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App創始人爆料:離職是因和扎克伯格在用戶隱私問題上有衝突

WhatsApp創始人爆料:離職是因和扎克伯格在用戶隱私問題上有衝突

摘要: WhatsApp創始人之一布萊恩·阿克頓近日接受採訪,披露其與Facebook在對待用戶信息上的理念差異,及由此造成的衝突。他稱,自己曾幫助Facebook從WhatsApp軟件上提取用戶信息創造條件,這種做法令他無法接受,因而離職。據說他因此放棄了價值9億美元的股票獎勵。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閱讀更多請登陸www.awtmt.com或華爾街見聞APP。

9月26日,WhatsApp聯合創始人布萊恩·阿克頓接受《福布斯》採訪時首次披露:他曾在馬克·扎克伯格和COO雪莉·桑德伯格的重壓下,為Facebook鋪設了使WhatsApp展示針對性廣告和加速其信息商業化的基石。

“最後,我賣掉了我的公司,我用用戶的隱私換取了利益,我做了決定但也有妥協,而這些每天都伴隨著我的生活”。阿克頓說。

WhatsApp是一款即時通訊應用,在全球範圍內擁有超15億用戶,起初它提供無廣告、加密的信息傳送模式。然而,這已經成為過去時。

2014年,其創始人布萊恩·阿克頓、簡·庫姆將WhatsApp賣給Facebook,對價220億美元。10個月前阿克頓離開Facebook,今年4月,庫姆也離開了Facebook。

今年3月份,阿克頓的一條推特引起了熱議,響應“刪除Facebook”的倡議,之後他就沒有再更新過推特。

阿克頓與Facebook的理念衝突

阿克頓對《福布斯》說,自己和扎克伯格一直沒有形成一種友好關係。對於一年前的離職,他說:“他們想做那些事情,而我不想做,那好,我離開,不擋他們的路。”

WhatsApp的創始人們是擁護用戶保密措施的狂熱者,他們認為,正因為實施信息加密才讓WhatsApp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增長。

理念上的不合令扎克伯格不悅。Facebook企圖用兩種方式將WhatsApp的價值變現。第一種是,在應用中插入針對性的廣告。阿克頓說,這種方式打破了用戶間的社交簡潔性,“有針對性的廣告讓我覺得很不開心。”阿克頓在WhatsApp時的格言是“無廣告、無遊戲、無花招”。這顯然和其母公司形成了鮮明對比,畢竟Facebook98%的營收來自於廣告。

第二種是,向企業出售可與用戶進行交流的工具。一旦企業進駐後,Facebook還計劃將統計工具也出售給進駐企業。但WhatsApp滴水不漏的端對端加密功能使得雙方都無法讀取用戶信息。阿克頓說,Facebook並不打算破解加密系統,但是他們確實“刺探”了加密環境中的用戶,為商家提供經過分析後的信息。

在阿克頓離職後,Facebook到底有沒有對WhatsApp實施以上策略還不得而知。但Facebook的COO雪莉·桑德伯格在9月份被問及WhatsApp是否還繼續使用端對端加密功能時,並沒有直面回答。她只是說,“我們是加密功能的強烈支持者”。一位WhatsApp的發言人確認說,明年將在應用中鋪設廣告,但是用戶間信息發送仍會在端對端加密功能下進行。

阿克頓曾提出可以在用戶免費發送大量信息後採取小額收費模式。桑德伯格直接回絕他說,“那不足以成規模”。阿克頓稱,“他們是商人,是好的商人,只是他們所代表的商業方式、原則、倫理和政策我並不能夠認同。”

因理念不合,當阿克頓找到扎克伯格表示想要依法拿走他的股權時,Facebook方面稱,他們只是在探尋將WhatsApp價值貨幣化而並沒有實施那些策略。阿克頓不想繼續抗爭,於是決定離職,他說,“就像是,你想做的事情而我不想做,如果我離開的話會更好,那麼我就做到了。”

在阿克頓發表上述言論後,Facebook高管加入到了論戰當中。

Facebook高管大衛·馬庫斯週三發佈長文,駁斥了阿克頓的說法,聲稱他“創下了下流的新標準”,並指責他在公司工作的時候故意延緩實現某些業務目標。

Facebook的隱私洩露醜聞

據媒體報道,本週三,美國國會參議院商務委員會再次舉行聽證會,包括蘋果、亞馬遜、谷歌、Twitter和AT&T、charter等知名科技公司均有出席。他們聽證會上表示,支持旨在保持數據隱私的聯邦立法。

科技公司,尤其是Facebook洩露用戶隱私數據的醜聞引發全球用戶和美國監管者的關注。

今年3月17日,Facebook旗下數據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從Facebook用戶的個人資料中收集數據被洩露,有超過5000萬用戶信息被曝光。這些數據被指用於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針對目標受眾推送廣告,從而影響大選結果。

3月19日,受該醜聞影響,Facebook股價大跌7%,市值蒸發360多億美元。阿克頓就是在那時發佈推特說是時候刪除Facebook了。

3月22日,扎克伯格公開道歉,他承認對Facebook數據洩露事件負有責任,並表示:“我們有責任保護用戶的數據,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就沒有資格再為用戶提供服務。我努力想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要怎麼做才能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美國東部時間4月10日,扎克伯格在美國國會面對44位參議員、數百位記者,接受了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以及商業、科技和交通委員會的長達五小時的馬拉松式質詢。期間他數次道歉,出於誠懇的道歉態度和之前已經有所準備的回答,扎克伯格扛住了這次質詢。

實際上,外界對於Facebook洩露用戶隱私的質疑沒有間斷過。

早在2015年初,比利時隱私委員會發布學術報告,稱Facebook侵犯用戶隱私。指責Facebook在未經用戶同意對非註冊會員訪問記錄追蹤。同年11月,比利時法院判決Facebook在48小時內停止追蹤非會員用戶信息,否則將面臨2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71萬元 )罰款。

2013年6月,Facebook被曝出因系統中的一個安全漏洞將用戶的個人聯繫信息(電子郵件或者電話號碼)洩漏給其他用戶,共涉及全球600多萬用戶。隨後Facebook承認此事,表示除了手機號和電郵地址,沒有其他形式的個人或者財務信息被洩露。

2012年9月,據路透社報道,Facebook的“時間線”功能出現故障,導致用戶的個人對話消息外洩。

用戶隱私問題已經成為懸在Facebook頭上的利劍,而要改變其利用用戶隱私數據牟利的商業模式看起來也並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