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70岁的张艺谋,我们是否还可以期待?

以我个人认为,张艺谋导演并不是一个天才型导演。

当然,对比他是不是天才并不是你我此类只是爱电影的人,而是世界上所有那些,能把头脑里的想法付诸于影像的艺术创作者们。

和他们比,张艺谋不算天才型。他的电影里不会给你一种不可复制的,任谁想到下辈子都想不到的绝妙想法。

对70岁的张艺谋,我们是否还可以期待?


那他以何种特质能屹立在世界电影之林呢,勤奋,朴实的勤奋。

有人这样评论,张艺谋跺跺脚,电影届震三震。

也有人这样叹息,老谋子是不是已江郎才尽啊。

在张艺谋导演的新片,《影》上映前夕,就让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张艺谋的影像之路。

张艺谋的人生,若要是分为章节的话,应该是四个章节。分别是1951-1978年、1978年-1987年、1987-2000年、2000年至今。

一、1951-1978年:等待

张艺谋出生于1951年,陕西人。其家族自晚清时期,也是当地的大户人家,祖父毕业于燕京大学,曾担任县长一职。张艺谋父亲曾担任国民党军需官,解放后在陕西农林局工作,母亲是西安交大附院的医生。这样殷实的家庭背景似乎能给张艺谋一个稳定的成长坏境。

但在时代面前,任谁也只能随波逐流。

对70岁的张艺谋,我们是否还可以期待?

张艺谋只上到了初中,随后就响应了上山下乡的政策,插队、种田、做电工、搬用工,随后进到纺织厂当工人。

如果哈利波特里的魔法真的存在的话,让我们回到工人时期的张艺谋,去旁观他的生活,会理解那时为什么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进到工厂的宣传科。

命运永远走在遐想的前一步。张艺谋的命运走到1978这一年悄然发生了改变。

他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

二、1978-1987年:蛰伏

考上大学时,张艺谋已经27岁了,虽然已经超出了当时对大学生的年龄要求,但还是被破格录取了。

此后,张艺谋旧开始在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扎扎实实学了四年,比同学年龄大好多的张艺谋更是倍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对70岁的张艺谋,我们是否还可以期待?

待到他毕业时,已经31岁了,顺其自然开始做起了电影摄影。也许人生的一切都不是突然,也早有暗示。

在张艺谋进入大学的前一年,他就已经在工厂的宣传科,在照相方面已经悄悄的显示出了其才能。而初出校园后,张艺谋也迅速通过其对色彩的敏感,摄影的天赋,让所有人注意到了他的存在。

对70岁的张艺谋,我们是否还可以期待?

在1985年,陈凯歌执导,张艺谋摄影的影片《黄土地》,让张艺谋拿下了当年金鸡奖的最佳摄影。

影片中的摄影角度都十分刁钻,画面比例常在2:8,3:7,构图大胆,把大远景放于画面主题,而把人逼到角落里,突出黄土地,突出大自然,把中国农民这种靠天吃饭,对命运无力抵抗的特质,不言而喻的表现了出来。

对70岁的张艺谋,我们是否还可以期待?

但张艺谋绝不满足于只当摄影,他自己强烈的表达欲,想要去描绘这个世界的想法使他不能只甘愿做摄影师。

于是,他去当了演员。在1986年,张艺谋出演了由吴天明执导的影片《老井》的男主角。这是吴天明和张艺谋做的交换条件,如果张艺谋能出演男主角,就扶持他拍摄电影。

不负众望,张艺谋把《老井》里的孙旺泉刻画入神,影片一上映,就拿下了次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和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男主角。

同年,张艺谋终如愿以偿,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也是最重要的一部电影。

《红高粱》

三、1987-2000年:绽放

这十三年可以说是张艺谋艺术创作生命力最旺盛,也是最辉煌的时期。

对70岁的张艺谋,我们是否还可以期待?

《红高粱》一出,即惊艳了世界。这部电影都无须多言,几乎是大多数中国人都耳闻过的一部影片。

其浓烈炙热的色彩别与之前所有中国电影,他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而是选择大胆的展示中国人内心深处肆意,张狂的感情。

当年的柏林电影节主席在看到本片后,激动的说:“

这正是柏林电影节要的电影!”不负众望,《红高粱》一举获得的当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也是中国电影首次在世界四大电影节中获奖。

对70岁的张艺谋,我们是否还可以期待?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让世界知道了有位导演叫张艺谋,更是让世界把目光投注到,中国电影上。

随后,张艺谋的系列作品《菊豆》、《大红高粱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都不能少》

等,都相继在奥斯卡金像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或得奖。

对70岁的张艺谋,我们是否还可以期待?

张艺谋在国际电影节打响了响亮的第一炮,之后导演陈凯歌等导演的作品也陆续在国际上获奖。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

之后,李少红导演曾这样激动的评价这个时期:“80、90年代是中国电影热血的年代,是要永远永远要记住的年代。”

四、2000-2009:突破

在这个时期,张艺谋的电影总是能引起公众极大的争议。

九十年代的名利双收,让张艺谋不缺资源不缺资金。此时,中国电影发生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的转型,顺应时代,张艺谋的电影开始尝试商业化

如果说在2000年前,中国电影还处在“文艺片”时代,那当张艺谋的《英雄》一出,直接将整体中国电影带进了“商业大片”时代。

对70岁的张艺谋,我们是否还可以期待?

同样这部影片争议极大,有人会说影片的画面喧宾夺主,像大染坊。有人说,这部电影形式大于内容,太过服务于主旋律。

但同样,对于中国电影史来说,《英雄》这部电影是里程碑式的存在,不仅仅是张艺谋本身实现了艺术转型,同样也将中国电影带入了商业化。

在此片之后,陆续出了哪些电影?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张艺谋再次拍摄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些电影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大场面,大情节,大明星。

对70岁的张艺谋,我们是否还可以期待?

到2009年,张艺谋拍摄了最后一部略带实验色彩,也很任性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后,张艺谋沉静了下来,开始寻求一个更稳定的状态。

五、2010年至今:赤忱

在这期间,张艺谋都拍了哪些电影?

2010年《山楂树之恋》,回归到朴实的爱情;2011年《金陵十三钗》,绝望之中人性的回归;2014年《归来》,用小人物的隐忍反思大时代。

对70岁的张艺谋,我们是否还可以期待?

在即将上映的新片,《影》,又将故事放在三国时期,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讲述人性中的黑与白。

对70岁的张艺谋,我们是否还可以期待?

似乎能感觉到张艺谋的一种回归,不同于九十年代的张狂,千禧年的肆意,如今的张艺谋给人的感觉更单纯,用电影的方式好好讲一个故事

张艺谋几乎是陪伴着70后、80后、90后长大的一代,因为他的脸总是充满着沟壑,所以似乎时光没有从他的脸上流过,我们依照习惯,去期待他的电影,等待他的电影,或讽或捧的认真评价他的电影。

对70岁的张艺谋,我们是否还可以期待?

当《长城》上映时,我们真心的讽刺,又是一个外国屌丝来中国当英雄的老套故事。可当他的新片《影》上映时,我们也是真心的惊讶,这水墨般诗意的画面。

张艺谋以他最朴实的勤奋,从未放弃钻模电影这门艺术,所以,自他再1987年执导第一部影片,到现在31年过去了,观众不仅仅没有忘记这位导演,最难得的是,依然保持着对张艺谋每部影片浓厚的兴趣。

张艺谋是1951年生人,算到今年2018年,我们的国师已经快70岁了,几近古稀之年。还能有多少部国师的电影留给我们呢?

对70岁的张艺谋,我们是否还可以期待?

对于张艺谋的,我们是否还可以期待?

永远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