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之道:從1到15,用15期篇幅向大家全面展現的自媒體之路

自媒體之道:從1到15,用15期篇幅向大家全面展現的自媒體之路

自媒體之道:從1到15,用15期篇幅向大家全面展現的自媒體之路

今天是《自媒體之道》系列分享的第十五期,也是最後一期。本期我們將對十五期的內容做一個回顧和總結。

從第一期開始,我們相繼從自媒體生態、標題、內容、算法、社交、名與利、初心、運營、創業、職業操守和責任等角度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自媒體的方方面面。

希望可以使大家對自媒體行業有更深入的瞭解認識,從而幫助大家的自媒體創作和運營之路。

自媒體之道:從1到15,用15期篇幅向大家全面展現的自媒體之路

自媒體之道:從1到15,用15期篇幅向大家全面展現的自媒體之路

以下我們對各期的要點進行了提煉:

  • “水源生態平衡系統”的概念

作者將內容生產比作水,內容運營比作魚。

平臺的首要目標是保證效度和公平,所以使用的是“編輯+算法”的運營模式。

其中也提到的水源清理問題:一方面堵住汙水管,並進行水源淨化和治理;另一方面對優質水源拓寬渠道,加大引入。

以保證內容的質量,吸引優質作者,淘汰劣質作者。

  • 算法對“標題黨”的識別

標題黨的危害很多,平臺方為了保證讀者的體驗,保障優質作者的公平性,以及提高處理效率,引入了算法識別技術。

通過創建鑑別分類、關鍵詞識別和結合模型識別等技術,能快速高效識別出標題黨,並進行處罰和封號處理。

並以此告誡大家,標題黨是沒有生存空間的,優質原創才是長久之道。

  • 好標題的取名技巧

首先,好標題要滿足真實、簡潔和精彩三重境界。

其次,總結了13條具體的技巧,如學會蹭熱度、善用諧音、提煉對比等。

最後,從算法角度說明算法是如何識別好標題的,並會加大推送力度。包括時效性、注重名詞和數詞使用、使用熱詞等。

  • 如何生產10萬+的好文章

好文章包括選題、採訪、寫作和包裝四個環節。

選題包括選題的賣點、價值、信息增量和態度。提供的應是讀者“欲知、應知、未知”的內容。要有角度、高度和深度,也要學會帶動大眾“情緒”。

採訪強調信息源的核心、準確性。

寫作要儘量做到主題鮮明、邏輯嚴密、文字精美,標新立異。

包裝常指標題、圖片和排版等。

  • 優質內容的重新定義

自媒體時代,優質內容不僅僅是指文章的內容方面,還包括自媒體號的影響力方面。

包括自媒體號的原創度、垂直度、活躍度、關注度、知名度、內容質量。

做好自媒體,既要寫好文章,也要運維好自媒體號,才會有好的效果。

  • 自媒體人的追“名”逐“利”

名和利是自媒體人最關注的東西,有人更重名,有人更重利。

我們建議,先重名,而後名利雙收。

如果先重利,可能會產生想賺快錢、急躁的心理,而導致方向偏離,走投機取巧的方式,會被平臺處罰,也不能持久。

先重名,堅持下來,形成個人品牌,有了影響力之後,會不求利而利自來,進入良性循環。

  • 自媒體人的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自媒體人的初心應是指供優質內容,擴大價值的傳播。

堅持自已的初心,才能不被物質過多地迷惑,才能堅持優質創作。

堅持自已的初心,才能保持平常心,堅持下來。

  • 算法對內容的分發機制

算法通過對用戶畫像、文章畫像和算法模型的構建,能夠實現內容的精準分發。

算法能達到準、快、優、寬的分發效果。

保證的是效率問題。

  • 內容分發的新趨勢

自媒體平臺已經引入了社交數據來輔助內容的分發。

原來的“編輯+算法”分發方式存在一定的漏洞。

而引入“社交”後,通過朋友圈分享、轉載、舉報等數據可以更好地識別優質文章,打擊劣質文章。

朋友圈是有相同愛好的人組成的圈子,價值觀等都類似,既能提高內容分發的精度,也能更準確地識別出文章的優劣。

  • 如何從自媒體平臺獲得更多收益

介紹了自媒體平臺的常見收益方式,如固定收益、廣告/流量分成、電商變現、收費閱讀和榜單收益、用戶打賞等。

而堅持原創、增強公信力、形成持續的生產能力、根據平臺需求定製內容,從個體走向團隊和矩陣化、內容變現多元化則是提升賺錢能力的幾條很實用的建議。

  • 自媒體人的金榜題名時

自媒體平臺都會通過紅榜和黑榜,獎勵優秀者,處罰違規者。

從榜單情況、評選規則、發佈渠道、獎金幾個方面介紹了榜單的基本情況。

從優質內容是自媒體的動力之源,自媒體平臺也注重成長,以及尊重和重視權威的聲音幾個方面說明榜單對自媒體平臺同樣意義重大。

  • 自媒體大號的運營方式

介紹了三個自媒體大號的成功運營方式。

敢於創新、精準定位、堅持深度、與粉絲密切互動、調動大眾情緒等都是它們值得我們借鑑的優秀經驗。

  • 自媒體創業之路

自媒體創作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就要考慮吸引投資、擴大規模的創業性問題了。

本期分享的主要內容是自媒體創業需要注意的問題、如何吸引投資、如何使用投資資金等。

要做和自已的資源和能力匹配的事。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要著急,不要焦慮,不要慌張,是創業路上需要修煉的重要課題。

  • 自媒體人的職業操守和責任

首要,自媒體人要有自已的職業操守,不違背社會公德,有底線。

其次,不能為了利而罔顧法律法規,這是會受到法律法規制裁的。

最後,任何自由都要與責任統一。享受多大的自由,就要擔負多大的責任。

除了大眾監督,自我意識的覺醒很重要。

自媒體之道:從1到15,用15期篇幅向大家全面展現的自媒體之路

自媒體之道:從1到15,用15期篇幅向大家全面展現的自媒體之路

隨著公眾號熱度的不斷消退,人們的目光也逐漸迴歸媒體本質,即優質內容的生產。

堅持守正出奇,要保持持續高質量的生產,才能夠在關鍵時刻抓住機會。

曾國藩說:勤而有恆,事無不成。

意思是天下事要做成樣子,必須有兩樣:規模和精熟,而兩樣都要從勤和恆中得來。

同時,

高遠的格局與細緻入微的體察同樣重要。前者能保證準確地找到賽道、不誤入歧途;但沒有紮實的基礎,高樓很快會坍塌,甚至根本沒有蓋樓的機會。

以上為自媒體之道論述的精華內容。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zhizhuo_wx,免費獲取精選的成長、知識變現、理財類電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