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積金新政釋放的暗號,你真的看懂了嗎?


住房公積金新政釋放的暗號,你真的看懂了嗎?


進入2018年以來,最冷清的莫過於股市,而最熱鬧的莫過於房地產市場,隔幾週一個新政,隔幾天一個頭條的節奏,讓剛需客、炒房客和投資者都應接不暇。9月13號晚間,突如其來了兩條有關公積金的新政出臺:《關於調整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政策的通知》和《關於落實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住房公積金歸集服務水平的通知》。這兩則突然出臺的新政,就像是在這個平靜的夜空上引爆了一枚炸彈,讓很多人在這個晚上註定無眠。


住房公積金新政釋放的暗號,你真的看懂了嗎?

“史上最嚴”公積金貸款新政出臺

除了簡化公積金提取這條利好以外,新政的大部分內容可堪稱“史上最嚴公積金貸款政策”,這項政策一出臺,對於房地產市場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第一:自9月17日起,網籤購房在使用公積金貸款時,將執行“認房又認貸”的政策;二套房貸款額度從80萬降到60萬;

第二:今後公積金貸款將與繳存年限掛鉤,每繳存一年可貸10萬元,繳存12年可以貸到最高的120萬元;

第三:購買政策性住房之外的首套普通自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5%,首套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40%。購買普通自住房且為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購買非普通自住房且為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80%。


可以發現,調整後,公積金貸款和商業貸款的首付比例基本一致了。

看起來文縐縐的條款似乎沒有那麼大的殺傷性,但看幾個案例,就會明白,這則新政有多麼的嚴格。

被新政擋在門口的小A:已在北京工作十年的小A打算賣掉自己前幾年在二線城市老家買的房子,然後在北京安個家。原本想著用住房公積金貸出120萬,再加上賣房得的300萬,420萬勉強可以買套老房子。但現在新政直接把在老家貸過款的小A歸結為“二套房”群體,直接把貸款額度從120萬縮減到60萬,一夜之間需要多付60萬,已經把家底掏光的小A上哪兒找這多出來的60萬呢?

可見,新政認為,在外地有房的人,並不屬於“無產者”,也不屬於“剛需”,就不能享受公積金貸款的優惠利率了。

被新政擋在門口的小B:剛畢業兩年的小B是90後,計劃啃啃家裡的老人和親戚湊湊首付買一套房,但按照市值來看,北京五環以內的房子均價沒有低於468萬的,本來根據公積金貸款20%首付的比例,準備了100萬的小B已經是胸有成竹了,但新政直接給把小B的首付款提高了60多萬,這60萬去哪兒找?這一夜,小B也失眠了……

除此之外,還有上班兩年只能貸20萬的小C;二套要改善居住面積但上限只能貸60萬的小D,都成了被新政擊中的靶子,對於突然增加的首付缺口,和貸不出來的公積金,這些人都只能一聲嘆息了。


住房公積金新政釋放的暗號,你真的看懂了嗎?

那麼為什麼要出臺如此嚴厲的公積金新政呢?

公積金貸款政策調整後,公積金貸款變得更難,首付比例變得更高,大部分中低收入購房者只能去使用商貸,而由於商貸利息較高,會導致購房成本上升,一部分比例的購房者只能放棄購房,尤其是收入不高的年輕人,以90後群體為主,會被新政趕往租房市場。

所以不難看出,公積金新政是真正在貫徹實現十九大提出的“房住不炒”的政策意圖,新政的思路是“支持居民基本住房需求”,滿足需求是讓居民都有房住,而不是讓所有人都買得起房子。

新政裡所認定的剛需,是能夠在北京體面的居住,又暫時付不起首付的人群。新政給這個人群指出的康莊大道就是——租房。這也正好響應了中央租售並舉的號召。

北京出臺這次的公積金新政後,全國各地未來也許會陸續跟進,因為這項新政很明顯在抑制投機性需求,尤其是又沒有財富積累,卻有衝動性購房需求的人群。對於抑制仍在攀升的全國房價(點這裡回顧《三四線城市的暴漲風,你跟是不跟》瞭解全國房價),這樣的政策調整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住房公積金新政釋放的暗號,你真的看懂了嗎?

給高淨值人群與長期投資者的良心建議

對於高淨值人群,和想要對房地產市場進行長期投資的理性投資者來說,這個新政無疑對房地產市場是一記又準又狠的打擊。那麼未來房地產市場該怎麼投?

一個良心建議就是:選擇房地產投資母基金。

點擊視頻觀看▼


房地產投資母基金,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房地產市場投資工具。它本身是一支母基金,通過投資於5-10支子基金,間接投資給更多個地產項目中。從而真正實現了分散風險,優化回報的目的。

另外,房地產母基金所投資的項目中,住宅地產只佔很小的部分,而普通投資者難以參與的商業地產、物流地產、養老地產等也統統被房地產母基金收入囊中。也就是說,雖然房地產市場新政不斷,但房地產母基金都能有效規避掉這些政策性風險。

而宜信財富大中華房地產股權私募母基金就是這樣的產品。這支母基金重點關注國內大中城市的辦公、商業、物流以及較為創新概念或運營模式的共享辦公、長租公寓等增值型和機會型的房地產機會。這支經由宜信財富房地產母基金團隊精心打造的產品,將為國內投資者帶來新時代投資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新機會。

風險提示: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非宜信官方觀點。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內容的準確與完整不做承諾與保障。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可能帶來本金損失;任何人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


——————【THE END】——————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作者 / 鄧婉鑫

住房公積金新政釋放的暗號,你真的看懂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