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傳奇》的兩個結局,「同歸於盡」顯然更符合主旨!

一部電影有兩個不同的結局,這是比較少見的事情,《我是傳奇》就是其中很出名的一部。一個結局是男主角引爆炸彈,與感染者同歸於盡,倖存的兩個人類帶著疫苗來到倖存者基地;另一個則是雙方達成友好協議,男主角帶著另外兩個倖存者開車前往人類最後的城市。

《我是傳奇》的兩個結局,“同歸於盡”顯然更符合主旨!

很難猜測導演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而進行了這樣的操作。也不用刻意去猜測,反正也猜不出來。

事實就是,現在有兩個不同的結局,與其做無謂的猜測,還不如來看看到底哪一個更符合“我是傳奇”這一主旨。從整個電影情節來看,相比起“雙方達成協議”這個結局,“同歸於盡”很顯然更加符合。

因為電影的基調,就是“孤獨”。從一開始,主角出現,呈現在他面前的是一座孤島,陪伴著他的,只有空無一人的高樓大廈、街道和港口,只有在大街上游蕩的鹿群、獅子,還有一隻叫做“薩姆”的狗。

《我是傳奇》的兩個結局,“同歸於盡”顯然更符合主旨!

可以說,這部電影大部分的時間都只有一個人在演。所謂的孤獨,並不是指在人群中找不到可以說話的人,而是即便想找一個討厭的人嘮叨兩句,都沒有辦法找到。

所以,電影裡的男主角的日常是,跟薩姆聊天,跟模特假人聊天,就這樣的日子,一個人多過了一千多天。

講真,正常人在這樣的環境下,不瘋掉真的不太可能。

但也正因為條件如此惡劣,才符合“我是傳奇”的電影主旨。既然是傳奇,那麼所經歷的事情必然要與常人不一樣。按照這樣的邏輯發展下去,電影最後的解決也必然要與常人不同。

顯而易見,“同歸於盡”的結局就十分符合這個邏輯的要求。從一開始的自己一人,在與孤獨、與危險作鬥爭,都最後一個人結束戰鬥,前後完美地連接在一起,詮釋了“傳奇”的含義。

《我是傳奇》的兩個結局,“同歸於盡”顯然更符合主旨!

而且另一方面,男主角之所以留在空島裡,忍受常人難以抵擋的孤獨,並不是因為他想做英雄,而是因為他有著任務在身,一天沒有完成這個任務,他就不能離開——就算真的有幸存者基地。

反過來,當任務完成之後,對於他來說,走與不走其實已經沒有任何的區別,在自己的妻兒已經死去的情況下。

“同歸於盡”的結局,也很好地回應了這一點——他完成了任務,研發了疫苗,並犧牲自己,換取另外兩位倖存者的成功逃離,將疫苗帶到了倖存者基地。

唯有如此,才能稱之為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