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娘娘們的位份高低,看她的「珍珠」就知道

最近,有部宮廷戲火了起來,竟然還是於大媽導的劇。幸好不再是俗辣的阿寶色,女主角的人設也不再是柔弱的白蓮花,相較於之前漏洞頻出、狗血亂灑的瓊瑤式劇情,這部《延禧攻略》在細節方面的考究還是經得起推敲的,可以說進階了不少。(據說還特意請了曾在故宮擔任文物修復的繡娘,來為劇組縫製衣服,下圖↓)。難怪開播至今,人氣越來越旺了,很多路人成功轉粉。

「漲知識」娘娘們的位份高低,看她的“珍珠”就知道

避免踩雷被噴,劇組在貴人們佩戴的珠寶道具還原度方面看得出於正還是花了蠻多心思的,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比較貼近的清代裝飾——“小兩把頭”髮型“一耳三鉗”

「漲知識」娘娘們的位份高低,看她的“珍珠”就知道

《延禧攻略》劇照

想當年轟動全國的經典電視劇《康熙王朝》和《孝莊秘史》中也有“一耳三鉗”的出現。(下圖↓)

「漲知識」娘娘們的位份高低,看她的“珍珠”就知道

《康熙王朝》劇照

「漲知識」娘娘們的位份高低,看她的“珍珠”就知道

《孝莊秘史》劇照

“一耳三鉗”,是指滿族女子的習俗,一個耳朵上打有三個耳眼,可以戴三個相同或不同的耳飾。在清代,要區分一位女子是滿族還是漢族,除了看是否裹小腳(滿族女子不裹小腳),實際上觀察是否“一耳三鉗”才是更有禮貌(更方便)的方式。

在清代服飾制度規定中,對耳飾禮俗:“上至后妃,下至七品命婦,著禮服時皆左右耳各戴三具耳墜。”這個我們可以從傳世的清代皇后畫像中看到珍珠款的“一耳三鉗”——

「漲知識」娘娘們的位份高低,看她的“珍珠”就知道

乾隆的皇后與眾位妃嬪的畫像,by 郎世寧及弟子,現藏於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漲知識」娘娘們的位份高低,看她的“珍珠”就知道

皇后畫像,“一耳三鉗”的珍珠耳飾

雖然皇帝的妃子們都能戴上左右各三的珍珠耳飾,但是在等級森嚴的後宮中,這些裝飾在耳飾上的珍珠品質也是按妃位等級來分級的。《典制》中有描述——皇太后、皇后的耳飾採用的是“金龍銜珠”的樣式,甄選一等東珠

皇貴妃、貴妃耳飾選用二等東珠;妃的耳飾採用三等東珠;嬪的耳飾則使用四等東珠,餘制同。皇子福晉以下的貴族夫人則為“金雲銜珠”樣式,鑲珠2顆,這時可能就不會是珍珠了。

在十九世紀末之前,所有珍珠都為天然珍珠,十分珍貴。碩大圓潤的天然珍珠就更少了,那些採集來的最好的珍珠都是進貢給皇帝的,乾隆帝曾御製詩《採珠行》中發出的感慨:“百難獲一稱奇珍”。

「漲知識」娘娘們的位份高低,看她的“珍珠”就知道

珍珠朝珠

「漲知識」娘娘們的位份高低,看她的“珍珠”就知道

乾隆帝晚年畫像

清朝因受滿族統治,所以推崇產自東北(滿族的發源地)的東珠,一種產自滿洲黑龍江、烏蘇里江、鴨綠江等流域淡水珠蚌的野生珍珠。儘管他們知道來自南海的珍珠更大更美,也稱南洋珠為“大珠、美珠”,但為了表達對祖先的尊崇和滿族文化的傳承,所以最愛還是“東珠”。(小編猜想大概也有“以東為尊”的意思吧~)

作為現代愛寶石的小夥伴,對於珍珠挑選的標準恐怕不會亞於廣儲司的郎中和主事們。六大珍珠價值評估的要素:大小、顏色(主色、輔色、暈彩色)、形狀、光澤、表面、珍珠層厚度,以及項鍊手鍊需要的珍珠與珍珠之間的配比度。(以南洋珍珠、大溪地珍珠為例,下圖↓)

「漲知識」娘娘們的位份高低,看她的“珍珠”就知道

英文原圖,源於GIA

「漲知識」娘娘們的位份高低,看她的“珍珠”就知道

英文原圖,源於GIA

想要學習珍珠知識或者購買珍珠的小夥伴,可以點擊閱讀>>

「漲知識」娘娘們的位份高低,看她的“珍珠”就知道

意彩石光頂級緬甸白珠項鍊

「漲知識」娘娘們的位份高低,看她的“珍珠”就知道

澳洲極光白珠,意彩石光在售

「漲知識」娘娘們的位份高低,看她的“珍珠”就知道

意彩石光頂級淡水珍珠項鍊

喜歡彩色寶石,就上中國彩色寶石網

彩色寶石 / 精品裸石 / 珠寶首飾 / 知識科普 / 博物館

微博:@中國彩色寶石網

官網:www.colored-stone.com.cn

博物館地址:上海市靜安區彭江路602號德必易園B幢101室

APP Store:搜索“意彩石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