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福州煙臺山絕美,其實是在說什麼?

萬周按

“去福州煙臺山看看吧!”

越來越多的人在推薦旅遊去處時,會提到福州煙臺山。

這個聽起來有些陌生的名字,和廣州的永慶坊、上海的上生·新所一樣,是萬科“留住城市原有味道、注入新功能與活力”的城市更新作品。

改造後的福州煙臺山,在網上被人形容為“絕美”,更有人說它是“世紀滄桑後的芳華重現”。

那麼,說福州煙臺山絕美,其實是在說什麼?

说福州烟台山绝美,其实是在说什么?

東西文化碰撞與世紀滄桑

煙臺山位於閩江的南江濱沿線,至今仍保留著百年前最原生態的山地街巷。在城市高速建設與發展的背景下,這裡成為了一處市民願意漫步駐足、品味記憶的空間。

老街巷中分佈著的大大小小歷經歲月洗禮的斑駁建築,無一不在印證著這片土地曾鼎盛繁榮的中西文化交融史。

说福州烟台山绝美,其实是在说什么?
说福州烟台山绝美,其实是在说什么?

福州煙臺山北面全景圖(19世紀下半葉與20世紀上半葉)

鴉片戰爭後的福州被闢為首批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煙臺山自此成為西方文明與東方文化碰撞融合的最前沿。一時間,不到9平米公里的區域內,各類中西建築星羅棋佈,不僅贏得“萬國建築博物館”的美譽,更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

百年來的歷史風雲變幻,煙臺山形成了以山地街巷與小尺度公共空間為肌理,同時保留有園、廬、舍和西式公館等多種建築風格中西院落的獨特風貌基因。

说福州烟台山绝美,其实是在说什么?

煙臺山梅塢路

说福州烟台山绝美,其实是在说什么?

煙臺山立新路

说福州烟台山绝美,其实是在说什么?

煙臺山公園路歷史建築群

不過,由於煙臺山居住人口龐大,建築破壞較嚴重,儘管它與廈門鼓浪嶼、上海外灘同時期興起發展,但規劃、建築保留都做得並不好。

中西雜糅的煙臺山建築,除卻居住的基本功能,更是喚起人們對城市過往記憶的符碼式存在。

尊重每片土地的歷史記憶

續寫煙臺山歷史,激活沉睡的歷史建築。從2016年開始,萬科聚集中外多元時代的建築智慧,為煙臺山創造新的多元價值。

城市更新的語境背後,其實是對每片土地自身附著的歷史記憶的尊重。作為“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萬科致力於城市空間與功能的復興,力爭讓城市溫度與文化得以延續。

始建於1863年的愛國路2號,融合了古典主義、巴洛克、殖民地式外廊等多種西式建築風格,最早為J. Forster 洋行所有,經營茶葉生意,幾經易主後歸屬怡和洋行,在1891-1928年租借給美國作為領事館,建國後被當做民居供20餘戶居民使用。

说福州烟台山绝美,其实是在说什么?
说福州烟台山绝美,其实是在说什么?

美國領事館舊影,攝於1893年/源於《美國駐中國福州領事館領事報告(1849-1906)》

“用最少干預的設計手法,捕捉和講述特定歷史時期的價值,歷史是建築的歷史、城市的歷史和民眾的歷史。”萬科特邀請福建清華院、AIM愷慕建築設計等國內外設計單位共同為愛國路2號度身定製修繕方案。

秉承“保留、傳承、創新”的理念,參考慕尼黑阿爾特斯繪畫陳列館、柏林新博物館等著名歷史建築的設計手法,遵循安全性和可逆性等原則,團隊以最小干預的做法保護建築的多樣性,將前期功能定位、本體修繕方案結合室內設計與展覽設計一體化考慮,並由省級文物專家團隊進行審批驗收,為老建築的新生提供了另一種思路。

说福州烟台山绝美,其实是在说什么?说福州烟台山绝美,其实是在说什么?
说福州烟台山绝美,其实是在说什么?

路2號修繕前後同角度對比照片

歷經700多天的匠心雕琢,愛國路2號以福州煙臺山歷史博物館的全新功能對外開放。考慮到歷史需要感知,沉浸其中,才能讓其更加深刻與立體,場館打造出福州首個“光影沉浸式”博物館,運動全息多媒體的“智慧科技”重現煙臺山的百年芳華,讓歷史場景一幕幕浮現眼前。

在傳統建築中復甦現代意境

在做好傳統保護的同時,另一個問題也擺在城市更新者面前:

若不能將歷史遺蹟連接當下時代風華,又怎能引領未來生活美學走向?

萬科不斷提出、完善方案,為的是既能留住城市原有的味道與記憶,又能持續地注入新的功能與活力。

羅宅,位於煙臺山觀井路上,是這條老街上面積最大的純中式建築,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於清代重建,為羅氏後人在清光緒年間購買,世代傳承,時至今日已有400多年。

羅氏祖先系近代福州錢莊業巨賈羅金城,家族興旺、名聲顯赫。羅家早年所經營的海船,也是閩劇著名劇目《貽順哥燭蒂》故事發生地之一,主角跑船的春生工作地就在羅家的船,而春香則在羅宅當丫鬟。

说福州烟台山绝美,其实是在说什么?

羅宅/嚴可清攝於2009年9月(福州老建築百科)

相較於西式建築,東方古建築的修繕,手作的細膩與質感是現代機械化施工所無法比擬的。

懷有對城市、歷史、建築的敬畏,萬科邀請62位手工藝匠人(其中14位為非遺傳承匠人),涉及木、土、石、雕刻、泥塑、彩繪等多個工種共同參與,耗時近8個月完成179712塊古磚、55450塊青瓦、72根木柱、146根頂梁、228平方米卯石牆的修繕工作,以古法技藝重現百年老宅的前世芳華。

“現代機器無法精細修復老房子,古法技藝建造,得靠祖傳手藝復原。”老匠人陳師傅欣喜地感嘆。

说福州烟台山绝美,其实是在说什么?

羅宅中式建築元素:山水頭、牆堵

修繕僅是第一步,如何在保留羅宅原有風骨的基礎上,以現代的設計手法傳承歷史,使羅宅重獲新生?

萬科攜手國際知名設計公司AB Concept創始人之一伍仲匡(Ed Ng)先生,運用獨特色調與大膽素材,勾勒建築空間內的故事印記,將新與舊、現代與經典的設計融合,將這一山一宅所訴的語境變為可感知的心境,打造出“三進三境”的摩登東方院落。

“設計師是建築故事的講述者,400年曆史不能就此流逝。我得用現代設計,把羅宅的故事,還給這個時代;讓遇見它的人,站在文化上,居於詩性中。”伍仲匡先生對羅宅的修復工作尤為滿意。

與此同時,富春山居花藝及裝置設計師凌宗湧先生親自操刀,以梅花枝、青苔相繞的松柏等元素重現院落內的低調溫潤。凌宗湧先生一直堅信:“植物是最有生命力的事物,醒來的老宅需要它們,這是重新遇見時代的靈魂所在。”

说福州烟台山绝美,其实是在说什么?
说福州烟台山绝美,其实是在说什么?说福州烟台山绝美,其实是在说什么?

宅修繕前後同角度對比照片

百年老街巷中的建築封存著歷史的記憶,雖抵擋不住時光的侵蝕,但浸潤其中的故事卻永遠不會隨風消逝。

後記

城市更新中,“開發”的前提是“保護”,只有將對於歷史的尊重置於改造的意圖之前,才能在新舊交替中創造屬於這座城市獨有的風尚。

歷時兩年的修繕,僅僅是萬科對福州煙臺山歷史風貌區改造開發的開始,延續老街巷老建築蘊含著的文化血脈與精神傳承,萬科仍在繼續。

说福州烟台山绝美,其实是在说什么?

往期閱讀:

说福州烟台山绝美,其实是在说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