實在都是能思想的東西,故斯賓諾莎的唯物主義不是徹底的唯物主義,他說“神是一個能思想的東西”,這就等於說一切物質皆可思想,因而有泛神論的特點。斯賓諾莎說的神就是自然界,但他不能算是完整的唯物主義者。

法國唯物主義史(二):自然神論者伏爾泰

同時斯賓諾莎的哲學有很濃重的形而上學色彩,他把思維與物質當作神的屬性,這跟黑格爾說的:“關於上帝的意識就是上帝的自我意識”一樣。只不過是前者認為物質是神聖實體,後者認為意識是神聖實體罷了。二者都一致承認形而上學的神聖實體存在著,都必然會導向思辨哲學、唯心主義。所以費爾巴哈說近代思辨哲學產生於斯賓諾莎,復興於謝林,黑格爾是它的完成者。斯賓諾莎把笛卡爾的二元論統一到唯心主義中去,把形而上學的、彼岸的東西移置到物理學的、現實的此岸裡。把神聖實體現實化、確定化和實在化了。

因此,我們認為斯賓諾莎的哲學是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過渡的過程,混雜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東西。

伏爾泰論神與斯賓若莎論神相似,人們說伏爾泰是自然神論者,並以此來貶低伏爾泰的思想,說他是客觀唯心主義者。這樣說是不正確的,伏爾泰跟斯賓諾莎一樣是處在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過渡的階段,馬克思說:“自然神論至少對唯物主義者來說不過是一種擺脫宗教的簡便易行、湊合使用的方法罷了。”

自然神論是法國唯物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經過這個階段後,唯物主義成熟了,它的派別也變得更加的分明:在笛卡爾物理學派、機械唯物主義、自然科學方面有勒魯瓦、卡巴尼斯和頂峰人物拉美特里,以《人是機器》為巔峰之作;另一邊,洛克派、社會主義前身有狄德羅、孔狄亞克以及愛爾維修。最後以霍爾巴赫孔多塞來結束這一個偉大的時代,霍爾巴赫的《自然的體系》分上下兩部分,分別論述了笛卡爾派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前社會主義派的唯物主義社會歷史觀及認識論;孔多塞的《人類精神進步史表綱要》最終為法國唯物主義提煉出了歷史觀。

法國唯物主義史(二):自然神論者伏爾泰

恩格斯說:“培根、霍布斯和洛克都是光榮的法國唯物主義者學派的前輩,法國人在陸上和海上的歷次戰爭中儘管敗於德國人和英國人,但這些法國唯物主義者卻使18世紀成為一個以法國為主角的世紀,這甚至比圓滿結束那個世紀的法國革命還要早;這次革命的成果,我們這些身在英國和德國的局外人還總想移植哩。”現在我們就開始深入的研究18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