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漫游启封故园,感叹大好景致被辜负了

雨中漫游启封故园

雨中漫游启封故园,感叹大好景致被辜负了

入夏,雨天,与闺蜜同游朱仙镇启封故园。小雨淅淅沥沥越下越紧,加之有风,颇有凉意。偌大的园子几无游人,牌坊屋舍、垂柳藕荷显得很有几分落寞。

开封朱仙镇启封故园是省、市重点旅游项目,致力于打造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据说总建设周期10年,累计投资120亿,总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

雨中漫游启封故园,感叹大好景致被辜负了

在一个中原四线经济欠发达城市,该项目应该可以算是大手笔了。景区的硬件构建确实没什么毛病,条石青砖、瓦当构件都很是精美,尤其是古镇风情展示区,一座座精巧的院落,带着江南水乡的秀丽,再现北宋漕运的繁盛。

雨中漫游启封故园,感叹大好景致被辜负了

院落可谓一院一景、一院一品,格窗游廊雕梁画栋叹为观止,据说都是从南方整体异地拆建的,着实费了大功夫。许是雨天之故,也因为没有人气,一处处院落如同深宫中的美人,哪怕不抱怨,也有说不出的寂寞。

其实,启封故园是很有故事、有历史、有看头的。启封故园所在地朱仙镇是开封的启源,来到这里就是来到了开封的发源地。朱仙镇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镇,历史地位显耀,文化底蕴深厚。

雨中漫游启封故园,感叹大好景致被辜负了

朱仙镇得名于战国时魏国人朱亥。屠夫朱亥有勇力,早年隐居于市井之中,后被举荐成了信陵君的上宾,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晚年隐居朱仙镇,流传下来很多传奇故事。

故园的启封楼是景区的标志性建筑,通体采用南非水胶木和太平洋地区的铁木,榫卯搭建而成,宽36米,高16.83米,进深11米,为七门八柱结构,寓意启封故地千年古镇欢迎八方游客,是目前有迹可查的中国最大的牌楼,堪称中国第一大牌楼。

雨中漫游启封故园,感叹大好景致被辜负了

还有宽10.8米,高11.43米,进深10.8米的四面牌坊。东面牌坊的匾额为漕运码头,背面为商埠重镇;南面牌坊匾额为豫剧之源,背面为中州音韵;西面牌坊的匾额为年画鼻祖,背面为迎祥纳福;北面牌坊匾额为朱仙大捷,背面为精忠报国。不必详叙,亦能想见其威武大气。

古代政府设在漕粮征收地的验粮楼;乾隆御旨令河南巡抚修建的拱桥,为避帝王讳,人称“潜龙桥”;全长152米,桥面宽6米,历时10个月纯手工雕凿而成的状元桥;与孙膑庞涓有关的信义桥等,启封故园的楼、桥、街、坊,都有来历、有讲究。

雨中漫游启封故园,感叹大好景致被辜负了

徽派建筑风格的券门洞、清代商业街区下八行街、品茗聊天休闲的凤鸣茶楼......启封故园的每一处建筑都不是冰冷的,连砖瓦草木都带着久违的、温暖的、令人向往的烟火气。

但她确实又是凄清冷落的,默默地伫立在城市一隅,不知道该怎样拂去新与旧、雅与俗、现在与历史的隔膜,让更多人看到其本真的价值和大美。

雨中,故园漫游,我用目光温暖映入眼帘的那些雕花的窗、厚重的墙,和无人的街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