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阿姆斯特朗:從喬丹跟班小弟到羅斯經紀人

B.J·阿姆斯特朗即將迎接他的 50 大壽。對於那些經歷過九零年代的籃球迷們,應該會感到相當驚訝,發現時光真是匆匆的飛逝了。這位參與第一次公牛三連霸的控球后衛、邁克爾·喬丹身邊的帶刀侍衛,阿姆斯特朗 至今維持的身形讓他看來還是能在關鍵時刻從板凳出發,上場打個好幾分鐘也完全沒問題;但事實是,自從他在 NBA 最後一次上場以來,已經過了 17 個寒暑啦。(B.J. 阿姆斯特朗 的最後一個球員賽季為 99-00 球季)

那抹像個大男孩的溫暖笑容及熱誠卻是多年如一日。過去他是在場上幫助組織隊友,現在的他則在場下服務他的客戶——包含德拉蒙德·格林、德里克·羅斯和今年新秀約什·傑克遜等人,在跨國行銷企業 Wasserman 擔任他們的經紀人。帶著結合了卡塔基大學教練 John Calipari 與電影《震撼教育》裡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的自信專業姿態,舉手投足全是關於商業籃球的熱情,我們不難發現為何許多球員們會被他吸引;再加上三枚冠軍戒、13 個 NBA 球季的加持,他說的話總是有一定的份量。

B.J·阿姆斯特朗:從喬丹跟班小弟到羅斯經紀人

在短暫擔任公牛隊的管理階層的特殊顧問後,阿姆斯特朗 2006 年轉戰經紀人事業,自此之後,阿姆斯特朗 便靠著當初讓他成為一名稱職的控球后衛的技術,成為一名聯盟中的知名經紀人。他替自家公司的客戶處理投入選秀、簽下合約以及贊助事宜、 並且協助許多 NBA 球員解決球員日常生活的大小事。

「我每天在做的事,就是危機管理,」阿姆斯特朗說,「如果事情一切順利,我反而會覺得很緊張。」

在今年春天,阿姆斯特朗也特別坐下和「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or)暢聊他從轉戰一名 NBA 經紀人的心路歷程,以及身為球員的特別回憶:

身為一位經紀人,他的職業態度是:

「作好最壞的打算,但祈禱最好的結果。如果我只是單純做一名經紀人的工作,這會是一個簡單的工作;但事實上,我還會和更多人打交道,並且還需要幫他們解決問題。」

球員時期的經驗是否對經紀人生涯有幫助:

「其實並沒有幫助那麼多。你可能會因為主廚很有名而造訪一間餐廳,但唯有食物夠好吃,你才會再二度造訪。人們可能會說『噢,B.J. 阿姆斯特朗現在是一位經紀人哦!我記得他耶』,但如果我服務的品質不夠好,球員可能在約滿後就不會再回來了。所以我瞭解身為 B.J. 阿姆斯特朗也許會為我帶來較多的面談機會,但並不確保我能輕鬆在這一行成功。」

當年羅斯成為史上最年輕的 MVP,這兩位前公牛王朝功臣在臺下鼓掌⋯

B.J·阿姆斯特朗:從喬丹跟班小弟到羅斯經紀人

談到從 德里克·羅斯一投入選秀後就簽下他:

「即使我能爭取到到德里克洽談的機會,(像我剛剛說的)並不保證我就能簽下這孩子。我有一些機會,但不一定保證成功,這是我第一天就懂的體悟。但我也希望能找個人談談我將要經歷的工作體驗,問一些問題,或看看他們是如何解決事情的。當我作為球員時,我也會希望找人聊聊許多事情,我發現了球員的需求,並且想給那些球員一個和其他人傾訴的機會。」

在成為一名經紀人前,誰是他的導師:

「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都無與倫比地幸運,我非常榮幸地在對的時間和對的地點在邁克爾·喬丹身旁並肩作戰,所以那些球迷們所說的最高榮譽——打造個人品牌、成為最強、登基冠軍,我恰好正親眼見證站在我身邊的這個傢伙一一達成,並且攀向他生涯的高峰。我可是站在搖滾區的絕佳位置呢!

我總是會聽到球員大談闊論他們的夢想,也會聽到其他人給這些球員的建議,這讓我有點困擾,因為唯一真正辦到的只有我的隊友啊!因此,我的最佳導師便是我的經驗,我相信經驗是無可取代的老師,沒有人告訴我該怎麼做,我靠著我的所見所聞判斷一切。

我跟著 MJ 一起去拍廣告,問他做出各種決定的原因,問他為什麼選擇開特力或漢佰(Hanes)或其他廠商來代言。沒有比經驗更好的老師了,我可是親見見證一個運動行銷史上最好的操作之一。」

談到有球員想效法 MJ 走上商業之路:

「我當時非常幸運可以看到 Michael 的成功之路,而且我也很樂見能見證第二次,我想我能辨別出這個過程,畢竟這是需要非常特殊的情境,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辦到;而你真的不得不佩服 Michael:他嗅到了這個機會、並且判斷出來,最後一一去實行。顯而易見地,他老早就已經準備好,但重要的是機會在眼前時他能迅速辦別出來,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驚人成就,同時也得給周遭幫助他的人一些掌聲。」

談到他是否有打給 Michael Jordan 尋求建議:

「很有趣的是,當我和他之間的交情到這種程度,我反倒不會和 Michael 談太多生意事,他是我的好友。『最近怎樣?你家人好嗎?那你咧?』反而都在聊這些事。如果他需要什麼東西,他也很清楚可以隨時打給我。因此我從不將公事和朋友溷在一起。他是我的好友,而我們曾經歷了非常美好的時光,我們可以分享一大堆事,因此我們會聊那些最重要的事。我想讓這段友誼單純神聖,因此我從不打給他詢問事業意見。我們打電話給彼此時,通常都只是打打嘴砲而已。我相信在我沒煩他時,他就已經有夠多事情要煩惱了,反之亦然。所以這樣的相處模式是非常好的,當他或是其他前隊友打來,都能讓我更放鬆。」

B.J·阿姆斯特朗:從喬丹跟班小弟到羅斯經紀人

撇除 MJ 之外,是否和黃蜂制服組打交道:

「我常常和 Rich Cho (黃蜂總管) 通話。我們只談公事,但我喜歡 Rich 這個人,因此黃蜂總是非常好相處的一隊。每次交流總是很有趣,因為我知道他也曉得我和 Michael 的好交情,所以我一直想問他關於這件事情。我想 Rich 大概常常想著『你為什麼不直接打給 Michael 就好?』但我偏不,我就是要打給你,Rich!」

談到他和籃球之神日常的閒聊:

「我們通常都會講一些垃圾話。現在我倆都 50 歲了,我想我應該可以在一對一的時候電爆他,他 20 歲的時候可以搞定我,不過現在已經 50 歲,我應該能輕輕鬆鬆吃掉他,你知道的。我一直在等這一刻呢!」

現今的 NBA 球員是否比他那個年代遭遇更多問題:

「我認為比較瘋狂的是新聞業和社群媒體的演進,而我現在的工作有一大部分也在處理這一塊。因此,我是大力主張管理而非逃避,你如果無法打點好就滾蛋吧。打從一開始這些問題就都存在,只要有人在,這些問題就會層出不窮 。這些現在發生的事在過去就曾出現了,只是不是以這種方式(指著他的手機)出現。

人們總說:「噢,這真是瘋狂」其實並不瘋狂,問題在於,誰有辦法去處理這些麻煩事?我是一個「主動控管、面對挑戰」的提倡者,我會積極的去思考如何協助球員面對現況並解決問題。我的客戶每當出門就可能會有好幾臺攝影機跟著他,我要如何應變呢?現在的球員其實還是做著我們過去做的事,只是少了手機。所以其實這並不瘋狂,如果你出了什麼問題,你就應該打給我。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我們負責處理這些麻煩問題。」

談到他是否將自己視為問題處理專家(fixer):

「我只是個熱愛問題和挑戰的人,因為我總是將危機視為轉機。」

在人生半百後的目標:

「我喜歡這項工作的一個特點就是: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這個環境是會不停改變的。至於目標嗎?我的目標就是讓這些小朋友們有能掌握自己工作的權力。」

社群媒體是否是球員們的夢靨:

「其實我覺得社群媒體對於球員們是天才般的發明,社群媒體對於現今的運動員而言是最棒的東西。當你我 10 歲的時候,ESPN 是全球的體壇巨擘,當我們長大時,電視出現了,哇!超級碗的比賽就像是:『哇!你有沒有看那場比賽?你有沒有聽到電視新聞播報?』相當轟動。我的孩子們,一個16 歲、一個 13 歲,還有一個才剛出生沒多久,他們幾乎沒在看電視。想想我剛剛想的,從以前到現在,我們這個世代的人都等不及要看《世界體育中心》或是情境喜劇等節目,但他們這個世代的孩子,卻幾乎要把電視掃進垃圾桶,這就是社群媒體的威力所在。」

如何從一名控衛轉換成為知名經紀人:

「我是打著一號位起家的,而擔任一名控球后衛時,你會學到在不同情況下該做出什麼選擇。若是沒有良好的溝通,在場上和隊友是不可能好好合作的。在我很年輕時打後衛時,我就已經學到一件事:合作比競爭更加重要。我在遇見 MJ 後從他那邊學到最重要的事就是如何和他溝通。

姚明在上週才剛上我的播客(Podcast),他說了一些我很早前知道、但卻無以名狀的事情。我在底特律長大,但進了一間郊區的私立天主教學校讀書,就像活在兩個不同世界一樣:底特律城市以及郊區小學校,整整 5,000 個學生,只有一到兩個有色人種。姚明在我的節目說了一具相當心有慼慼焉的話:在你的一生中,前三年,你學會如何說話;而其餘的一切時間,你都在學習如何傾聽。

當我到那個學校時,我必須學習如何聽他們說話,因為他們不認識我,我也不瞭解他們。因此我算是被迫去和其他人溝通,而這段過程幫助我非常大。我知道 Scottie Pippen 怎樣溝通,Bill Cartwright 如何溝通,我覺得自己就像拉斯維加斯的荷官,我負責洗牌、發牌,就像我負責掌控球權、傳球,有時候我會跳過自己投籃的機會,因為有的隊友也許需要多一次出手來擺脫低潮。

當我上大學時,我開始學習如何在不同的世界中生存,也瞭解到一個北方長大的孩子,和南方長大的孩子就會有本質上的不同之處,一旦想通了這些,對於任何事情的合作是幫助非常大的,而團結一致、合作無間又能做到任何事。每個人都在強調競爭,但唯有整個團隊學會同心協力才會成功。曾經有許多球隊集結許多優秀的球員,但唯有那些臣服於團隊精神的優秀球員才能贏得比賽。」

B.J·阿姆斯特朗:從喬丹跟班小弟到羅斯經紀人

談到一路看著 MJ 從冠軍挑戰者到冠軍:

「他花了八年才搞清楚。其實他和其他所有球員也沒什麼不同,在生涯第一年他也沒有拿下冠軍。每個人也都走在他走過的路上,不過也因為在他身上的巨大天賦,一旦他突然理解了該如何贏球,他就會得到相當巨大的成果。」

B.J·阿姆斯特朗:從喬丹跟班小弟到羅斯經紀人

談到他最愛的「籃球之神」故事:

「我最喜歡的 MJ 故事發生在他第一次退休時,我們聊天的時候都幾乎快比我們在場上並肩奮戰還久了。我一直好奇著:為什麼他都已經不在 NBA 打球了,還一直關心聯盟中最強的球員是誰?為什麼我明明知道他不會繼續再打籃球了,還一直關心一些關於他的消息?為什麼他一直問我:「B.J. 明天晚上比賽讓這傢伙走左邊,看看他打得怎樣,然後再跟我說」?為什麼他仍然對比賽的細節如此關注到這種地步?而我開始懷念我們討論細節的那些內容:「告訴我如果你在破他擋拆的時候,他會切入還是傳球?B.J.,明天晚上去包夾他,然後跟我說他會怎樣反應。」

我相當懷念這些對話,我不併想念比賽、也不想念我得多少分,反而對這些對話最有印象。他對於比賽的理解和掌握是不可思議地高;當他退休時,他對於比賽細節的理解甚至更勝退休前,因為他可以專心的觀察整場比賽。他就是能夠「看穿」比賽。而當他復出時,他完全沒有任何跟不上的跡象,因為在心理上他從來沒離開過,對於細節的關注甚至比我這個還在聯盟打滾的老球皮還要強!退休時的他還跟我要球探報告來看!

你真的得承認世界上確實有這種能力存在,而不屬於你。誰會在乎某某某在被包夾時會如何傳球?除非你對於這項運動著迷到無法自拔。『他會切入嘛?』『還是他會站在原地不動?』『他做了什麼?』MJ 到底當時是他×的有病啊,問這些問題幹嘛?」

翻譯:nickzha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