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翻身医药板块随时反弹,这些股票调整之后更有机会!

在2018年1-4月医药行业出现一波普涨行情后,5、6月份出现震荡调整。目前医药板块估值在32倍左右,处于2008年以来的历史中位水平。虽然板块内估值分化较为严重,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于细分领域龙头,市场愿意给“确定性成长”溢价。所以继续沿着这一逻辑,投资者可寻找行业业绩增速较高、增长确定性较高、持续性较好的投资标的。整体看好医药板块,调整之后应有更好机会。

由于细分领域估值分化严重,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多个成长性好,估值具有优势的细分领域。

潜力股精选

泰格医药(300347)、仁和药业(000650)、葵花药业(002737)、正海生物(300653)

推荐理由如下:

泰格医药(300347):业绩保持快速增长 将长期受益于创新药产业发展

投资要点

2018Q1,公司实现收入4.73亿元、归母净利润959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691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3.16%、121.07%和60.86%。其中,非经常性损益金额2674万元,主要是台湾汉霖投资收益(2576万元)。公司业绩保持高速增长。

公司订单升级,毛利率同比环比均显著提升。2018Q1,公司毛利率44.93%,同比提升2.1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4个百分点,预计主要是由于2017年自查核查前的老订单已经基本消化完成,在执行新订单毛利率较高;销售费用率2.81%,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9.7%,同比提升0.1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1.56%,同比提升1.17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汇兑损益和借款利息增加。

新订单大幅增长,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基础。公司2017年度新增合同金额24.26亿元,同比增长25.9%。截至2017年12月31日,在未将以签署框架合同为主要形式的医学资料翻译服务和临床试验现场服务等所涉及的框架服务合同统计在内的情况下,公司累计待执行的合同金额为27.74亿元,同比增长38.84%。

公司未来3-5年公司将跟随创新药物行业发展快速发展,国际多中心临床有望实现突破。一方面,随着药品审评审批加速、医保支付制度变化,大企业正加大创新药的研发投入,同时创业型创新药物研发企业数量正快速增加。企业对临床试验的要求提高,CRO龙头企业的发展将加速;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入ICH,临床研究和国际接轨,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有望快速增长。公司订单将迎来升级,临床服务毛利率和人均产出均有望提升。公司已经在欧洲设立子公司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网路布局,我们预计公司未来有望继续在欧洲、美国进行布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3亿元、6.35亿元和8.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45%、40.3%和40.49%。公司是国内创新药临床服务CRO龙头,将长期受益于创新药产业发展。我们给予公司2019年55-60倍PE,对应目标区间69.85-76.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达预期;外延并购不达预期。

近期对该股的诊断为:

七翻身医药板块随时反弹,这些股票调整之后更有机会!

仁和药业(000650):终端控销为王 两大驱动力助推业绩高增长

近期我们通过对公司下游药店的相关调研,了解到目前药店首推产品是综合毛利、销量等因素的考量,而非之前单一的高毛产品。此外,除一线连锁药店外,连锁药店的营销能力较弱,但却有着很强的提升客流量/产品销售规模的动力,需要具有专业营销能力的生产厂家合作。仁和药业控股子公司仁和中方通过近10年的时间组建了一支庞大、专业、高效的药店终端地推队伍,通过严格的价格维护和强大的药店服务、产品营销能力,其产品销售在药店端取得了快速增长。此外,公司大力提升自产产品的占比,成为盈利能力提升的另外一个驱动。双轮驱动下,我们看好公司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高毛产品问题凸显,更多因素决定药店首推产品,销量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原来高毛产品一般是药店的首推,但由于终端价格维护不到位,高毛产品容易出现同一产品在不同药店间的价格战,最后药店很难实现预设的利润。此外,药店自己贴牌的产品,在质量/疗效和品牌上和现有的品牌OTC药品有一定的差距,容易产生“伤客”的现象。根据我们调研了解,目前药店首推的品种是毛利、销量、品牌、质量疗效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决定:这与我们先前品牌OTC收入增速提升、市场份额加速扩大的观点相辅相成,因为品牌OTC都是“自带流量”,销量上具有优势,所以更受当下药店的欢迎。

除一线连锁药房外,药店自己的营销能力较弱,需要生产企业提供营销服务。

除开一线的5家上市公司外(4大民企+国大药房,门店数合计占比不超过5%),其余连锁药店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药店店员专业化程度不高、药师对于特定产品的认识不够深入、整体上导致药店对于产品的营销实力并不强。在目前药店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很多一线以外的连锁药店是具有提高客流量、销售额、冲业绩的需求的:一是和具有较强营销能力的一线的连锁药房相抗衡;二是提高被并购时的高估值,因为目前连锁药店的并购一般看PS;此外一线连锁药店的部分B/C级店在升级的过程中,有时也需要生产企业的营销作为冲业绩的助力。

线上广告的营销收益下降,终端地推的重要性凸显。由于各种移动端媒体的普及,线上广告受众出现的分割(年轻人已经很少看电视),线上广告传递的效率在降低,以前通过广告轰炸让一个产品成为爆品的时代已经过去(广告做的不好说不定还会起到反效果)。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终端地推的模式由于营销效率较高,越来越受到药店和生产企业的青睐。其主要的模式包括驻店直接推广,对店员进行培训加深对产品的认知,店外促销活动加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品牌认同,在药店投放疾病监测设备增加诊疗率等。

仁和中方组建了一只庞大、专业、高效的终端地推队伍。仁和中方是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成立,专门从事销售仁和药品的业务(没有生产业务),上市公司持股比例85%,由目前的上市公司董事张自强先生担任总经理。该子公司成立之初就是走的终端地推的模式。目前该队伍加上一线业务员人数在1万人左右,基本覆盖所有省份,我们估计药店覆盖率50%左右。此外仁和中方拥有药业、营销专业人才,成立仁和中方商学院,专门针对连锁药店店员进行培训,至今培训的活动已经过千次。需要注意的是终端地推队伍的建立本身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方面企业产品品种要多,因为不同药店对于产品上量的品种需求不一样,且单一大产品容易成为药店“比价”的品种;自身要有一定的收入规模,不然很难养活庞大的专业地推团队。

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我们预计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2%/30%/25%,对应EPS分别为0.40/0.53/0.66元。公司作为OTC龙头企业,品种积淀丰富,品牌力强大,地推队伍成形后迎来OTC终端控制大时代,销售有望高速增长,自产品收入比例扩大后,盈利能力有望明显提升,当前对应18年pe估值为15x,相比中药行业整体估值明显低估,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并购进度不达预期,产品销售不达预期。

近期对该股的诊断为:

七翻身医药板块随时反弹,这些股票调整之后更有机会!

葵花药业(002737):收购天宿光华70%股权,布局人参产业化发展

投资要点

一、事件: 6月4日晚公司发布公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收购天津天宿光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70%股权的议案》,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1,758万元收购自然人顾晓岩先生持有的天津天宿光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宿光华”)70%股权。上述收购事项完成后,公司持有天宿光华70%股权,成为该公司控股股东。本次交易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二、我们的观点:

1、收购天宿光华70%股权,结合自身产地优势充分布局人参产业化发展

标的公司天宿光华为拥有人参加工关键技术--用生物酶解法提取人参皂苷C-K的研发企业,核心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天宿光华的核心成果包括微生物酶技术、组分技术、红参炮制控制技术。其中微生物酶技术可将人参中的难吸收、低活性成分转化为高活性、易吸收、不上火的稀有皂苷成分;组分技术用于制备人参稀有皂苷群,且可控制稳定的组分比例;红参炮制控制技术则可以在炮制红参的过程中对有效成分进行控制。

本次并购完成后,公司公告将布局人参产业。我们认为,公司全资子公司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葵花药业集团(吉林)临江有限公司均地处人参核心产区,具备切入人参产业的地缘优势。此次拟收购天宿光华70%股权,有利于公司利用其人参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产地优势,实现人参产业化布局。

2、助力提升新药研发能力,丰富补益类产品线进一步做大大健康产业

本次并购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新药研发实力,并购完成后公司拟利用天宿光华发明的用生物酶解法提取的人参皂苷C-K研发抗癌植物药。另一方面,公司公告将加大力量实现天宿光华人参核心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一步丰富公司补益类产品线。我们认为,人参相关产业化技术的运用,与公司成熟的推广渠道、较强的品牌力相结合,将促使公司在大健康领域进一步做大做强,充分提升公司在品牌OTC领域的盈利空间。

3、天宿光华科研实力强劲,资产负债比率低

天宿光华不仅拥有人参加工技术升级的关键技术,截止目前其已申报发明专利共达19项,其中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含欧美日国际发明专利),通过审核(公开)发明专利3项,新递交发明专利4项,并且发表SCI收录论文33篇。 截止2017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天宿光华的资产总额为1,312.36万元,负债总额为439.48万元,所有者权益为872.88万元,资产负债比率较低。2017年,其营业收入为60.83万元,净利润为-357.09万元。

三、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公司销售收入分别为49.03亿元、60.75亿元和75.31亿元,同比增长27.2%、23.9%和24.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73亿元、7.35亿元和9.35亿元,同比增长35.1%、28.4%和27.2%;EPS分别为0.98元、1.26元和1.60元。考虑到公司大品种在OTC端持续放量,小儿肺热咳喘系列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带来长期的销售增长,同时布局人参产业进一步扩大长期盈利空间。因此,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四、风险提示:研发进度、技术转化进度不达预期,行业政策风险。

近期对该股的诊断为:

七翻身医药板块随时反弹,这些股票调整之后更有机会!

正海生物(300653)正海生物公司调研报告:再生医学领导者,增长态势强劲

再生医学领域领导者,口腔修复膜和骨修复材料增长空间广阔

公司立足于再生医学领域,主要产品包括口腔修复膜、生物膜、骨修复材料,应用在口腔科、神经外科领域。2017年,口腔修复膜和生物膜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7.44%和47.22%,毛利率分别为93.73%和94.56%,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口腔修复膜2017年营收8670.82万元,同比增长17.96%。口腔修复膜在口腔科应用的细分科室为颌面外科及种植科:1)公司在颌面外科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颌面外科手术量较多的公立医院为主要市场。口腔修复膜在颌面外科使用的面积较大,收入占比较高,销量增长稳定。2)种植牙在2017年全国约有200万颗,其中有50%(100万颗)需要用到口腔修复膜、骨修复材料类产品,市场空间巨大。目前我国口腔修复膜市场由外资企业盖氏占据主导地位,公司产品在国内企业中居于领先地位。正海生物的口腔修复膜较外资产品性价比优势突出,具备进口替代机会;且2017年规格由45个提升至500余个,有利于应对招投标和价格维护。

生物膜是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2017年实现营收8631.21万元,同比增长23.71%。生物膜主要用于硬脑(脊)膜缺损的修复,在国内属于相对成熟的品种。正海生物的生物膜产品市占率在国内企业位居前三,主要终端市场为三甲医院,销量增速高于行业平均。公司同时积极开发升级产品新一代生物膜,通过丰富生物膜产品线,有望进一步抢占该领域市场份额。

公司采用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目前已建立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产品直接销往全国300多家医院和口腔诊所,2017年直销和经销分别实现销售收入6821.87万元和1.15亿元。

2018年,公司通过加大营销力度,促进产品销量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加强直营队伍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经销渠道,经销商数量超过300家,覆盖全国主要省份和城市。2018年1季度,公司实现经销收入344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1.6%;经销在销售收入中占比73%,仍将不断加大,其中包含部分直销转经销的因素。经销模式下,产品销量实现高增长,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均大幅下降,公司在一季报中预计2018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幅可达85%-95%。

投资建议

公司是再生医学领域的领导者,现有品种口腔修复膜和骨修复材料将随着口腔种植科的快速增长而增长,且进口替代机会较大。后续储备品种丰富,活性生物骨已经完成临床试验,子宫内膜修复产品市场空间广阔,是未来的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经销占比不断加大,产品销量实现高增长,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大幅下降,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0年EPS分别为1.08/1.46/1.92元,对应市盈率分为62X、46X、35X,首次覆盖,给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单一产品占比较大风险、新品研发风险、估值风险。

近期对该股的诊断为:

七翻身医药板块随时反弹,这些股票调整之后更有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