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小油灯 奇思妙想的大工程

古代人的小油灯  奇思妙想的大工程

长信宫灯

古代灯具中,成就最高的是西汉的“长信宫灯”。这种灯是宫廷用灯,材质为青铜,灯的上方有烟罩,持灯宫女的长袖其实就是个小烟囱,烟会凝结在宫女体内,整体并可拆卸清洗。

这种原理应该是秦代人发明,在秦始皇陵的考古挖掘中就曾发现过雁鱼灯等原理相同的灯具。这种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在对油烟的控制。

古代人的小油灯  奇思妙想的大工程

雁鱼灯

这种设计在汉代以后就失传了,如果不是考古发现,我们根本不会知道古代有这种灯。

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照明的灯是这样的。

古代人的小油灯  奇思妙想的大工程

古代油灯

但其实还有这样一种。

古代人的小油灯  奇思妙想的大工程

水冷油灯

在普通的老百姓使用中,又一种设计原理的灯具似乎又被〖发明〗出来一次,不过走的是另一种思路,不是为了控制油烟,而是怎样来省油!

唐朝的中晚期,四川成都邛窑烧制了一批

“省油的灯”

这是一个陶瓷的碗形的灯具,分上下两层。制作时也分两部分制作,进入窑中烧成一体,上层像个小盘子,下层是个碗,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用的?

上层的小盘子主要是装油和灯芯,灯芯浸满油脂后穿过小柱体,可以点燃照明。

下层那个大部封闭的碗功能是冷却装置。

贴个图就看明白了

古代人的小油灯  奇思妙想的大工程

古代工匠的考虑是;用油料照明时,油料遇热会挥发,如果能降低油的热量,就可以减少油的挥发量,就可以省油。要降低油脂的温度,在油灯下面加上一个碗形的冷却装置,最方便的当然是通过水来冷却上层的油的温度,从而降低油的挥发量。

这种油灯也不是很常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