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交朋友,《菜根譚》勸你遠離三類人

中國古典文學如銀河群星般璀璨奪目,其中有一名為《菜根譚》的,以傳播處世思想而著稱。文字簡練,雅俗共賞,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處世哲學。

誠然社會飛速發展,與明清時期不可同日而語,但人的本性並不會因為時間推移發生改變,故而《菜根譚》中蘊含的真理,始終值得借鑑和傳頌。

誠如大家所見,人生就是一趟火車遠行,每一站都有上有下。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被銘記,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去珍惜。

故而,摩天之星在翻得《菜根譚》後,點明瞭三類不可深交之人。

結交朋友,《菜根譚》勸你遠離三類人

愛佔便宜之人

《菜根譚》有道,"世事虧乃福,人情淡始長。"意思是逢事願意吃虧的人,終究會得到福報;與朋友相交,只有平淡如水,方能長久。

這句話的真意,是勸慰平日要與人為善,適度保持距離,不斤斤計較,不勾心鬥角。但絕對不是號召大家,無底線地接受吃虧行為。

正如《菜根譚》所說:"利慾未盡害心,意見乃害心之蟊賊;聲色未必障道,聰明乃障道之藩屏。"

利慾薰心的人,不僅不會感恩於你的讓步,反而因小聰明沾沾自喜,形成愛貪便宜的壞習慣。長此以往,走"捷徑"的次數越來越多,箇中不乏有損品德的行為,終會給人生添堵,釀成大錯。

若是有朋友如此品行不端,又有什麼結交的必要呢?

其實當今時代,能讓人"佔便宜"的真傻子很少,絕大部分都是大度有胸懷的人。同理,

以真心相交的朋友,也不會利用與你親近的機會去佔便宜。

"升米恩,鬥米仇。"拿和顏悅色的態度,去對待寬宏友善的朋友吧。對於那些愛佔便宜,踐踏善意的人,趁早遠離才是上策。

口出惡言之人

鬼谷子道:口乃心之門戶。意為,溝通是情緒和信息的轉移,嘴只是媒介,實則傳達的是內心的想法。

若是一個人說話陰損,喜歡拿嘲諷當幽默,拿嘴賤當個性,那內心多半不會太善良。

也許有些人覺得,那些話語只不過是玩笑或惡作劇,何必如此當真?但在心理學上,言語是人心裡的反映與投射。摩天之星認為,時常以惡言打壓你的人,內心真意其實就是他所表達的那般惡毒。

萬事的因果報應都在嘴上,早在百年前,《菜根譚》便告訴我們:

謹言慎行,君子之道。

成年人的世界,理應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最為忌諱的就是揭人短處,"哪壺不開提哪壺"。

口無遮攔,盡出惡言,終究只會落得個被背棄的下場。對待這種人,不加以嚴厲制止,更是在助長歪風,讓他誤以為你並不在意。

虛榮偽善之人

交朋友最直觀的便利,就是能在有需要的時候,相互扶持。但如果將"利用"當做是交朋友的根本目的,那便本末倒置了。

《菜根譚》有言,"先修身,再交友,用人不宜刻,刻則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濫,濫則貢諛者來。"

這正好道盡整個交友過程的真諦:率先明確自己用心是否端正,而後以真心換真心的方式,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朋友數量在精不在多,數量一旦氾濫,則容易引來阿諛奉承和用心不端的人。

生活中最怕有人披著"朋友"的偽善外衣,幹著"吸血鬼"般損人利己的事情。有的人能利用和背叛朋友一次,保不齊就會有無數個下一次。

誠如《菜根譚》所說,"君子而詐善,無異小人之肆惡;君子而改節,不及小人之自新。"

面對虛榮而偽善的表面朋友,不必理會他滿嘴的仁義道德和真情實意。與其耗費心力在這樣一個假君子真小人的身上,倒不如及時止損,早日結束這段充斥著虛情假意的友情。

一直覺得,最適宜學習《菜根譚》的方式,便是閒來品讀。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嚼得"菜根香"。看罷書中講述的三類不宜結交的人,才明白那一句"不是每一朵花都會結果"是這樣真切。

人生在世,摩天之星願你的每一片真心,都能換來真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