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綠色產業發展之基 打造享譽全國的「果蔬首善」之鄉


夯實綠色產業發展之基 打造享譽全國的“果蔬首善”之鄉

整齊劃一的高效潔能大棚分佈在首善大道兩側,整潔的道路與別緻的社區勾勒出美麗鄉村“醉美畫卷”。


夯實綠色產業發展之基 打造享譽全國的“果蔬首善”之鄉

前社莊村榮譽牆

大眾網記者 袁志威 通訊員 趙金鑫

斜店鄉位於冠縣西南角、“兩省三縣”交界處,總人口3.7萬,耕地5.4萬畝,轄34個行政村,曾被譽為“中國黃瓜之鄉”。今年,斜店鄉緊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圍繞“產業興旺”的目標,推進傳統農業結構轉型升級,優化果蔬產業佈局,不斷促使全鄉農業發展朝著現代化方向高速邁進。

如今,斜店鄉以果蔬產業為抓手,共建春秋式菜棚5000畝、冬暖式菜棚800畝,形成了東育苗、南板材、西蔬菜、北林果的農業產業結構新佈局。另外,全鄉在黨委政府領導下,不僅經濟發展水平連攀新高,在補短板、抓黨建方面的成績也是可圈可點,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不斷提升。斜店鄉切實實現了從單一傳統農業向融合發展的華麗轉身。

一根細黃瓜

撬開了全村致富“魔盒”

進入斜店鄉,潔淨的道路、整齊的屋舍、嶄新的菜棚時時映入記者眼簾,置身其中彷彿步入世外桃源。斜店鄉是農業大鄉,瓜果蔬菜產業在全鄉發展中舉足輕重。說到斜店農業發展,有個村則不得不提,那就是前社莊村。

提及前社莊過去,該村黨支部書記許士強告訴大眾網記者,上世紀80年代前,村民每年人均收入較低。當時的老支書許明顯無意間從報紙上看到一條北京四季青公社種蔬菜讓群眾致富的消息,他感覺這對前社莊來說是一個機遇,心中頓時有了坐不住等不起的緊迫感,隨即組織村支部等11位成員北上取經。白天免費幫人幹活,晚上認真學習總結,就這樣學習了一段時間後,終於將黃瓜、西紅柿等四種蔬菜的種植技術帶回前社莊。

“回村後,村裡建起27個蔬菜大棚,雖然由於管理和技術上的不成熟,種植效果有所差別,但收入較以往卻大幅提升,這讓村民們看到了希望。”許士強說,到了1987年,全村大棚達到650個,由於銷售僅輻射周邊地區,出現了供大於求的現象,賣菜變得困難起來。前社莊村支部決定建起蔬菜批發市場,並發動村民把前社莊的名氣宣傳到外地去,成功擴大了市場經營規模,直至今天。

許士強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村莊黃瓜種植面積達到了1600畝,2017年全村人均純收入1.3萬元,全村集體收入112萬元,累計收入達3900萬元,可以說前社莊村帶領全村群眾依靠發展蔬菜大棚走上了致富路。同時,村莊還建有幼兒園、小學、初中,在校生達4000餘人,全鄉首個私立高中也即將坐落於此,如此完備的教育功能、如此龐大的教育規模,在全市鄉鎮絕無僅有。

擦亮農產名牌

打造知名“果蔬”之鄉

前社莊農產業的發展可以說是斜店農業的一個縮影,黨委書記曹鑫介紹,目前斜店鄉最大的優勢是“果”和“蔬”。全鄉山楂、大櫻桃、矮砧蘋果、鴨梨等果樹的種植面積達到6000畝。全鄉春秋式菜棚達5000畝、冬暖式菜棚達800畝,露地菜面積保持在15000畝,斜店已形成東育苗、南板材、西蔬菜、北林果的農業產業結構佈局。在2016年,全鄉上下統一了思想,果蔬莊園建設大幕拉開,成為全鄉幹部群眾的共同行動。

曹鑫告訴記者,果蔬發展只是第一步,等這一切發展起來後,觀光旅遊等項目將會順勢展開。果蔬莊園這一項目發展前景廣闊,等彭樓灌區和一干渠項目建成後將為這一建設提供充足的水源;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就近採摘遊、休閒遊、親子游將更普遍,屆時這裡將成為三省群眾短期遊的熱選之地。同時,斜店鄉將會抓住瓜果蔬菜這個特色產業,打好、用好、擦亮這張特色牌。

大眾網記者瞭解到,斜店鄉是農業大鄉,早前與其他農業鄉鎮一樣面臨農業產業獨大、結構單一與發展後勁不足等問題。但鄉黨委、政府在意識到問題後果斷採取不迴避不逃避的態度,迅速結合斜店實際對症下藥,不斷在調整農業發展結構、轉換髮展方式上狠下功夫,努力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最終形成斜店獨具特色的農業產業發展體系與新穎農業經營形式。

發揮黨建優勢

建設“首善”文化小鎮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近年來,斜店鄉在幫助群眾鼓起口袋的同時也不斷豐富百姓的精神生活。該鄉立足鄉情實際,大力弘揚傳統“孝文化”,堅持面向群眾,以大眾化的內容、鄉土化的形式、生活化的實踐潛移默化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群眾的生產和生活。

為更好地宣傳黨的主張,斜店鄉在‘首善大道’顯要位置安裝黨建道旗210 個,大型黨建宣傳圖版8塊,全面展現黨近些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使其成為幹部、群眾瞭解黨建工作部署、增強黨性觀念的“文化街”,成為黨員幹部創先爭優、基層群眾參與監督的“明白街”,更成為鼓舞鬥志、凝聚力量的“奮鬥街”。

另外,全鄉還投資40餘萬元建設了12座二十四孝候車廳;指導70歲以上貧困戶老人與子女雙方自願簽訂贍養協議書;開展了“好媳婦”“好婆婆”“敬老承諾”“紅黑榜”“星級黨員”等系列評選活動,調動了群眾知孝盡孝、從善揚善的積極性,先後湧現出孝善典型100餘人。在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全鄉孝親敬老、崇德向善蔚然成風,營造了濃厚的孝善扶貧氛圍。

斜店鄉黨委書記曹鑫告訴記者,今後斜店鄉將繼續從培育支柱產業、建設教育小鎮、推進項目建設、多渠道發展集體經濟入手,實現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從長遠看,就是堅持“一二三四五”的總體思路,使群眾的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一個目標就是建設“果蔬莊園、首善之鄉”,兩個出發點就是“扶貧攻堅、富民強鄉”,三個增長點就是“品、蔬菜、畜牧養殖”,四個工作重點就是“新舊動能轉換、環衛一體化、水系建設、溫室大棚建設”,五個突破即“招商引資、現代農業、食品安全、鄉村振興、全面小康”。

“下一步,斜店鄉將緊緊抓住鄉村振興與美麗鄉村建設機遇,在發展好果蔬產業基礎上,大力弘揚孝善文明新風,努力把斜店鄉打造成享譽全國的‘果蔬小鎮、首善之鄉’”曹鑫說。

夯實綠色產業發展之基 打造享譽全國的“果蔬首善”之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