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二甫 李學宏:從職工到局長

“寫寫李學宏吧,他在二甫山種菜,成績顯著;回到地方後任水利局長期間,為群眾辦了不少實事、好事。”和李學宏同年入伍、同時退伍的楊朝省在微信上對我說。

“李學宏平時話不多,實幹精神特別強。非常重感情,對戰友真誠。”劉春在電話中對我說。

多次和李學宏在電話、微信上進行交流。

於是,有了下面的故事。

雲南隴川縣是個邊境縣,與緬甸接壤。

走出二甫 李學宏:從職工到局長

1989年3月,已在隴川縣水利局下屬一水利站工作數月的李學宏,離開了走出學校後的第一個工作崗位,服從祖國需要應徵入伍。

他走進了高高的二甫山,成為位於雲南綠春這個邊境縣二甫邊防連隊的一員。

在二甫連隊的幾年中,李學宏立志成為一名合格的邊防軍人。

走出二甫 李學宏:從職工到局長

二甫留給他許多難忘的記憶。

他記憶最清楚的是到小黑江邊一次又一次的背菜。

李學宏記得到小黑江邊背了許多次菜。從連隊到小黑江那二十多公里道路,有多少個彎,多少個岔路,他閉著眼睛都能回憶出來。

每年漫長的雨季中,七一、八一、國慶節、中秋節等節日,連隊都要派身強力壯的士兵到小黑江邊去背菜,當然還有其他給養。也不僅限於這些節日,營部的生活車只能將給養送到小黑江橋一端的大塌方處,到二甫連隊的數十公里需要戰友們用力氣將物資給揹回去。

一行士兵,彎腰拱脊揹著給養行走在那彎彎曲曲的山路上,形成了一道二甫山獨有的靚麗風景線。

走出二甫 李學宏:從職工到局長

這些臨時軍工,往往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李學宏記得有一天晚上,他和連隊的10多個人一道,步行20多公里在小黑江的江橋上等待接應營部的生活車時,因等待時間過長,10多個人又困又累,便在江橋上燃起篝火,從席地而座到後來的一個個身臥江橋。

一個個都在蚊叮蟲咬中睡著了。

每次揹回的新鮮蔬菜在連隊最多隻能吃上三四天。

李學宏當兵的前兩年,連隊從村寨老百姓處買的又粗又長的大黃瓜,便成為官兵的主菜。炒炒吃,煮煮吃,幾乎一天三頓都要吃,吃得許多人聞到黃瓜味就反胃。

李學宏、楊朝省等離開二甫山後,10多年都不再吃黃瓜,甚至到了在飯店聽到點黃瓜的聲音都會嘔吐的地步。

如何讓大家吃上新鮮蔬菜,成為了李學宏經常思考的問題。

李學宏出面,和康道文、張德園三個同鄉商量後,決定嘗試一起為連隊種菜。

得到連隊領導的許可後,他們便全身心投入到了二甫連隊的種菜工作中。

他們或是讓司務長從綠春縣城買來菜種;或是讓家在農村的家人給寄菜種。

除站崗執勤外,他們幾乎都泡在菜地裡育菜秧、施肥、澆水、除草。

三個人種了一年後,竟收穫了兩萬多斤蔬菜。雖然品種單一,以青菜、白菜為主,但這是二甫連隊第一次種出如此多數量的蔬菜。連隊結束了上頓吃黃瓜下頓吃黃瓜的歷史。為了儲存蔬菜,連隊將多餘的青菜還醃製成了鹹菜。

因表現突出,李學宏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走出二甫 李學宏:從職工到局長

1991年年底,李學宏服役滿三年。按規定,他可以退伍後按復員安排,回到地方,繼續在水利局上班。他做好了退伍的思想準備。

有一天,指導員王德信和李學宏談心時說:“你是共產黨員,要服從組織決定,你要做好再超期服役一年的思想準備。”雖有不情願,但考慮再三,李學宏還是“以個人服從組織”說服了自己。他向王指導員表態:可以再留一年。

同時,他提出了探親的要求。當兵三年,按規定,他可以有一次著軍裝探親的機會。

走出二甫 李學宏:從職工到局長

20多天探親假轉瞬即逝。

他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返回部隊。

那天,當他匆匆趕到綠春營部時,正好碰上了連長王超元。王連長很急切地說:“你怎麼還沒有回到連隊?連隊的老兵退伍工作已開始了。”李學宏似乎意識到了什麼,是不是退伍名單中有自己?就在那天,他和營裡的副教導員、連長王超元3人坐車、坐手扶拖拉機到新寨後,抄小路連夜下到小黑江邊,經過一夜急行軍,在拂曉時趕回了到連隊。

又困又累。李學宏往床上一蜷縮便進入了夢鄉。一睡就是一個上午。

這天下午,連隊集合宣佈退伍名單,名單上有李學宏的名字。這年連隊退伍名額多,連隊安排一個留隊老兵送一個退伍兵“一對一”伴送。輪到李學宏時,竟落單了。就在當晚,他隨退伍老兵一起離開連隊。

李學宏找了一根細鋼筋作扁擔,一頭挑著揹包,一頭挑著自己用畫報紙裹的門簾,連夜離開二甫。一路上,有不少戰友輪換著幫他挑行李。

他的心裡湧上了一陣陣暖流。

真要離開二甫時,他的心裡還是有太多的不捨。

儘管在三年中有太多的跋山涉水,太多的象駱駝一樣的負重前行,但三年時間,自己還是鍛煉出了嚴明的組織紀律觀念和嚴格的服從意識,還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這些都是人生寶貴的精神財富。

人群行走到小黑江江橋。

一腳踏在橋上,他想起了那夜等著背菜睡在橋面塵土裡的情景。

他更想起了國慶節那晚,他和戰友們雨中抬著病中的戰友楊勝文過橋,與時間賽跑,最終使楊勝文轉危為安的情景。

貴州籍的戰友楊勝文病了多日了。

每天時冷時熱,有氣無力。

國慶節這天,軍醫和衛生員在為楊勝文量了血壓後,一下子都緊張了起來,楊勝文的低壓只有三四十。很危險!

層層上報營裡後,為了搶救戰友的生命,營裡指示,連隊速送楊勝文到新寨,營部派人到新寨接!

李學宏、趙華、鄧平、銀忠等12個身強力壯的戰友組成了擔架隊,抬著楊勝文就往新寨趕。

離開連隊時,天就擦黑了。

走了沒有多遠,天就下起了雨。到了小黑江邊時,竟下起了傾盆大雨。有人從道班借了床毯子給楊勝文蓋上。

往新寨上坡時,為了趕時間,擔架隊抄小路可近十多公里。在五六十度甚至七八十度的陡坡上,雨中徒手行走都很困難,何況抬著一個病人。在只容一人可過的險要路段,楊勝文被用揹包繩捆在前一個人的腰上,背起來,後面的人就抬楊勝文的腳艱難爬行。

李學宏和戰友們的衣服全都被大雨澆溼透了。汗水和雨水和在了一起。

只覺得背上的楊勝文越來越沉重。“勝文,堅持住!”李學宏揹著楊勝文,不斷地為楊勝文打氣。其他戰友也不停地安慰著楊勝文。

12個人一夜急行軍,輪換抬著揹著楊勝文。在第二天天亮前到達新寨。

楊勝文被及時轉運到綠春。楊勝文得救了。

“學宏,我幫你挑。”黑暗中,一個戰友的話語打斷了李學宏的回憶。

在小黑江邊往新寨方向陡坡的小路上,有人接過了李學宏的擔子。

李學宏按復員的政策安置,重新進了水利局工作,成為一名正式職工。

和二甫當兵三年相比,水利局的工作再苦再累,也沒有二甫當兵艱苦。他一心撲在本職工作上,從不叫一聲苦,言半句累。他的勤奮、嚴謹、敬業令許多同事刮目相看。“當過兵的就是不一樣。”經常有人這樣議論說。

蒼天總是將機遇垂青有準備的人。

1997年下半年,他遇上了從職工中招錄公務員的機會。經過考試,他成為了公務員隊伍的一員。

他珍惜機遇,更加刻苦地學習和工作,儘快提升本職工作崗位所必須的能力和素質。

不久,他被調到縣委組織部工作。五年的組織部默默無聞的文員工作經歷,提升了他的組織協調領導能力。五年後,他成為縣人事勞動局的副局長。任副局長一年後,他走上了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的崗位。在副部長的崗位上,他一干就又是四年。

2008年3月至2016年9月,他在隴川縣水利局任局長。

有材料這樣記載道:“李學宏同志自2008年3月任隴川縣水利局局長以來,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求真務實,真抓實幹,使全縣水利工作在原有的基礎上,上了一個新的臺階。”“2009年,隴川縣被省政府評為水利建設先進縣,2010年被省委評為抗旱救災先進集體,榮獲2012、2013、2014、2015年全州水利目標責任考核連續四年第一的好成績。”

“被省政府評為水利建設先進縣”、“全州水利目標責任考核連續四年第一”榮譽的背後,是李學宏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汗水。

“作為一把手,必須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真心實意為群從辦實事。”李學宏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南畹河,是貫穿隴川壩子的母親河。

南畹河尾端和部分支流,是中國和緬甸的界河。

因為年久失修,有些河段在洪水季節時,河水會不斷沖刷我國國土,淹沒我國邊民的良田,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國際界河河段的治理,成為李學宏任局長後的首個難題。

按照當時的政策規定,治理河道所佔用的土地是沒有對群眾的經濟補償的。

為了國土不再流失,為了群眾的良田不再被水淹,李學宏帶隊深入村寨,挨家挨戶做動員解釋說服工作。看到水利局長登門談利弊,講治理的好處,群眾打消了向政府要補償的念頭:表示無條件支持界河治理。

第一年治理初見成效,在一段四公里界河氾濫的我方一側築起了一道高五六米、頂寬三米五的大堤,洪水乖乖向下遊流去。經過第二年、第三年的治理,七八公里的攔河大堤巍然屹立,國土被沖刷、群眾良田被淹成為了歷史,我國國土得到了永久性的保護。

令李學宏引以自豪的第二件事,是解決了縣城居民的飲水大計。

2010年,由於乾旱,縣城的的供水顯得非常緊張,不得已只能通過分片供水的辦法緩解水荒。

李學宏經過調研,發現早在10多年前,就曾有老一輩水利人有在縣城東北方向的南蘭河源頭修建水庫的提議。

他如獲至寶。帶隊實地勘察,決定從源頭上解決縣城的供水問題。他立即組織幹部職工趕製項目設計報告 ,獲批准後就於2011年開始施工,2013年供水水源水庫成功蓄水。使縣城居民及城郊的農村雙雙受益,即解決了生活用水,也解決了群眾的生產用水。

2014年以後,縣城再也沒有發生過缺水的現象。

提起建水源水庫,李學宏說,最難做的工作提徵地。因為徵地補償費用低,群眾工作難做。但他接著說,只要用心用情把思想工作做細,群眾的覺悟還是高的。他曾帶班子成員多次進村寨,與村幹部面談,與面臨徵地的群眾交流。面對一個村委會、兩個村寨的上百戶村民的山林和林地被徵問題,李學宏迎難而上,在經過大量細緻入微的思想工作後,終於取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籌措建設獎金、墊支、政府融資等工作也順利完成。

他說起這些似乎很輕鬆。

熟悉李學宏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無論做什麼工作都非常認真紮實,腳踏實地的人。

在他擔任水利局長期間,隴川縣累計完成水利水電投資7.04億元,實施水源工程、農村飲水安全、農田水利、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了防汛抗旱排澇能力、城鄉供水保障能力。積極推進完成麻慄壩灌區項目可研階段前的工作;完成了幫董、南麻兩座水庫可研階段、初步設計階段工作;建成水源工程呂門、弄回2座水庫、開工建設戶島水庫;完成全縣22座小型病險水庫全面除險加固任務,建設實施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治理完成章鳳口岸界河段7.77公里、南宛河隴川壩子段和景罕段18.93公里,完成歷年來的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任務,“十二五”期間共解決53539人農村人口和4647人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問題。並建設實施了一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完成了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項目,提升了隴川縣山洪災害預警預報能力,為防災減災提供技術支撐。

走出二甫 李學宏:從職工到局長

離開二甫數十年了,李學宏想回二甫去看看念頭越來越強烈。

當初離開二甫時,李學宏曾有過“這個地方我再也不願來了”的念頭,那一次又一次跋涉在原始森林和小黑江邊的苦累,曾催生過他逃避的念頭。但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卻越來越留戀二甫,懷念二甫三年的青春歲月。他曾多次做夢,夢到再次當兵,又回到了二甫那熟悉的山水之間。

他說,二甫的當兵生涯,養成了自己鐵的紀律約束、頑強的意志力,對上級命令無條件服從等,這些品格在地方上都得了用武之地,才有了自己的事業上的順風順水。

“一定要抽機會回二甫去看看當兵三年的地方,那是一生中最難忘的記憶。” 現在隴川縣人大常委會工作的李學宏在電話中說。

走出二甫 李學宏:從職工到局長

作者簡介:趙安金,1974年12月入伍,歷任戰士、班長、團政治處書記、副指導員、指導員、旅政治部宣傳幹事、幹部幹事、營教導員;軍事法院審判員;省級檢察院檢察官等職。參加過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1984年“兩山”作戰,1997年10月至1999年6月的雲南邊境第二次大掃雷。榮立過個人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授予“全國模範檢察官”榮譽稱號。還獲得過“雲南省直機關最美機關幹部”、“雲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雲南省作家協會會員。2016年10月退休。

2018年7月26日 星期四 第30期 總第117期 (每週一期,每週四推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