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中,玩家給生物起的名,第三個沒人會讀

我的世界中,玩家給生物起的名,第三個沒人會讀。

自從我的世界在09年發行以來,就廣受世界各地的玩家所喜愛。而且,這個遊戲的成功小編感覺是非常必然的,在這個個打遊戲發行商都講究著提高畫質、增強代入感的潮流中。我的世界居然憑藉著其像素的風格以及對新手嚴格的要求,從中脫穎而出。為什麼說對新手要求高呢,因為你開局是沒有任何提示告訴你這款遊戲該怎麼玩的,只有你自己從中一步一步地摸索,然後依靠著一次一次的死亡來交所謂的“學費”,慢慢地熟練。我覺得這也是它這麼長時間一直如此火爆的原因之一。

我的世界中,玩家給生物起的名,第三個沒人會讀

而在早期的我的世界中是並沒有中文的,這就讓很多不懂英文的玩家來說更加吃力。然而,既然沒有中文的翻譯,對於很多生物來說玩家們就不得不給他們起了一個個的“外號”,以便今後聊天談起。那麼就讓我哦們來看一看我的世界中那些生物都被玩家怎麼稱呼吧。第一個,流髑(dú)。大多數的小夥伴一看見這個字就頭痛,而髑其實就是骷髏的意思。他說的就是那些在冰原上穿著衣服的骷髏。而這種生物給人感覺非常怕冷。那為什麼不直接叫流骷髏呢?而在我的世界不斷更新當中,就已經改名叫做流浪者了。

我的世界中,玩家給生物起的名,第三個沒人會讀

當然了,也是因為這個字是在是太難讀了,導致很多玩家都不認識。所以經過大家的一件,都稱他為“流浪者”了。第二個,哞姑。這個名字也是非常奇怪,又哞又姑的,難道是蘑菇和牛的結合體?嘿,你別說,還真是。哪位什麼不叫蘑菇牛呢?這種感覺更想是一個會像牛一樣叫的蘑菇。而我們都知道,在漢語中最後一個字才是這個東西的本意。其實,這個叫法是根據英文Mooshroom而直譯過來的。其中moo就是牛的擬聲詞,而shroom的意思是蘑菇,所以大家都管他叫哞姑了。但是小編還是習慣叫它蘑菇牛。

我的世界中,玩家給生物起的名,第三個沒人會讀

第三個,蠹(dù)蟲。這個字也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因為早期的時候這個東西被很多玩家叫做銀魚。但是讓小編不懂的是為什麼一條魚還能在岸上跑著追我。知道又一次官方更名字把它改成了蠹蟲。這個蟲子泛指的是那些帶著咬器的蟲子,可以咬人。也有比喻成很多危害國家和人民的人。而官方把這個之前叫它魚改成蟲子之後,小編才知道這是一個蟲子,怪不得可以上岸咬人。

我的世界中,玩家給生物起的名,第三個沒人會讀

最後一個,叫做豹貓。這也讓很多玩家好奇,到底是豹子還是貓?其實他是野生的貓,而且食肉,因為長得非常像豹子,所以大家管他叫豹貓。而我們生活中還真的有這種貓。可是並不像我的世界中的那樣體態肥美,更像是一個家養的大肥花貓。而這種貓在現實生活當中野生的已經瀕臨滅絕了。其中我們看到的都是被飼養的。所以,大傢伙還是好好珍惜和豹貓一起的快樂時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