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绵竹人从懵懂少年到大学生的心路历程

一个绵竹人从懵懂少年到大学生的心路历程

夏季,是一个容易让人心浮气躁的季节,就如最近午夜梦回处,看见的,全是幼时的景象。

门前的梨树,屋后的竹林,不远处的水田,还有自家院坝里爷爷亲手种下的马蹄莲以及品质或许算不得很好的兰草。在那个小小的满是南方特色的四合院里,装满了我的童年。

一个绵竹人从懵懂少年到大学生的心路历程

图注:爷爷和孙子

跟爷爷坐在院门前,听爷爷天南海北地讲着各种书上没有的民间传说,喝着爷爷那满是茶垢的大瓷杯里的劣质花茶,婆婆一边唠叨一边用竹扇拍打着嗡嗡飞的小昆虫们。连做着枯燥的家庭作业都显得那么惬意。每年这个时候,用来灌溉农田的抽水机前的小凹氹是我们的游泳池,水田是我们泥巴仗的战场,鱼塘更成了独特的游乐场。十二岁之前的记忆堪称是完美的,也曾以为,会在这么一个依山傍水的南方小村终老。

现在想来,真是奢望。十二岁到十五岁,正是少年意气风发的年纪。当远离父母独自来到德阳求学,他逐渐厌倦了安逸平顺的生活,他爱上武侠,他幻想着去寻求书中梦中的江湖,于是爱上了虚拟,外面的世界的确很精彩,一有空就往外跑,再也无法停下脚步。

一个绵竹人从懵懂少年到大学生的心路历程

图注:懵懂少年

直到地震。地震,地震,它粉碎了这些记忆所有的载体,一丁点都没有留下。年轻的魂灵,从此只能在梦里释放那一份眷恋故乡的情结。

就像每天都要经过红绿模糊的十字路口。

路口尽头,只得躲在树荫下,看着与自己檫肩而过的路人甲。有些时候我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个世界是这样子的。你想对一些人好,却没有什么办法让他们感受到。你想帮上忙,却没有什么办法做到。许许多多的人只是过客,你们的目的不一样,要走的路也不一样。在那匆匆相遇的一刹那,都无法为他们做些什么。

红灯在眼前。车流刹住的瞬间,人群稠密密地往前走,好像一生总会撞上几次那样的瞬间,周围一切事物像是被拉扯挤压,停一秒后,往眼前拥挤而上,淹没所有的视线。就像一次久而不见的相聚,所有人都沉溺在这短暂的相聚,突如其来的坏消息,拉扯住所有人的心,心里复杂的情绪难以言表。

一个绵竹人从懵懂少年到大学生的心路历程

图注:红绿灯

似乎,所有的矛盾积压太久,一下爆发出来堵在心头,喘不过气。十字路口,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压线待发,红灯一转绿就消失在视野里,不值得留恋。而我喜欢的是,在人群稀少后,蹬上踏板,看着足够的绿灯秒数,就如看着褐色的信封在墨绿色的信筒中消失时的奇妙的幸福感和未知的期待。

当车轮压过白线,我知道,这个十字路口,已在身后。

后来的六年,继续程式化地过着,顺利而又不顺利,意料之中,理想之外。那颗张狂的种子,深埋在琐碎的学习里。如今的我,忙着考级、证书,每天都在重复,消耗掉灵动,激情,冲劲。我可以有很多方向,不想试着原地流浪。

去年年三十,日子平平淡淡,似乎在汉旺这小镇上没有什么年味可言的。吃过年夜饭,信步走进镇上的“大花园”,凉风习习,也没有一个人,大家都围到广场看那即将来临的“盛世烟火”去了罢。八时左右,我也来到广场,早已被老老少少围得水泄不通,但大多是小孩。小孩们看起来是那么的欢乐,无忧,他们手上无一不抱着一堆大大小小的炮,干着和我们幼时一样的事——时不时朝人群里丢几个炮,惹来大人一顿咒骂,却也并非生气,更多的是宠溺吧。看着孩子们调皮且冻得通红的脸蛋,这年味儿似乎又回来了。

一个绵竹人从懵懂少年到大学生的心路历程

图注:烟花

晚上九时,大家期盼已久的烟花如约而至。声如惊雷,灿若银花,时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开;时而像彩蝶翩跹、巨龙腾飞;时而像火树烂漫、虹彩狂舞,巨大的烟花在空中绽放,花瓣如雨,纷纷坠落,人们似乎触手可及,又似乎如梦幻般若即若离,只有时而落下的尘土才让人感受到这盛世太平是真实可触的。

一时间,我痴迷了,耳边不再有惊雷,五光十色的烟火让我陷入了沉思。良久,我回过神来,下意识的看向周围:孩子们早已停下了恶作剧,仰头目不转睛地盯著天空,脸上依旧是天真的笑容;情侣们相依相偎,似乎那是幸福;而剩下的大多数人,目光却是呆滞的,甚至脸上表情是麻木的,还有的人似乎看腻了,转身回家看同样无聊的春晚。

我有些纳闷,转头再看向天空,有些释然了。也对,或许现在燃放的,是他们的血汗钱;或许他们在除夕夜晚出门只是图个热闹罢了,烟花对于他们来说不是雪中送炭,只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罢了,他们明白在烟火结束后热闹必将不再,所以不如早早离开罢了。

一个绵竹人从懵懂少年到大学生的心路历程

图注:烟花

又或许,他们也和我一样,觉得这只是一场粉饰太平的闹剧罢了。再看向周围,发现好多人不再满足于光看了,纷纷拿出相机摄影,有专业的架起架子拍-那是电视台记者,有拿着高级相机却因怕被尘土打着而躲在汽车里摄像装文艺的,更多的是直接举起手机拍照的人。他们或许是想留下些什么,我想,但冰冷的机器留得住的只有影而没有声,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把这些只有景没有人的相片毫不犹豫删掉的。

烟花易冷,繁华易逝。与其花费如此多的钱财放烟火给大家看,然后被无情的遗忘,不如花钱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保障。物质决定意识,任何时代有了物质保障,才会让人们有力气去追求精神的享受。或许这场烟火放在十年前,还会有人打心眼里觉得欢乐,但现在,他不是热闹的象征,这是化学物质爆炸的残骸罢了。

一个绵竹人从懵懂少年到大学生的心路历程

图注:大学生

就像现在,烟花放完了,大家熙熙攘攘往回走,脸上有的不是快乐,而是长时间仰头的疲惫之态。繁华已逝,但广场上却也不是就此冷寂了-孩子们依旧拿着炮到处扔,但现在已没有人群让他们恶作剧了。然而,从他们依旧灿烂的笑脸上,我似乎看到了未来。

脑海里突然出现这样的画面:我一路狂奔着回到家中,爷爷在躺椅上看着我,对我说,大学生,现在会不会做乘法题了。我对爷爷大声说道:“会!你教我的,三八二十三!”然后,屋里久久回荡着我跟爷爷的笑声,飘散不去。(黄健/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