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險些命喪十字坡,武松爲何安然無恙還能狂吃孫二娘豆腐?

魯智深行走江湖有兩個模式:第一個是鬥毆模式。比如他和鎮關西交手的時候,魯智深就充分發揮了他擅長鬥毆的本事,魯智深從來不含糊。一把臊子砸到鎮關西臉上之後,馬上就跑到街上,以逸待勞,等著鎮關西出手。


魯智深險些命喪十字坡,武松為何安然無恙還能狂吃孫二孃豆腐?


要知道魯智深原本是關西五路廉訪使,實戰經驗極度豐富。不論是1對1,一對多,魯智深在打架的問題上一直十分嚴謹,儘可能的讓自己取得優勢,或者至少謀求不那麼劣勢的情況。

第二個模式神經大條。在魯智深的概念裡,老子打架天下無敵,誰敢惹我?所以只要他行走江湖,很多細節是不夠的。儘管武功高強,但作為部隊基層軍官,畢竟江湖經驗欠豐富,遇事大大咧咧,又有貪杯、逢酒必醉的習慣,因此警惕性不高,很容易中了孫二孃的招,被拖進伙房,差點就被夥計開剝,做成人肉饅頭。


魯智深險些命喪十字坡,武松為何安然無恙還能狂吃孫二孃豆腐?


再看武松在十字坡的經歷。其實孫二孃是一招鮮,用的也是加料酒這招。可是早有防備的武松並沒有上當受騙,他反而假裝中毒,最後對孫二孃又是摟又是打了,是佔盡了便宜。那我們知道武松也同樣是好酒之人,他為什麼就沒有上當呢?

武松有著豐富江湖歷練,路過十字坡,見那婦人眉橫殺氣,眼露兇光,心頭不覺就有了幾分警覺。武松看出了破綻,暗中偷偷將酒潑了,自然就不會再上孫二孃的當。武松調戲孫二孃,主要是覺得此女鬢插野花,敞著胸脯,招蜂惹蝶,極為風騷,非良家婦女,又聞得江湖上關於孟州十字坡的傳說,於是,武松設計,盡說些帶葷帶腥的風涼話,故意引誘孫二孃下手。


魯智深險些命喪十字坡,武松為何安然無恙還能狂吃孫二孃豆腐?


孫二孃,這回也栽了,眼見得武松及兩個公人,這實打實的三頭行貨,倒有好兩日饅頭賣,又得若干東西,最終還是泡湯了,還落了個被武松壓翻在身下的可恥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