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作為中學老師,花費大量時間評職稱有意義嗎?

易查分


對於這個問題是有意義,還是沒有意義,這要全方位的看問題,從學校科學管理和老師自身的成長提升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但由於名額有限、評比條件嚴格、人情世故等等原因,滋生了很多負面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說,就是沒有意義的。但是負面的影響,只是一小部分,從總體來說,老師參加評職稱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一個優秀的學校需要一個考核體系和一套評估指標;因為一套合理的體系,才能夠優勝劣汰,成為刺激上進的動力。

但這不一定就說現有職稱評定一定是好的合理的,這套體系是否合理是否優質,需要看實際效果與各個學校評職稱工作開展的是否公正、公平、公開。但是,沒有考核評估體系,顯然是不行的。由於職稱的存在,使一些低職稱的老師想方設法提高成績,這是其積極的一面。但還是為了職稱,各種條件,各種規則,評先表優,模範論文,課題社團競相登場,滋生著潛規則腐敗還有造假,卻是職稱的弊端,使很多老師的精力偏離了本職工作。

另外,名額的限制一方面滋生了腐敗,一方面卡住了很多不善鑽營的人,導致望職稱興嘆,望而卻步,最後無奈放棄得過且過。最後,一旦評上高級,很多人就拈輕怕重,不願再工作在教學一線。總之,評職稱好作用與其意義明顯,是對教師隊伍實施科學化管理的有效舉措,我非常贊同和認可。我認為,評職稱的好處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能力的認可,更高的職稱意味著更強的工作能力,而且是國家認可,含金量很高。二是收入的增加,工作的目標就是不工作,退而求其次,至少多掙點錢。更高的職稱意味著你的議價能力更高,可以要求更多薪水。三是社會地位的提高,正高等同於正教授,工資可能不太多,但在教育界你的教法會被老師當金科玉律來學,獲得成就:老師的老師。最後是生源質量的提升,別看什麼市重點省重點的,你把正高職稱往桌子上一拍,那辦公室裡就必須有你的一個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