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聲?河山即名!共和國無名英雄紀念活動在京舉行

岂曰无声?河山即名!共和国无名英雄纪念活动在京举行

參加活動嘉賓向無名英雄紀念碑敬獻獻花。(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

中國臺灣網9月29日北京訊(記者 李傑) 28日上午,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前,群山靜默,松柏常青,由清華大學英雄文化基金主辦、英雄兒女品牌聯盟承辦,晉察冀抗日研究會和北京西山無名烈士紀念園協辦,一場莊嚴肅穆的共和國無名英雄紀念活動在這裡舉行。

這次活動是為了紀念上世紀50年代為國家統一、人民解放事業犧牲於臺灣的大批隱蔽戰線的無名英雄。

據史料記載,1949年前後,我軍按照中央關於解放臺灣的決策部署,秘密派遣1500餘名幹部入臺灣。50年代初,由於叛徒出賣,島內地下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大批地下黨員被捕,其中被國民黨當局公審處決的有1100餘人。

2013年10月,在各方的努力下,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聯絡部建設的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在北京西山落成,廣場的花崗岩牆壁上刻著到目前為止、經各方查找發現的846位當年犧牲於臺灣的烈士姓名。

28日黎明前下了一場小雨,彷彿是烈士英魂感應,將無名英雄廣場清洗得纖塵不染。在廣場中心的紀念碑及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四位革命烈士塑像前,受邀請的部分英烈後代、各界群眾、專家學者、青年學生等百餘人,在國慶和9月30日第五個烈士紀念日即將來臨之際,共同以“緬懷英雄先烈,教育後世兒女”為主題進行紀念、獻花、交流活動。

在受邀請的英烈後代中,有頭髮花白的阿姨,有腰板挺直的大叔,還有步履蹣跚、在兒女攙扶下步上臺階的老者,他們有的從四川、有的從雲南遠道趕來,還有很多人早上七點前就冒著秋天的寒氣來到了集合點。他們有的第一次見面,互相寒暄,共同合影;有的已經熟識,殷勤詢問彼此的近況,互相簽名留念。祖輩們為了新中國的崛起負重前行,壯烈獻身,永垂不朽,而相似的經歷使得英烈後代中間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一種溫馨的親情聯繫和情感共鳴。

上午8點多,記者和所有與會嘉賓人員一起來到了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廣場分為兩層,依山勢而建,坐西面東,來到廣場腳下,迎面第一眼就看到的是一面黑白兩色巨幅景觀牆,上面刻有毛澤東主席題詩:“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來早”。

沿著景觀牆左右臺階拾級而上,兩邊的花崗岩牆壁上鐫刻著烈士姓名,中間有許多留白和空格,以便未來發現新的英烈名字可以隨時增補上去。二層廣場中央矗立著長十四米、寬四米的紀念碑,正面是五組浮雕,背面鐫刻紀念碑主碑文。廣場各顯著位置上還設有5段精製銅版銘文,主題分別是“忠魂”、“光影”、“家國”、“信義”、“追夢”。

這些隱蔽戰線的英雄們正如主碑文所述說:“民族危急,別親離子而赴水火,易面事敵而求大同。風蕭水寒,旌霜履血,或成或敗,或囚或歿,人不知之,乃至隕後無名。”……“來兮精魄,安兮英靈。長河為咽,青山為證;豈曰無聲?河山即名!”如今七十年過去,這些先烈後代也成為老者,但先烈們的事蹟仍然讓人讀來心潮難平,無比感動,對烈士們的崇敬和懷念油然而生。

紀念儀式由李克農上將之孫李凱城大校主持。奏唱國歌、向烈士敬獻花圈、默哀緬懷、瞻仰烈士事蹟浮雕之後,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史宗愷教授,清華大學英雄文化基金常務副理事長、海軍少將趙登平,晉察冀民族抗日研究會會長袁沛野,烈士子女代表、林立亨烈士之子林義旻,劉光典烈士之子劉玉平,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秘書長蔡裕榮,英雄兒女品牌聯盟董事局主席顏建國,清華大學學生、英雄文化學習研究會代表廖帆,相繼在紀念儀式上發言。

“我們要讓年輕的一代,記住英雄的名字,記住他們的故事,鼓勵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為了信仰、為了中國的未來而奮鬥。”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史宗愷在發言時如是說。

清華大學英雄文化基金常務副理事長趙登平朗誦了一首現代詩歌《無名英雄禮讚》,他引用了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的話:“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趙登平表示,英雄文化基金的宗旨就是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抵制社會低俗文化。

烈士子女代表、林立亨烈士之子林義旻表示,這些烈士是為臺灣人民解放而獻身的先驅,作為他們的子女、親屬,我們有義務實現他們的革命遺志,為祖國和平統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嘉賓們在發言時表示,英雄不能被忘卻。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經表決,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規定每年9月30日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讓烈士精神傳承不息。設立烈士紀念日,是為了緬懷烈士的豐功偉績,是為了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更是為了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動力。

嘉賓們從不同角度回顧了烈士們不忘初心、不計得失、捨身忘我的英雄事蹟,表達了老一輩對英雄精神弘揚的殷切期望,對多年來致力於英雄文化傳承的有識之士為英雄文化事業所做出的努力給予充分肯定。特別是清華大學學生代表的發言,讓我們看到了英雄事業發展的未來和希望。(完)

岂曰无声?河山即名!共和国无名英雄纪念活动在京举行

廣場巨幅景觀牆上面刻有毛澤東主席題詩:“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來早”。(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

岂曰无声?河山即名!共和国无名英雄纪念活动在京举行

現場向無名英雄紀念碑敬獻的花圈。(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

岂曰无声?河山即名!共和国无名英雄纪念活动在京举行

李克農上將之孫李凱城大校主持紀念儀式。(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