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孙楠为住院康复的肢残青少年送月饼

中秋佳节,孙楠为住院康复的肢残青少年送月饼中秋佳节,在西安济仁医院住院的29位小患者,收到了孙楠及孙楠重塑未来专项基金团队送来的月饼礼盒,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已有千余年历史。说起来,孙楠重塑未来专项基金与中秋节似乎有着别样的缘分。中秋佳节,孙楠为住院康复的肢残青少年送月饼

作为专项基金发起人的孙楠,与重塑未来的结缘便始于2016年中秋节。那时孙楠听说有一批患腿疾的孩子,在中国肢残人协会救助下的西安济仁医院住院康复,便决定抽空去医院探访。这些孩子大部分都从未离开过家乡,当他们听说“孙楠叔叔”从首都北京来,便开始围着孙楠问“北京”的样子。

“也是那次探访让我了解到,中国的肢体残疾人居然多达2472万,其中500万以上的患者是可以通过手术得到改善的,但是对于偏远地区贫困家庭来说,手术费用太过昂贵,他们不得不让孩子放弃治疗,或错失治疗的机会。”孙楠说,“如果得不到救治,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自由奔跑,更不能正常上学,甚至孩子的父母也因为孩子身体的残疾,将他们视为负担,甚至将他们忽视或者遗弃,他们会变得自卑,不敢与人接触,而我们很少看得见他们,听得见他们。”

这些坚定了他做公益的决心。

重塑未来项目发起至今,已经成功救助了400多名贫困肢残青少年,帮助他们改善或恢复了肢体功能,使他们的家庭状况得到了改善。中秋佳节,孙楠为住院康复的肢残青少年送月饼

专项基金志愿者芦文举“老芦”给大家送月饼中秋佳节,孙楠为住院康复的肢残青少年送月饼

中秋的起源与古人祭月、拜月有着直接的关系,除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赏月寄望,吃也是中秋的重头戏。中国地广,风俗各异,中秋节的吃法也是各地不同。陕西人善面食,光陕秦之地在中秋的吃食上就有秦酥、花馍、炉馍等。在老芦的老家宁夏农村还有“献月亮”一说,“晚上院子里放一方桌,点上香,家里面有啥能吃的全放在桌子上,献给月亮。”

中秋佳节,孙楠为住院康复的肢残青少年送月饼

无论吃花馍、献月亮还是吃月饼,都是为了寄托祝福,盼家人团聚。今年中秋前,孙楠重塑未来专项基金为在西安济仁医院住院的29个小患者各送了一盒北京老字号“稻香村”月饼,希望他们和家人分别的这段时间,也能感受到来自专项基金、来自“孙楠叔叔”的关怀。孙楠更希望孩子们能够记得,节日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学会珍惜。

中秋佳节,孙楠为住院康复的肢残青少年送月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