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穀日記:坐海邊

我坐在海邊。

為了這一天,我跋涉了四十年。我出身的地方,是一個叫做五峰的山區。它不是那個五峰自治州,而是一個小地方,地方雖小,山卻很大。大門前的一座山叫孟良寨,許多寫宋代的小說都有記它。和孟良寨對峙而立的叫焦瓚寨,同樣在古書上有名。漢江河從它們的腳下擠過,扔下了東峰、西峰、南北峰。孟良寨逶迤西行,像手一樣的攀住一座高山,叫五峰觀,俗名觀山。觀山有觀,紅牆,三房的四爺說過,後來被土匪燒了。等到我的童年爬上觀山時,只見大磚大瓦,廢墟一片。兒時關注的是山頂上的大棗樹,因為它結的棗像小燈籠。站在觀山往下看,就能看到南北峰了。五峰由此得名。四周的山嚴嚴實實圈了一個小小的平地,小小的村落,小小的學校,小小的世界。童年在這裡長大,蜿蜒的小路引發聯想:山那邊?

硅谷日記:坐海邊

奶奶告訴童年,山那邊還是山;父親告訴少兒,聽說有海,沿著河就能走到海邊,可是他駕木船從漢江到長江,沒有見過海。老師說,大海很藍,層層疊疊的浪無邊無際,水是鹹的,很遠很遠。

硅谷日記:坐海邊

關於海的全部想象就儲在少年的記憶裡。生命以觀山為原點,開始慢慢朝外拓展。高中畢業時,步行近百里走到十堰黃龍大壩,有幾十里路都是鐵路上走的,緣由是如果坐火車,會更快的看到海。可那時經濟非常窘迫,連稱一斤鹽都困難,侈談什麼坐火車去看海?自然這只是一個夢。很多年後,讀到王家新的詩《山那邊》,我覺得我就是他詩中的那個小男孩。

硅谷日記:坐海邊

二十年後,我已是縣裡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去深圳參加一個全國的書展。這裡離大海已經很近了。書展結束後,我被朋友約去珠海,在船上遠遠的能看到澳門和背後的香港。平靜的海波光粼粼,與溪水湖水沒啥區別。我沒有半點激動,加上岸上那時有許多向你推銷假手錶和襪子的人,甚至還有一點失望。這不是我想象中的海,不是我要看的海。我的海應是老師說的大海,很藍,很乾淨,層層疊疊的浪,充滿力量!

硅谷日記:坐海邊

兒子來美國讀書,參加他的畢業典禮,從上海飛到亞特蘭大,又從高速到了阿拿巴馬州,從地圖上看,覺得離海近了。他說這裡看海有點遠,去了加州,天天能看海!他果然來硅谷工作,我如願以償地來到海邊。

硅谷日記:坐海邊

舊金山幾乎三面環海。硅谷實際就散落在大海的臂彎裡,稱灣區。硅谷人的生活與大海息息相關。他們的小車上會架一個小舢船,週末會去海里試試身手;海灣裡寄存著他們的帆船,他們隨時搖一葉帆去大海深處衝浪。海邊長長的小路,是他們傍晚遛狗的好去處,夕照裡那燦爛的剪影,是他們最為平常的生活寫照。海岸是海豹、海鳥的沙發,隨時在這裡歇息;沙灘是硅谷人的暖床,他們一到週末,就會騎車海邊,暖洋洋地躺在沙灘上,互不干擾。旁晚,海岸邊有篝火晚會,有演唱會,他們在海邊吃燒烤,喝啤酒,微醺時鑽進自己的帳篷裡,陪伴大海去做夢。

硅谷日記:坐海邊

我覺得我是真正看到大海了。

漁人碼頭的海,金山大橋下的海,蒙特雷的海,半月灣的海……有海豹,有海鳥,有鯨魚的海都看到了。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海,又激動,又高興,真的彎下了腰,用雙手掬一捧海水嚐嚐,鹹的。小孫子模仿我,也喝一口海水,大叫,好難喝啊!那一刻,心裡的許多感覺,沒辦法用語言表達。

隨後,孩子們就盡情地去玩海了。

硅谷日記:坐海邊

而我,坐在海邊。

生下來就在海邊的人,會不會也對海那邊充滿憧憬?要到達理想的彼岸,會不會也如我要經過無數的波折?思維總被海鳥的叫聲打斷,逼著自己去想那往昔的歲月。觀山是我的一個原點,那裡並沒有通向大海的路。大海日夜奔騰,從來不曾停歇,一個終於看到海的人,不應就此止步。我知道我的客居即將結束,明天就要回家。那密密的桅杆裡,應該也有我的船。未知的旅程總是誘人的。

我站了起來,赤腳走過柔軟的沙灘,再出發。


2014.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