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自以为天衣无缝,做棺材时存留木料换钱花,差一点丢了命

冀州有个奇人姓高,大家都叫他高三尺,真实名字反而都忘记了。

之所以叫他高三尺,是因为他嘴里总是挂着一句话。“离地三尺有神灵,人不能做亏心事。”高三尺不仅这么说,的确也是这样做的。

他有一手做棺材的好手艺,还教了几个徒弟。他的徒弟都来自贫苦家庭,高三尺教他们分文不收,只想让他们以后有个吃饭的手艺。

高三尺最让人称奇的地方是,他能提前预知村里谁要“过去”,提前给那个人制造棺材,等过世家人来此买棺材时,他总能拿出最合适的棺材来。

故事:自以为天衣无缝,做棺材时存留木料换钱花,差一点丢了命

也正因为如此,他经常半夜起来,拉着徒弟们连夜赶制。一开始徒弟们都不理解,可是第二天总会有人来敲门。一来二去,徒弟们都服了。遇到半夜被揪起来干活时,也不再埋怨。

这些徒弟中,属耿山最聪明,高三尺交给他们的每一个窍门,他都牢牢记在心里,有时候还有所改进,让高三尺都挑大拇指称赞。

几年后,耿山学到了高三尺的所有手艺,有时候高三尺身体不舒服,他就带领师兄师弟干活。除了高三尺外,谁都看不出其中的差异。

耿山逐渐发现了一个窍门,他发现富人经常带贵重木材给家里老人预定棺材。这时,只要设计好,就可以“省出”部分木料,而棺材的重量和样式完全不变,外人根本看不出来。

耿山将这些“省”出来的木材打造成新棺材,然后将这些没本钱的棺材卖出去,赚的钱自然就是自己的了。一段时间下来,他赚了很多这样“额外”的钱。

故事:自以为天衣无缝,做棺材时存留木料换钱花,差一点丢了命

高三尺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虚弱。逐渐地,耿山就成了棺材铺当家的,他用这种办法积攒了很多银两。

这一天,天空飘下大片大片的雪花。正好三更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敲门声。

耿山对半夜敲门的事情早已司空见惯,他披上衣服,打开了大门。

门外,是一个面无表情的老人。他的穿戴非常怪异,头上顶了一个高高尖尖的帽子。

耿山刚要说话,老人一摆手,瞪了他一眼,径直走向高三尺的房间。一股刺入骨髓的寒气袭来,耿山不由自主地哆嗦起来。他隐隐有一种不详的预感,就慢慢走近师傅的屋子,偷听里面的谈话。

那个阴冷的老人说,“他小小年纪就敢偷盗木料,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哪知道很多鬼魂都在地府告他的状!”

高三尺哀求道,“二爷,耿山真是可恶,也应该受罚。可他毕竟涉世不深,还请二爷网开一面。”

屋子瞬间没了声音,那个老人似乎在思考。

故事:自以为天衣无缝,做棺材时存留木料换钱花,差一点丢了命

高三尺继续哀求道,“如果一定要惩罚,那就罚我吧。毕竟我是他的师父,教不严,师之惰。他所有的罪责都加到我身上吧,这样您也好交差。”

“好吧!”老人似乎下了决心,“你和我走一趟。如果不是你,那小子今夜应该当场暴毙!”

耿山大惊失色,这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的天理。他推开门,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师傅,我错了!”

高三尺走过来扶起他,“人总要犯错的。如果我明天早起不回来,你就给师娘去报丧。”

说完,高三尺身体一挺就倒在地上,再也没了呼吸。

耿山扶尸大哭,边哭边把师傅的遗体抱到床上。那个老人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耿山根本没功夫搭理,脑海里不断浮现着师傅往日的种种好处。

天蒙蒙亮的时候,高三尺的身体一动,睁开了眼睛。

坐在床边守候的耿山又惊又喜,“师傅,你真的回来了?”

故事:自以为天衣无缝,做棺材时存留木料换钱花,差一点丢了命

高三尺坐起身,“我平日积攒了很多功德,地府里也有很多人说我的好话,阎王详细勘察后就放我回来了。这次的事情是个教训,希望你以后好自为之。”

耿山满脸羞愧,手艺固然重要,却终究可以学到;而品德,是一辈子也学不到的,需要用一生来慢慢培养。从此之后,他将那些不义之财散给贫苦百姓,一心一意学起师父的品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