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北辰,香港G2000老闆變身清潔工

田北辰,香港G2000老闆變身清潔工

主人公田北辰,是香港的江南四大家族董、唐、田、榮中田元灝家族的成員。田北辰的父親田元灝曾是香港紡織界的頭面人物,人稱“一代褲王”,田北辰的母親榮志文是香港的江南四大家族榮氏家族後人。田元灝與妻子榮志文生下田北俊及田北辰兩個兒子。 虎父無犬子,田家兄弟不僅馳騁商界,而且都是政壇猛將。哥哥田北俊現任香港自由黨榮譽主席、立法會議員。這裡分享一件趣事,田大少曾將高級超市CitySuper等同於“街市”,被香港市民譏諷“不識民間疾苦”。

現年65歲的田北辰曾留學美國,在哈佛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回港後他先是協助父親管理製衣生意,後自立門戶,開創以牛仔褲為賣點的奔騰品牌,1985年奔騰改名為縱橫2000,G2000現坐擁全球700多間店鋪。

田北辰,香港G2000老闆變身清潔工


G2000 在節目中億萬富豪田北辰將體驗底層百姓的生活,做清潔工,每天只有幾十元零用錢。

節目開頭,田北辰樂觀地說:“我始終信奉自由市場,淘汰了很多弱者。只要你有鬥志,弱者亦可以變強者。”

諷刺的是,節目末尾他卻說:“我每天努力工作只是為了吃一頓好的。”隻字不提如何依靠鬥志變成改變命運之類的話。 身為香港“一代褲王”的兒子,一生衣食無憂,在節目中將住在老弱貧苦的社會底層人士生活在罐頭似的“貧民窟”籠屋裡。

籠屋,一張張床位被鐵絲網或者鐵皮團團圍住,猶如一個個籠子,“籠子”裡邊除了床具外,還有各種生活用品。

田北辰,香港G2000老闆變身清潔工


“貧民窟” 籠屋裡面居住的多為老弱病殘的長者,沒有工作,全部依靠領政府綜援(相當於低保)生活。同屋長者說,住這裡談不上什麼環境,沒有選擇,過一天算一天。

田北辰為此感嘆:很慘,沒意思,好像等日子過,(等死)一樣,沒有盼望。 不想上班遲到,田北辰唯有下樓問路,平時出入都由司機接送的他,不知道如何搭乘公共交通。6:15AM上班只有通宵巴士,車費要十三塊多,而他每天只有五十港幣生活費,田北辰由此感嘆:交通費扼殺了窮人的生存空間。

第二天,田北辰一早便開始了清潔工作。倒垃圾、掃街對於他來說並不容易,所有工具和垃圾全要全靠勞力運送,原本要在八點半之前清理完十幾個垃圾桶,但是過了大半個鐘頭,他才清理完了兩個。

田北辰,香港G2000老闆變身清潔工


田北辰開始清潔工作

田北辰說自己平時上街常常被人索要簽名,但是今天他這一身的打扮,三尺之內都沒有人靠進。讓他更不可思議的是還有人讓小孩在垃圾桶裡解大便。

田北辰,香港G2000老闆變身清潔工


終於熬到了中午,可以吃午餐了,但是手裡只有這麼少錢,可以吃什麼呢?走進便利店,覺得每一樣都很美味,但是因為沒錢,大部分都買不起。田北辰說: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試過,在便利店買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面對這樣的工作,熬了整整9小時,田北辰終於可以下班休息。但是原來和他一起上班的同事,還要趕去其他地方做夜班清潔,因為一份薪水在香港不夠生活。

田北辰認為香港社會整個經濟結構,讓沒學歷、低技能的人士過著艱難的生活。他覺得自己現在住的籠屋貴得離譜,錢不夠用,提出想看看其他更加便宜的板間房。中介告訴他,現在的床位全部都要六百港幣。 中介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搬回來住了,因為外面租金上漲負擔不起。板間房沒有熱水供應,洗澡需要自己燒水。連洗手間上面也隔出了一個床位。

田北辰,香港G2000老闆變身清潔工


田北辰,香港G2000老闆變身清潔工


廁所上面隔出一間來睡人,靠梯子爬上去。


田北辰,香港G2000老闆變身清潔工


視頻截圖出自香港電臺《貧富翁大作戰》

田北辰驚訝香港竟然還有這樣的環境,而且價格還不便宜。中介告訴他因為香港的土地太貴了,發展商興建的樓宇價格昂貴,導致香港租金普遍上漲,也影響到了這裡的租金。 香港政府讓市場主導,而自由市場是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政府不能把責任推給市場,而是該給這些辛苦人“一個身為人最基本的生活”。

田北辰,香港G2000老闆變身清潔工


劏房雖小但好歹還有獨立空間,還有更差的木板隔間房、籠屋房!

田北辰,香港G2000老闆變身清潔工


早前有社交群組上載一張租屋廣告的相片,月租2千元,租住位於官塘的唐樓的上床下廁房,上格床大約只有兩呎半左右寬,而床下則是馬桶廁所。

田北辰,香港G2000老闆變身清潔工


節目末尾,田北辰在每天不斷重複的勞力工作,且薪水只僅僅夠求取溫飽的同時,他不再提“只要有鬥志,弱者亦可以變成強者” 。他完全沒什麼盼望,每天想的只會是下一餐自己可以吃什麼,絕對沒有心力去計劃未來。

在香港底層掙扎的人,每天都是為了下一餐或是下一個落腳處而煩惱。 難怪橙新聞專欄作家李偉民感慨:這麼可怕的空間匱缺,怎可能不產生千千萬萬的嚴重社會問題?怎可能不衍生形形種種的精神病患者?每天上班在路上給別人推推撞撞,回家大小便也不能堂堂正正,人怎會不瘋? 李偉民在《壓你空間》一文中寫到:

“我記得小時候,香港到處是籠屋、鐵皮屋、木木板隔間房、山邊寮屋、上下層劏房、路邊紙皮屋、天橋底席睡,到了今天,四五十年了,“住”這麼基本一個字也寫不好,還談什麼GDP翻了多少倍,我們叫香港市民忍下去,有空可以去郊野公園,或是多儲二十年的錢就可以有首次置業的訂金,這些說法,是作為人可以講的嗎?” 李偉民的話讓人頗感心酸。 香港窮人,努力不能改變命運。

對於田北辰參加的真人秀節目,以及香港貧窮問題,知乎網友“負二”有以下認識: 香港面積約1000多平方公里,700萬人,隔離性高(三面環海,與大陸通行不自由),加之多年來的充分發展,致使市場的每一個層面都處於飽和狀態,在這種競爭壓力下,不是靠努力就能上升的,人口少令所謂的“細分市場”、“長尾市場”、“小眾市場”以及互聯網創業等新興行業難以賺到錢。 這導致社會底層的人上升很困難,但離開香港成本又太高,香港只有處於社會上層的富裕階層有足夠的資本離開香港,進入香港之外的更大的市場——香港本地市場對於他們財富的貢獻已經趨於穩定,香港以外的大陸及全球市場又使他們越來越富,這部分熱錢大多被用於炒樓,令中下階層生存壓力更大。

香港兩極分化嚴重,富人更加富,窮人越來越窮,惡性循環。如果是在美國、日本、印度,或是中國大陸這種大市場,人們可以選擇從事人較少的細分行業來減輕競爭壓力,或是選擇離開到生存壓力更小的地方去生活,上升空間還是很廣闊的。

中國的待開發地區有著廣闊的市場,能使更多人賺到錢,但現狀是大多數人被束縛在土地上。 實際上新加坡的問題也和香港一樣,所以2007年的時候李光耀曾試圖重新加入馬來西亞聯邦,但被馬來西亞拒絕了,試想以新加坡之富裕,竟然想主動併入馬來西亞這樣一個“窮國”,在外人看來完全是失智行為,但李光耀顯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好在新加坡的政府政策比香港要正確得多,沒有像香港政府一樣一路給金融和房地產開綠燈,才沒有出現像香港那樣嚴重的階層分化。

在香港,窮人不是靠努力就能翻身的。

田北辰,香港G2000老闆變身清潔工


魚塘·資源整合群

別讓資源推上飛塵,別讓整天為自己渠道而煩惱,全國、董事長、總經理 資源聚集地,我已經在群內了,歡迎你一起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