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改革 助力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海南万泉河环境资源巡回法庭挂牌成立

以司法手段保护海南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人民法院的责任和使命。7月18日上午,海南一中院万泉河环境资源巡回法庭在琼海市嘉积镇万泉河路文坡社区居民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继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巡回法庭成立后,该院在辖区范围内设立的第二个环境资源巡回法庭,也是该院坚决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司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

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改革 助力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海南万泉河环境资源巡回法庭挂牌成立

吴坤哲(摄)

万泉河全长163公里,流域面积3693平方公里,河水清澈纯净,沿河两岸的热带雨林景观优美,流域内的生态资源丰富多样,被誉为中国的“亚马逊河”。设立万泉河环境资源巡回法庭,通过对环境资源类案件的巡回审理、普法宣传,扩大环境资源审判的社会影响力,加强环境资源保护,震慑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引导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遵守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共同维护万泉河流域的水资源及生态环境,有效防止万泉河水污染及生态环境污染。

省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家慧,省高院党组成员、一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萍,省检察院党组成员、第一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邱隽、海南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夏裴共同为万泉河环境资源巡回法庭揭牌。

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改革 助力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海南万泉河环境资源巡回法庭挂牌成立

杨斌(摄)

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改革 助力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海南万泉河环境资源巡回法庭挂牌成立

杨斌(摄)

省高院副院长张家慧表示,万泉河环境资源巡回法庭是实现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战略的重要司法保障,将为海南的绿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人民群众环境资源保护理念的提升提供不竭的源泉。海南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改革根据海南五大河的自然流向对环境资源案件实行跨区域提级集中管辖,破解环境资源案件分段治理和地方保护的难题。海南一中院继设立吊罗山国家级森林保护区环境资源巡回法庭后,今天在琼海市设立万泉河环境资源巡回法庭,这是落实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改革“跨区域提级集中管辖”和“三合一归口审理”(环境资源类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具体举措,进一步扩大了我省法院环境资源巡回审判的覆盖面,将为万泉河流域各类环境资源法律纠纷的解决提供更为便捷的司法服务,为万泉河流域及东部沿海近海海洋环境资源保护提供更为有力的司法保障。

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改革 助力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海南万泉河环境资源巡回法庭挂牌成立

杨斌(摄)

海南一中院院长王萍表示,万泉河环境资源巡回法庭的成立,是海南一中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4.13”讲话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海南省第七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省委、省政府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发展战略,响应省高院《关于推进海南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改革试点方案》的具体实践。万泉河环境资源巡回法庭的成立,是海南一中院辖区范围内生态保护审判工作全覆盖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环资审判工作的新起点。海南一中院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久久为功,全力推进环资审判工作,不断探索和完善环境资源审判专家库、环境资源审判专项资金制度,为老百姓环境资源诉讼维权提供更多便利。

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改革 助力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海南万泉河环境资源巡回法庭挂牌成立

杨斌(摄)

揭牌仪式结束后,由海南一中院院长王萍担任审判长,省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长邱隽担任公诉人,在万泉河环境资源巡回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了一件非法占用农用地的环境资源刑事案件。

检察机关指控称,2010年4月16日,被告单位琼海某生态农庄开发有限公司承包了琼海市博鳌镇沙美村九曲江边的116亩集体农用地。而后,该公司先后共在该地上建设了木结构房屋16栋,钢架结构简易房2间及棚房1间,还建设了硬化水泥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后经鉴定,该公司破坏耕地面积共计18.51亩,破坏程度为重度破坏。检察机关认为,被告单位琼海某生态农庄开发有限公司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依法应当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对被告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即被告人廉某财、齐某良判处刑罚。

庭审在审判长的主持下进行得有条不紊,控辩双方围绕事实、证据进行了举证质证,并充分发表了辩论意见。法庭将择日对此案作出判决。庭审活动采取微博直播,近6万名粉丝见证了庭审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省林业厅、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琼海市人大常委会、及万泉河河长和琼海市有关单位代表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受邀参加了揭牌仪式,并旁听了案件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