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債務承壓 中信信託兩產品引擔憂

耒阳债务承压 中信信托两产品引担忧

中經金融:follow me!

耒陽地方財政再度引發市場關注。

近日,湖南耒陽市市長在接受地方媒體採訪時表示,2018年上半年,耒陽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63億元。2017年同期,耒陽財政收入為13.87億元。今年同比下降了23.36%。

耒陽市財政情況為市場所關注,主要是因為2015年4月及12月,該市兩家平臺公司先後發行了兩期債券—— “15耒陽債”及“15耒陽城投債”。2018年7月末,上述兩隻債券評級方又先後將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評級公司稱該市傳統產業萎縮嚴重,主體財源匱乏,且政府性債務增長迅猛。

《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現,除了上述公開發行債券之外,2017年1月,中信信託還成立了兩款基礎設施信託產品,期限分別為24個月與36個月。這兩款信託產品的融資主體均為耒陽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且均以城投公司在建設項目中對地方政府形成的應收賬款債券成立財產權信託。風控措施方面,地方政府不承擔兜底責任,而是由平臺及平臺兄弟公司提供連帶擔保。

在耒陽市財源匱乏、政府性債務激增的情況下,中信信託兩款產品如期兌付或將面臨壓力。

耒陽面臨集中償付壓力

市長李向陽在接受“耒陽手機臺”採訪時表示,2018年上半年,耒陽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63億元,其中稅收收入8.84億元,稅收收入佔財政收入比重達83.27%。同時,耒陽“各投資平臺積極與債務方溝通協商,並已經取得雙方滿意的協商結果,耒陽地方債務處於可防可控的安全狀態”。

這個報道或是對2018年上半年以來“耒陽財政狀況惡化”傳聞的回應。2018年6月,耒陽一在職幹部在湖南當地網站“百姓呼聲”欄目中公開反映5月份工資未發放。

2018年7月末,租賃行業自媒體在雪球專欄上發文稱,耒陽市政府控制下的多家公司未能對多家融資租賃公司提供的融資款按期支付利息和本金。

據耒陽黨政門戶網站披露的信息,該市投融資平臺公司計有10家,分別是耒陽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耒陽國資”)、耒陽市城市和農村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耒陽城投”)、耒陽市交通水利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耒陽交投”)、耒陽市棚戶區改造投資有限公司、耒陽市經濟開發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耒陽經建投”)、耒陽市大市循環經濟產業園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湖南蔡倫竹海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耒陽市國省幹線公路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耒陽市城鄉公共設施建設投融資有限公司、耒陽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2018年7月,耒陽政府計劃將其中9家整合組建成2家集團公司,並註銷1家。

上述10家平臺公司中,耒陽城投曾於2015年4月10日發行債券“15耒陽城投債”,債券期限7年,票面利率7.8%,發行規模5.6億元;之後,2015年11月26日,耒陽國資也發行了專項債券“15耒陽債”,債券期限7年,票面利率6.4%,發行規模12億元。目前,兩隻債券的主體評級均為AA-,債券評級均為AA。

運作兩年後,2018年7月末,評級方鵬遠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遠資信”)及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金誠”)卻先調整了評級展望至“負面”。

鵬遠資信稱,耒陽國資子公司有息債務逾期,債務償付壓力加大,擔保業務存在的代償風險及代償款回收風險均較大,資產流動性較弱,主營業務回款較差。

東方金誠則稱,耒陽市一般預算收入大幅下降,耒陽城投基礎設施項目投資成本和應收耒陽市財政局項目結算款大幅增加,對現金形成了較大規模的佔用;耒陽城投有息債務規模大幅擴大,整體債務率水平明顯提升,且短期債務規模較大,面臨較大的集中償付壓力。

風控不要“三件套”?

然而,總計17.6億元的債券似乎並不能滿足這個年財政預算22億元的縣級市胃口。

2017年1月,耒陽市兩家平臺公司耒陽經建投與耒陽城投又先後通過中信信託發行了兩款產品。

其中,“中信民生37號耒陽市經建投應收賬款流動化信託項目”(以下簡稱“中信民生37號”)以耒陽經建投對耒陽市政府形成的應收賬款債權設立信託,本金5.7339億元,期限36個月,資金用途為“合同約定的項目建設”;“中信信託-基業49號耒陽市城投應收賬款流動化信託項目”(以下簡稱“中信基業49號”)以耒陽城投對耒陽市政府形成的應收賬款債權設立信託,期限24個月。由於中信信託方面未披露相關信息,該項目規模目前尚不得而知。

風控方面,中信民生37號約定,耒陽經建投與耒陽城投對政府支付義務承擔連帶責任保證擔保。第三方信託銷售網站顯示,中信基業49號約定,耒陽城投及耒陽交投對政府的支付義務承擔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民生37號與中信基業49號均未像債券一樣要求土地抵押,也沒有要求平臺公司出具一般政信項目常見的“政府文件三件套”:政府承諾函、財政承諾函與人大決議。

據業內人士介紹,“三件套”一般是2017年年中以前政信項目的標配,目的在於增進項目信用;2017年年中以後,由於財政部對地方政府融資行為進行了規範,“三件套”才逐漸淡出市場。中信民生37號與中信基業49號均成立於2017年1月,當時尚未受到監管約束。

地方債務增長猛

除了缺少抵押與“三件套”,僅從項目本身來看,2017年這個時點似乎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一方面,自2014年以來,耒陽市財政自給率不斷降低,而政信項目最主要的考察對象就是地方政府的財力。

前述兩家評級機構數據顯示,2014年耒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2.92億元,財政自給率34.95%;2015年收入18.3億元,支出55.19億元,財政自給率33.16%;2016年收入20.68億元,支出64.40億元,財政自給率32.11%;2017年收入14.63億元,支出58.09億元,財政自給率斷崖式下滑到了25.19%。

同時,省級財政對於耒陽的財政補助也在2017年出現了下滑。2014年耒陽獲得上級財政補助收入27.62億元,2015年36.14億元,2016年40.14億元,但2017年卻僅有38.76億元。

另一方面,為了擺脫對傳統煤電產業的依賴,2017年,耒陽市雄心勃勃地開始了“項目建設年”。

“耒陽市2017年項目策劃包裝總任務為300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120個;深度開發任務數為160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80個。政府性投融資項目計劃安排政府投資項目117個,安排年度總投資85.57億元。”鵬遠資信亦認為,耒陽市傳統支柱產業煤炭、電力嚴重萎縮,主體財源匱乏,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性債務增長迅猛。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當前緊信用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即使砸鍋賣鐵也要保住自身信用。與前兩年相比,目前縣級市獲得信託貸款難度越來越高。風險意識較強的信託機構都只願意與地市級政府進行合作。雖然耒陽財政狀況有惡化趨勢,但恐怕不會輕易違約。

對於上述問題,記者曾向中信信託發送採訪請求,並致電耒陽耒陽城投、耒陽國資。截至本文刊發時,尚未有公司做出回應。

中經金融是《中國經營報》旗下專注財經領域新聞的公眾號,內容覆蓋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交易所等多個金融行業,每天多條原創,旨在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