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吧,你就是在假裝讀書(內含讀書沙龍)

承認吧,你就是在假裝讀書(內含讀書沙龍)

最近聽說家門口新開了一家書店,網上評分挺高,給出的評價關鍵詞集中於環境、氛圍、裝修、交通位置。嗯,值得一去。炎炎夏日,出去吹吹免費空調也是好的。誰讓我是一個如此勤(ai)儉(zhan)持(pian)家(yi)的少女呢?

據說在一家商場裡,一眾優衣庫、ONLY、VERO MODA的店面穿過,在一層的深處拐角,終於尋覓到了燈光氤氳,咖啡香氣四溢的書店。原來已經有不少人了。按照書類分區,現代文學裡停留的年輕人不少,俯首排坐,一水兒的高腳凳齊刷刷立在木桌旁。這種景象讓人不由感慨,現在還是有愛讀書的年輕人喲!

他們在看什麼呢?社會調查的敏銳嗅覺正如轉角巧遇男神後直直上升的去甲腎上腺素一般,不由自主邁出了朝向他們的腳步。

承認吧,你就是在假裝讀書(內含讀書沙龍)

眼鏡男:桌面攤開一本畫著類似經濟圖表的書籍,夾縫中藏著手機,微博刷屏ing。

捲髮女:圖文並茂的一本文藝書擺在上方,淘寶產品秒殺的網頁令她目不轉睛。

碎花裙:嗯,《霍亂時期的愛情》,封皮的字亮的格外清楚,晦澀的詞句讀起來略費勁吧,和微信好友聊天比較有興趣。

這……

承認吧,你就是在假裝讀書(內含讀書沙龍)

以前聽過一個真事,朋友休假去南京旅遊。作為一名圖書發燒友,她專門抽了一下午時間跑到先鋒書店(南京地標型建築),想去看看南方的書店庫存都是哪些類目。一進門,醒目的十字架標誌下,三五個少女或手持咖啡杯,或手捧一本包裝精美的書,一手高舉自拍相機聚焦。數張照片拍出後,坐到一旁開始修圖。不一會兒,臺階上坐滿了低頭族,有的花了半個小時還不挪窩。

我朋友無奈的搖了搖頭,穿過修圖人群,去找幾本她在其他書店都沒有找到的“老部頭”。不知道她摸索了一下午是否達到目的,唯一記得的是她頗具特色的嘆氣後跟著的一句話,“出來後發覺臺子上又換了一撥修圖人,感覺比書店看書的人多多了”。

承認吧,你就是在假裝讀書(內含讀書沙龍)

今天,我們去書店還能得到些什麼?

知識?好像不是了,是被知識裹挾後再加上美圖濾鏡加工後的美好樣子。湊夠九張圖,咖啡奶茶一幅,背靠書架兩幅,認真閱讀兩幅,書頁簡拍兩幅,自拍側臉兩幅,OK,夠了。配上“原來人世間最幸福的事,就是在燦爛的午後,捧一本書,靜待過往的塵煙被光斑刺破,投射在扉頁落下的光亮陰暗,恰似我命運的悲喜”。贏朋友圈點贊無數,大功告成。

那讀書這個事情本身,怎麼感覺被遺忘了呢?從什麼時候開始,讀書不再是靜坐一隅,讀字品句,而以讀書的樣子為重?所有人都能裝出“我愛讀書”的樣子,卻不能裝出“我用心讀過很多書且都記得”的通透。

承認吧,你就是在假裝讀書(內含讀書沙龍)

上次的朋友聚會,大家聊到了最近在看的書,我本以為會聽到很多“豆瓣評分9分”、“亞馬遜熱賣榜書單”的暢銷書籍名稱,誰知道出乎意料耳聞許多熟悉的書名,《戰爭與和平》、《邊城》、《茶花女》、《基督山伯爵》等的名著。這些不都是我們上學的時候,每次放假被強令要求讀的書嗎?現在為什麼又要拾起來?

朋友回答:“以前看名著,不懂人物只看情節,現在大了再反觀,書裡的很多內容都理解了。童年覺得《基督山伯爵》裡復仇的故事驚險刺激,讀起來酣暢淋漓,現在讀來,卻更為伯爵躲在古堡裡常年不見天日的隱忍而動容。原來成人後,更懂成功背後的心酸”。

承認吧,你就是在假裝讀書(內含讀書沙龍)

把讀書當成任務或者談資,以數量的累積與多範圍的涉獵作為自己愛讀書的標配,想想真是糟踐了讀書的意義。你以為你摸過書,拍過書,買下書,翻完一本書,就是愛讀書,其實不過是侮辱了書罷了。

現代人更注重的是品質生活,嚮往跳出書本身,去享受過程帶給自己的尊貴。所以實體書店在迅速減少,好多好端端的書店都被逼的兼職賣咖啡了,彷彿一定要配上點醇香,才夠青春作伴人生共酣。

兒童圖書角旁也會適時出售各類精美玩具和卡通貼畫,吸引孩子消費。如果說這是在探索讀書之外的附加經濟值,起碼還是圍繞著書,但事實上,我們今天正面臨著更大的“讀書困境”。

承認吧,你就是在假裝讀書(內含讀書沙龍)

有一組數字最能說明問題,猶太人以人均每年64本的閱讀量居世界第一,而根據2015年中國讀書報告,我們的年人均閱讀量為4.57本,這裡面還要去掉學生的教科書和習題集,剩下的還有幾本正兒八經的書呢?在日本、俄羅斯的地鐵裡,很多人都在忘我地閱讀。

閱讀不能立即轉化為肉眼可觀的財富,但是絕對可以提升國民的整體素質。正因為有了高素質的國民,才能創造出精彩紛呈的文學藝術,才會有不斷髮展的驅動力。而國民的整體素質從哪裡來,很大程度上是從讀書中讀來的。

承認吧,你就是在假裝讀書(內含讀書沙龍)

但縱觀身邊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沒有包裡放本書的習慣。閒暇等車也喜歡掏出手機上下劃拉,也不知道自己在看什麼。如今碎片化的信息量太大了,感覺自己每天都可以接收到批量信息,正沾沾自喜學習的內容豐富時,睡前閉眼回憶,卻什麼都沒有記住。一同丟掉的,還有靜下心來思考問題的深度分析能力。

這個是怎麼獲得的呢?靠讀書。

世界讀書日早就已經過了,但它的設立只是為了紀念,絕不是提醒大家那一天翻翻書拍個照片。就算買了一堆書放到家裡,又真正讀了多少呢?還不是假裝的樣子,你承認與否,和書都沒關係,但是希望別糟踐知識。

承認吧,你就是在假裝讀書(內含讀書沙龍)

大午心理諮詢師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心理學碩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專於合理情緒療法、親子關係疏導,

青少年自我認識等領域研究。

意象繪畫分析師

中小學生涯教育導師

喜馬拉雅《午夜談心》欄目專題講師

鄭州市婦聯12338婦女維權心理諮詢師

河南電視臺公共頻道《百姓調解》

特邀心理諮詢師。

大午心理漂書沙龍

9.8週六15:30

聊聊讀書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