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香菸引發的事故?國航一航班因「不安全事件」被調查

今天,“國航航班事件開展調查”成為微博熱搜詞。國航CA106航班氧氣面罩脫落事件,被民航局稱為“不安全事件”,正在接受調查。

一根香菸引發的事故?國航一航班因“不安全事件”被調查​聲明 7月11日晚間,國航發佈了一則簡潔的聲明。

“針對7月10日CA106香港到大連航班發生的氧氣面罩脫落事件,目前機組正在接受民航局相關部門的調查,如果調查發現機組存在違章違規行為,將以零容忍的態度對責任人嚴肅處理。”

為何氧氣面罩脫落事件?為何是機組接受調查?並且,國航用了“零容忍”這樣的表述? 答案

7月12日,來自中國民航東北管理局一則調查通報給出了部分答案。

“2018年7月10日,國航CA106航班執行香港至大連航班任務。在巡航階段,飛機出現座艙高度警告,機組人工釋放了旅客氧氣面罩,並實施緊急下降,於北京時間22:31分在大連機場安全落地,機上153名旅客, 9名機組成員,無人員受傷,飛機沒有受損。

一根香菸引發的事故?國航一航班因“不安全事件”被調查​“這是官方首次,對CA106航班氧氣面罩脫落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陳述。

通報給出了氧氣面罩為何脫落的專業答案:“在巡航階段,飛機出現座艙高度警告”。

為何是機組接受調查?中國民航東北管理局和國航均沒給予明確回應。

爆料

在調查結果沒有公佈之前,我們不可妄加猜測。但中國民航局出手,“迅速成立調查組,於第一時間開展調查”足見了事件的嚴重性。

據新京報報道,知情人士爆料,7月10日國航CA106航班機組在飛行途中抽菸,誤把兩個組件當成再循環風扇關掉導致座艙釋壓,飛機宣佈Mayday緊急下降;機組在發現問題後,打開組件增壓並在氧氣不符合適航條件下又重新上升到7500米高度繼續飛往目的地。

一根香菸引發的事故?國航一航班因“不安全事件”被調查​ 網友在中新網微博的留言。

“機艙溫度升高,整個空調系統好像停了。”一位乘客王先生說。當時機艙內廣播通知:“飛機可能失密,正在緊急下降,請保持安靜,繫好安全帶。”

民航數據軟件Flightradar24顯示,10日CA106航班起飛約40分鐘後,高度從35000英尺(約10668米)在10分鐘內下降到10000英尺(約3048米)左右,隨後改平開始爬升,分別於24600英尺(約7500米)和26600英尺(約8100米)平飛一段時間後降落在大連機場。

危害

某航空公司的客艙乘務員手冊顯示,飛機高空釋壓會導致機上人員缺氧,身體較差的人,缺氧反應就更強烈。 低壓缺氧下,人會出現發睏、頭痛、視力減弱、動作不協調、甚至可能出現虛脫、昏迷、休克等現象。

一根香菸引發的事故?國航一航班因“不安全事件”被調查

圖片:截圖自航旅縱橫app 針對國航CA106航班的情況,民航專家綦琦向中新網記者說:

1、高空客艙釋壓引起客艙氧氣面罩釋放脫落,容易引起客艙旅客的極度恐慌,會給旅客帶來乘機出行的心理陰影。

2、突發恐嚇有可能引發部分身體功能性旅客的疾病觸發。

禁令

根據媒體的報道,這一事件發生的關鍵是“機組在飛行途中抽菸,並誤操作。”

駕駛飛機一個技術活,事關整個航班旅客和機組人員的生命安全,誤操作帶來的危害不言而喻。

但“飛機上抽菸”卻成為了網絡熱議焦點。因為,飛機上禁菸、抽菸的危害,是大眾的常識。

2018年5月1日起實施的《關於在一定期限內適當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就明確,在航空器內使用明火、吸菸、違規使用電子設備,不聽勸阻的行為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處罰或被追究刑事責任,將限乘民用航空器。

其實,1997年12月30日,中國就發佈了《民用機場和民用航空器內禁止吸菸的規定》,國內航線等民用航空器的客艙和廁所內禁止吸菸。並指出,“本規定同樣適用於民航及駐機場部門的工作人員。”但禁止吸菸區域並未包括飛機駕駛艙。

2017年10月10日起實行的《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則要求,“任何人不得在按照本規則運行的飛機上吸菸”。

民航局官網公佈的“航旅指南-客艙安全”也指出,目前,幾乎所有國際、國內航班都要求旅途全程禁止吸菸。因為菸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種中樞神經毒麻劑,它會使飛行員全身血管收縮,視力下降,而且汙染機上空氣環境,甚至導致火險。

一根香菸引發的事故?國航一航班因“不安全事件”被調查​ 大學生身穿香菸盒“時裝”走上街宣傳戒菸。

進展

目前,中國民航東北局已對國航CA106航班不安全事件開展調查。

中國民航東北局表示,調查組對飛機狀態進行了檢查,對相關數據和資料進行了封存,對機組成員進行了調查筆錄。

目前,民航東北局已將飛機的飛行數據記錄器(FDR)和駕駛艙語音記錄器(CVR)送往中國民航航科院進行譯碼分析,後續將依據分析結果,進一步展開深入調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