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信華辰&東芝|擁抱智能製造,實現生產數據實時採集

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實施後,“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被定義為新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

離開生產數據採集,生產管理部門不能及時、準確地得到工件生產數量;無法準確、科學地制定生產計劃;無法實現生產管理協同等。

可見,只有有效的實現生產數據的採集和分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車間管理中計劃跟蹤遲滯、設備利用率低、產品質量難以提升等問題。

億信華辰&東芝|擁抱智能製造,實現生產數據實時採集

自動地、及時地、準確地數據採集,是現代化工業車間的基礎。而我們,能為數字化工廠打造一個更加可視、實時、精細、可追溯的製造環境。

億信華辰&東芝|擁抱智能製造,實現生產數據實時採集

東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也是第二大綜合電機制造商。公司創立於1875年,業務領域包括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社會基礎設備、家電等。東芝信息機器(杭州)有限公司是日本東芝株式會社的全資子公司,也是東芝筆記本電腦全球唯一的生產基地。

面臨的挑戰

東芝電腦產品及機板配件生產部門每天都需要及時產出大量的生產數據統計報表,同時質檢部門也需要定時定期巡檢設備生產相關的異常信息,方便對生產數據進行快速高效和精細化的管理。

但是東芝之前通過excel記錄生產數據已無法滿足現有業務量的需求:

1、數據採集難:依然採用人工採集、手工輸入等方式採集生產線信息;

2、手工數據質量差:excel記錄不僅準確性不足,還存在一定的錯誤率;

3、報送週期長,統計延時:手工輸入只能定時進行,無法實時更新系統中的生產數據,滯後情況嚴重,不利於生產線的順利進行,制約了產能的進一步提高。

4、事後監管機制:不能及時發現生產過程問題,生產效率提升緩慢;

5、數據分析不足:不能進行可視化的展現,無法給領導提供決策支撐。

為什麼選擇億信華辰

1、經受考驗的成熟度

支撐30多個國家級部委完成監管、普查、抽查、統計等應用場景的數據採集與分析,助力100餘家銀行完成統一報表平臺和統一數據平臺的建設,業務穩定運行。

2、技術先進性

12年的技術沉澱,圍繞數據全生命週期自主研發了多款重量級核心智能產品,產品線涵蓋了數據採集、數據處理、數據存儲、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多個領域。

3、高品質強口碑

億信華辰不僅提供成熟的平臺化產品,而且不斷地給客戶成功交付數據中心、決策支持等應用系統,並以幾乎100%的項目成功率,取得了遠超同業公司的客戶滿意度。

平臺建設

東芝製造車間生產過程中的數據包括車間人員、物料、加工設備、工票、工裝、加工過程等,涉及車間各個部分。面向東芝內部的生產部門,為一線生產人員及質檢部門提供數據填報及數據分析平臺,是一個完全基於互聯網技術構建的智能數據系統。

1、生產數據自動採集並上報

億信華辰&東芝|擁抱智能製造,實現生產數據實時採集

生產部門需要定時每天填寫電腦產品及機板配件等的生產信息日報等,利用億信華辰i@Report產品可以自動將數據庫中的設備相關信息初始化到固定格式的報表中,然後根據相關業務邏輯公式,自動統計工數、時長、產出等,生產業務人員確認後直接上報,即可完成數據的採集填報工作,生產組長可以快速彙總其下屬各個人員的生產數據,並將數據逐層上報。

2、異常數據提前預警

億信華辰&東芝|擁抱智能製造,實現生產數據實時採集

品質部門需要監管生產流水線的產品生產情況,並形成品質報告定期輸出,利用i@Report移動填報功能,品質部門會去現場定時定期巡檢,並將異常原因、設備編號等信息在平板電腦上立即進行填報,並拍照上傳相關圖片留檔;同時,對於異常原因利用億信BI進行歷史數據的相關分析,形成問題檢索表,方便對比分析。

方案價值

總體而言,利用i@Report+億信BI兩個產品,將以往需要大量的人工通過excel方式報送報表,改為只需要在移動端/PC端在線填報數據的工作模式,極大的減少了業務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數據的共享效率;並將手工數據按照統一的標準存儲到數據庫,增強了數據的完整統一,也更加有利於對歷史數據的對比關聯分析。

同時,因為有效的流程監控,在生產過程中,可及時發現異動數據,提前預警,進一步提升了生產質量,降低了事故率,億信華辰幫助客戶收穫更高的運營效率和生產質量。

目前,通過智能數據平臺的搭建,億信華辰幫助東芝提升生產能力的同時,也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著實為互聯網時代的製造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