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荣 张 磊:欧美电影中的价值观传播

胡正荣 张 磊:欧美电影中的价值观传播

胡正荣 张 磊:欧美电影中的价值观传播

电影是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美轮美奂的影像与跌宕动人的叙事,吸引着全球无数观众,也使观众有意无意间沉浸到故事背后的价值观当中。对当代国家来说,无论是对内治理,还是对外宣传,都必须以价值观作为根基。如果缺乏牢固的价值观根基,传播行为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价值观传播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处理好三组关系:价值观的个别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故事抽象化与价值观具象化的转化关系、价值观的包容性与冲突性的关系。电影作为通俗艺术,恰恰有潜力跨越这三重障碍。欧美电影在全球广获成功正显示了它在价值观传播中的作用。以好莱坞为中心的美国电影业不仅在全球占据最大市场、获得最高收入,而且成为美式价值观的传送带。英国、加拿大等国的电影业与之相依存,在叙事逻辑和手法上多有相似之处。欧美电影产业的成熟模式为价值观传播奠定了基础,具体而言,它以“植根人性”跨越价值观的地域和文化界线,力求最大的普遍性;以“讲故事”把抽象的价值观转化为具象的故事;以“象征性方案”解决最根本的冲突,体现最高的包容性。

一、以“植根人性”来统一特殊性与普遍性

价值观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长起来的,因此具有个别性、特殊性甚至独有性。这也就限制了它的传播、被接受和认同的范围。欧美电影产业面向的是全球市场,因此,它蕴含的价值观内容往往会采取“最大公分母”策略,尽量避免因水土不服而难以被人接受。

例如,基于历史真实战争的电影,容易因国家不同而出现立场的差异。近年来,美国和英国都拍摄了一系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片,如《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血战钢锯岭》《至暗时刻》《敦刻尔克》等,都赢得了较好的票房和口碑。如果影片仅仅从某个国家的视角来进行讲述,强调一方的正义性和另一方的邪恶性,难免会引发民族情绪及相应的抵触心理。所以一部在全球票房和口碑上均获得成功的战争电影,常常植根于普遍的“人性”,集中笔墨描绘历史人物身上能够克服时间与空间差异的人性光辉。

植根人性,一方面意味着电影要聚焦于人类最普遍拥有的情感类型。欧美电影经常讲述的主题包括亲情、爱情、友情,以及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同情。201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看似在美苏争霸背景下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人类与异形生物之间的故事,实际上,这种情感就是最普遍的人类爱情,电影只是用异形生物来增加戏剧性,象征性地表明爱情能够超越各种界限,不管它是阶级的、性别的、种族的,还是看上去更难以逾越的界限。在《血战钢锯岭》一片中,士兵戴斯蒙德因为自己的信仰,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然而在危急时刻,他凭借勇气拯救了数十位同胞。在残酷战争场景的烘托下,这种最普遍的人类情感具有打动人的最强力量。

植根人性,另一方面意味着电影要充分体现人类情感、心性、特质的复杂性。《敦刻尔克》讲述了英国军队从法国敦刻尔克撤退的历史时刻,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运用了三条线索叙事:一条线索讲述一周之内的港口大撤退;一条线索讲述一天之内的海上船只救援;一条线索讲述一小时之内两位英国飞行员的英勇行动。三条不同等长度时间线索平行剪辑的新奇手法背后,讲述的是英国人面对至暗时刻的众志成城的精神。有两个场景非常有趣。一个是在撤退船只上英国士兵对待法国逃兵的态度,它体现了生命悬于一线的危急时刻人性的复杂性;另一个是不同大小、不同外形的民用船只万箭齐发,解救英国士兵,令人看上去既心酸又感动。人性必然是复杂的。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负面角色,过于脸谱化的再现均不可能讨好越来越复杂的电影观众们,唯有充分体现复杂性才能使价值观获得最大认可。

欧美电影实际上立足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观、社会秩序和意识形态,但在具体的电影故事和电影场景中,它总是有意无意地讲述“人性故事”,从市场策略上来说可以尽可能增加票房收入,从价值观传播上来说,则可以有效避免观众的反感和抵触。实际上,西方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就容纳于其中了。

二、以“讲故事”来转化抽象性与具象性

电影创作的手法和风格的探索,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一部电影要成功地成为价值观的载体,万变不离其宗,必须讲好一个故事。好的故事是千差万别的,但都离不开四种文本套路的娴熟运用:符号、再现、叙事和互文性。

2015年3月,英国电影《帕丁顿熊》在中国上映时,正值英国威廉王子来华访问。他专门出席了电影的首映式,并为其大做推广。一部电影为何会受到英国王子的重视?全片看下来,心明眼亮的观众会发现,这部影片其实讲述了一个丰富而动人的英国故事,也展现了一个宽容而多元的英国形象,简直成为一部隐蔽的英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它在运用符号、再现、叙事和互文性四种文本套路上就非常得心应手。

第一,符号的运用。这部影片使用了大量可以代表英国的典型符号,包括:地标建筑物符号(伦敦塔桥、大本钟、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普通建筑物符号(英式民居、圆月式街道)、交通工具符号(红色双层巴士、黑色出租车、地铁等)、特色职业服装符号(卫兵高帽、警察头盔等)、一般服装符号(英式三件套、海军蓝大衣、礼帽和手提皮箱等)、动物符号(英国斗牛犬、广场鸽子等)、食物符号(果酱等)、语言符号(英式英语,单单“下雨”就有数百种说法),以及其他符号。符号是浓缩的表达、浓缩的记忆,也是塑造形象最简便的工具。

第二,再现的运用。如果说符号是音符,那么一组符号就可以构成动人的乐句。正是在上述符号的综合再现之下,伦敦这座城市乃至英国这个国家的独特形象就呼之欲出了。它既具有历史厚重感,又具有现代化特质,非常鲜明而具有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所出现的人物来自于多个种族,包括盎格鲁—撒克逊人、东欧人、黑人、印度裔等,显示了英国社会构成的多元化。

第三,叙事的运用。电影的叙事有很多“套路”,或者说模式。美国学者约瑟夫·坎贝尔总结了英雄神话的基本模式,这在漫威公司的各种超级英雄电影中都得到采用。立陶宛文学家格雷马斯曾提出一系列文学叙事模式,包括聚散型、成长型、寻宝型、冒险型等。可以说,《帕丁顿熊》就是在“团圆”“成长”“冒险”三种模式的结合下,讲述了一个来自拉美的小熊在英国找到“家”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是隐喻。如果把小熊看作来自前殖民地的遗孤,那么,这部电影与其说讲的是童话,不如说讲述了殖民地人民是如何在英国这个宗主国得到接纳的,它的叙事隐含着英国与殖民地的和解,隐含着对殖民主义行为的救赎以及全球共同价值的回归。开放、包容、多元原则,就是这部电影真正传达的价值观。

第四,互文性的运用。所谓互文性,指的是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连接。电影是一个文本,漫画是一个文本,由此产生的玩具、文具等周边产品,乃至于电影海报和评论,都是文本,它们彼此连接,构成文本宇宙。随着《帕丁顿熊》电影的成功,这只小熊的玩具周边也得以大卖,相关的文本也获得了促销。这些文本或文化制品层层叠加,进一步加固了电影中的价值观念。

2018年,《帕丁顿熊2》再次登上全球电影银屏。续集延续了电影一贯的搞笑与温情,也延续了电影的文本套路。通过一个有趣而寓意深远的故事,抽象的英国形象与英国观念,也就具象地、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三、以“象征方案”来解决冲突性与包容性

价值观总是彼此差异的,甚至可能产生矛盾、冲突乃至对抗。就像外交辞令一样,新闻等现实的传播话语常能确认自己在价值观光谱中的位置,但电影作为影像艺术或通俗娱乐的性质,使其价值观更加隐蔽、立场更加模糊。

与此同时,电影又需要冲突性。唯有矛盾冲突才能开启故事的帷幕,才能制造色彩鲜明的人物,才能编制引人入胜的故事。电影正是通过展现冲突,并将之象征性地解决掉,为观众的社会性和心理性紧张提供安慰。

首先,电影将冲突加以化约。电影对形形色色、复杂万端的社会冲突进行简化,以便形成故事。电影叙事的两个常见对立,一是“正义与邪恶的对立”,二是“匮乏与满足的对立”。在冒险片、犯罪片、超级英雄片、战争片等类型中常常采取第一个,而爱情片、伦理片、青春片等类型常常采取第二个。例如,漫威公司和DC公司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每一部都确立一个或几个反派人物作为被打倒的对象,无论是撒旦还是纳粹分子,无论是宇宙独裁者还是暗黑杀人魔,这样就与超级英雄们形成了正邪对立,而各种真正的价值观冲突也就潜伏在其中。再如,爱情片往往描绘男主角或女主角因为某种状况无法获得真爱,这种匮乏的状况通过主角的转变、共同的经历、误解的消除、阻碍的去除等方式得到改变,从而获得满足。看似“真爱至上”,其中也存在着对于金钱、阶层、成就感、人际关系等社会资源的隐喻。

其次,电影为冲突提供象征性解决方案。如何解决矛盾?欧美电影往往提倡个人英雄主义。换言之,虽然社会制度要为各种矛盾冲突负很大责任,但在电影的虚幻文本世界里,唯一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也只有改变自己才可能解决矛盾。2018年奥斯卡最佳剧本得主《逃出绝命镇》,以一种黑色幽默和暴力美学的方式展现了种族歧视与矛盾,看似对黑人的肯定与赞美背后隐藏着更大的罪恶,然而影片的结局,主角个人采取行动逃出生天并得以复仇,但社会秩序并未因此得到根本改变。的确,电影无法承担太多的社会诉求,它所容纳的符号化抗争能够促成一定的社会行动,但从根本而言,欧美电影并未对社会制度和主流意识形态提出根本性挑战。

再次,电影通过冲突强化了社会价值观的多元性。在一个现代性的社会,历史潮流的冲刷形成了价值观的累积与重叠,在冲突背后也日趋多元。欧美电影面对多元社会,需要加以描绘,也需要加以回应。族群的多元是第一个要回应的课题,因此近年来关于种族、性别、性身份等隐含主题的电影屡见不鲜,《疯狂动物城》《欢乐好声音》《水形物语》等莫不如此。政治纷争也需要回应,《美国队长3:内战》中,美国队长代表的“自由至上主义”和钢铁侠代表的“社会责任论”就隐喻着西方社会新阶段政见的纷争与多元。人性的多元复杂性也不断强化,例如《三块广告牌》在影片的最后,让一直处于矛盾冲突的受害者母亲和警察携手行动,这是一种和解的姿态。

电影不是哲学,它无法对当代人类所有的价值观选项做出充分说明、比较和选择。但电影也是哲学,它通过符号化的再现和象征性的举动为价值观纷争写下了注脚,有时反而力量更强大。

总而言之,欧美电影在全球获得市场成功的同时,也成为西方价值观的重要输出端口。它将西方价值观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族群多元、竞争原则、消费主义等潜藏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中,用成熟的电影手法和运作模式加以包装。它还擅长在全球各地文化与文明体系中撷取元素、加以改造,例如从中华文化中采用元素制作了《花木兰》《功夫熊猫》《长城》等。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日益蓬勃,电影产业蒸蒸日上,但是在国际竞争方面还多有不足,需要从欧美电影处获得镜鉴。

本文作者系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胡正荣 张 磊:欧美电影中的价值观传播

欢迎订阅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学术期刊认定A类

解疑释惑·切磋交流·探索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