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連看海上絲路起點「刺桐港」揚帆起航

在大連看海上絲路起點“刺桐港”揚帆起航


展覽海報。

在大連看海上絲路起點“刺桐港”揚帆起航

明代漳州窯五彩麒麟紋盆。

在大連看海上絲路起點“刺桐港”揚帆起航

《針路簿》即泉州民間航海指南,是船員在海上航行或進行生產活動時,積累的航行經驗記錄。

在大連看海上絲路起點“刺桐港”揚帆起航

泉州灣宋代古船發掘照片。

在大連看海上絲路起點“刺桐港”揚帆起航

泉州灣宋代古船復原模型。

在大連看海上絲路起點“刺桐港”揚帆起航

明德化窯白釉雙螭耳尊。

本報記者凌鳳

聚焦|“海上絲綢之路”遺存展讓我們看到啥

由市文廣局、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辦,大連現代博物館、泉州海上交通史博物館承辦的“刺桐帆影——泉州海上絲綢之路遺存展”於8月17日在大連現代博物館開展以來,引起了廣大市民對於泉州——這個“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港埠的關注,截至目前觀展人數已達12萬餘人。

公元10世紀至14世紀,難以計數的大小船舶從泉州起航,與世界上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聯繫,為泉州留下無可估量的物質與精神財富。展覽的77件文物,從不同角度向觀眾展現了一箇中世紀西方旅行家筆下流光溢彩的“刺桐港”,重溫了海上絲路的盛況。

展覽至10月10日結束。

刺桐港——曾經的世界第一大港

“海上絲綢之路”,跨越浩瀚大海,以商貿為依託,將世界連接起來,促進了各國間的交流,對世界文明的進程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和影響。

泉州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中世紀西方旅行家筆下流光溢彩的“刺桐港”。古代泉州環城遍植刺桐樹,火紅的刺桐花成為泉州的代表。10世紀,來這裡的西亞人將“刺桐”的泉州方言轉譯為Zayton,憑藉良好的港口設施、便利的海陸聯通、發達的外銷商品、先進的造船技術和完善的海洋貿易管理機制,10世紀至14世紀,泉州成為帆檣林立、蕃商雲集的東方大港——刺桐港,從這裡出發的航線四通八達,乘西南季風向北可航行至東北亞地區,利用東北季風向南可達東南亞、南亞、西亞和東非海岸。運載中國陶瓷、絲綢、日用品,國外香料、珠寶的中外商船,在這個港口穿梭進出。西方旅行家馬可·波羅、伊本·白圖泰都盛讚其為世界第一大港。

元·清浚《廣輪疆裡圖》全圖約有600個地名,該圖明確記載“自泉州風帆,六十日至爪哇,百二十八日至馬八兒,二百餘日至忽魯沒思”,地圖所載各地位置和距離,皆以泉州為基點計算,佐證了泉州作為元代中國最大貿易港的地位。

宋代造船技藝領先全球

1974年,泉州灣出土了一艘代表著當時最高造船技藝的宋代古船。古船船闊底尖、長寬比小、平面近橢圓形、尾方。這種造型和多隔艙、多桅杆、多重板的結構,正是福建宋代海船的特徵。其優點是容載量大、結構堅固、穩定性好、抗風力強,適宜遠洋航行。

泉州灣宋代古船所採用的水密隔艙、多重板構造、魚鱗搭接等技術均代表著當時世界最先進的造船技藝。據《馬可·波羅遊記》記載:“中國比較大的一些船,在船身裡面也有十三個池子或艙房,是用很堅固的木板,很緊密地釘在一起,有很好很堅固的隔板把它們隔開……側板欲堅固,用二重木板。”出土古船的結構正生動印證了馬可·波羅對中國海船的描述。古船上出土了大量的香料藥物,說明這是一艘從海外滿載貨物歸來的船舶。

古代泉州建有良好導航與航運設施,而商人們擁有熟練的辨水識風技術和天文地文導航技能,從而為遠洋航行提供了安全支持。

為了完善泉州港的海陸聯運設施,宋代泉州掀起了史無前例的“造橋熱”。橋樑建設密切了碼頭與城區、海港與腹地的聯繫,有效地促進泉州海外貿易的發展。其中,最富盛名的洛陽橋建於1053年至1059年,為中國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橋,採用中國橋樑史上首創的“筏型基礎”“浮運架樑”“養蠣固基”等先進造橋技藝建造而成。

為指引海船正確出入泉州灣,當時泉州建有多座航標,其中姑嫂塔和六勝塔最富盛名。

《針路簿》是泉州民間航海指南,是船員在海上航行或進行生產活動時,積累的航行經驗記錄。泉州航海家使用航海《針路簿》的傳統一直持續至上世紀90年代。

包羅萬象的“你來我往”

10世紀至14世紀,泉州的海外貿易十分發達,不僅港內彙集了世界各地的商品,外銷商品也包羅萬象,特別是瓷器風靡世界。

德化窯是泉州重要的陶瓷生產和外銷基地,產品多樣、技術成熟。宋元時期以青白釉瓷器為主,明清時期以獨特的乳白瓷器聞名於世,被譽為“中國白”。同時,宋朝泉州絲織業與盛產絲綢的四川、江浙齊名,北宋宰相蘇頌在《送黃從政宰晉江》中稱讚泉州“綺羅不減蜀吳春”。泉州紡織業的原材料有蠶絲、纖維麻、萱麻及葛麻,產品以泉州緞最出名。開元寺建寺之前,是一片大桑園,以供養蠶之用。

宋元時期的泉州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交流商品和貨物的同時,也熱情地接納了隨之而來的不同宗教和文化。中國固有的道教和儒家文化,“中國化”的佛教,外來的伊斯蘭教、印度教、景教、天主教、摩尼教等,與泉州本土文化互相交融,長期共存,形成了東西方文明兼容幷蓄、多元文化和平共處的美好景象。

走向世界的中國海商

明清時期,中國實行海禁政策,但是面向大海早已成為泉州人的生存選擇,伴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發展起來的泉州停不下走向海洋的腳步,他們在艱難的政策環境下做私商、下南洋,將海洋習俗不間斷地傳承。安平港成為那一時期泉州重要的海外交通和私商活動貿易港口,以安平商人為代表的泉州商人,行商範圍廣泛,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而且與海外國家交流密切。安平商人也以“賈行遍郡國”稱雄海內外,其勢力足與徽州商人相匹敵。

鄭成功祖籍泉州安海,其家族船隊是明末清初活躍於東亞和東南亞海域的海商集團,在17世紀中國明朝海禁與世界海權勃興的時代背景下,以民間之力建立水師,周旋於東洋及西洋勢力之間,掌握了東亞水域的貿易主導權和制海權,打開通商貿易新局面,成為東亞及東南亞海域重要的海商集團。

海禁時期的泉州海外交通以私商為主要特點。他們突破重重困難,拓殖海外,遍佈世界各國,使泉州成為著名的僑鄉。

長期繁榮的海洋貿易使海神信仰在泉州民間信仰中佔有特殊的地位,古代泉州便有拜神祈風的習俗。宋代時,每年夏冬時節,泉州地方長官會率領市舶司及其相關僚屬,來到九日山麓的延福寺、昭惠廟,舉行向海神通遠王祈求航海順風的官方典禮。這一特殊儀式被記錄在九日山崖壁上,目前尚存10方航海祈風石刻,它們是海上絲路的重要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