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種人VS歐美非,先天不足還是後天因素?

現代競技體育,凡是需要比拼力量和速度的項目,如田徑、游泳、三大球、拳擊等,黃種人尤其是中國人(特別是中國男人)往往是心虛和沒有底氣的。畢竟,“東亞病夫”的帽子壓了我們上百年;畢竟,我們在有些項目上的表現實在不堪入目。以往,我們習慣性地將與歐美非的差距歸因為先天不足,黃種人與歐美非人飲食結構不同、肌肉類型有別等等,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黃種人VS歐美非,先天不足還是後天因素?

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

回答問題前先來看發生在當今體壇的幾個“奇蹟”。

男子100米,歐美非洲人的絕對強項,曾經,站上國際比賽決賽場對中國人而言就是一種奢望。然而就在正在進行的亞加達亞運會上,中國飛人蘇炳添以9秒92破賽會紀錄的成績奪冠,這一成績在今年的絕大多數國際比賽中均可輕鬆奪冠!此前,蘇炳添和謝震業已多次跑進10秒大關,兩人還曾在同場競技中戰勝了包括美國百米飛人加特林等在內的世界頂尖高手。黃種人VS歐美非,先天不足還是後天因素?

蘇炳添奪得亞運會男子百米冠軍

男子游泳,歐美人的又一絕對領地,波波夫、索普、菲爾普斯曾是神一樣的人物,中國游泳選手與其差距曾經遙若星漢。直至有個叫孫楊的大男孩出現,我們發現差距遠沒有那麼大,甚或只是一層窗戶紙。孫楊出道至今,先後奪得10餘枚世界大賽自由泳金牌,在歐美人的地盤雄霸多年,是世界泳壇史上唯一一位男子200米、400米、1500米自由泳奧運會世錦賽大滿冠冠軍,史上唯一一位男子800米自由泳世錦賽三連冠冠軍。孫楊之外,寧澤濤曾奪得世錦賽男子100米自由泳冠軍,中國男子游泳崛起勢頭已不可遏制。黃種人VS歐美非,先天不足還是後天因素?

中國泳壇第一人孫楊

女子足球(胖哥很想提男足,實在……),以孫雯為代表的老一代鏗鏘玫瑰曾經風靡全球、感動神州,但後來凋謝了,一些專家對此的解釋是歐美非原本不重視女足,一旦他們重視,人種差別就會很快體現出來,胖哥一度哭著接受了這種說法。最近偶爾關注了一下女足,王霜們的一招一式、過人射門讓人一驚豔,在雅加達亞運會上時隔16年打進決賽。我相信,假以時日,中國女足必將重回世界之巔!事實證明,專家們的人種論純屬扯淡(其實女排早已證明了這一點)。黃種人VS歐美非,先天不足還是後天因素?

王霜與孫雯,新老鏗鏘玫瑰靈魂人物

上述事例充分說明,所謂黃種人與歐美非人相比在力量速度型競技項目上先天存在不足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在一些歐美非優勢項目上,黃種人尤其是中國人完全可以有所作為甚至是大有作為。既然不是先天不足,那有些客觀存在的差距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胖哥以為,主要是後天因素,從上面舉的幾個例子中分析,有三個方面:

一是信心問題。中國現代體育長期落後,有“東亞病夫”陰影,很多時候不敢想、不相信自已能贏。就像中國男足雖然嘴上強硬,但舉國上下、領導隊員沒有幾個人相信他能戰勝歐美強隊,甚至是同樣膚色的日韓等,所以中國男足很多情況下就擺爛、就崩盤,然後拿人種論當遮羞布。殊不知,同樣膚色的日韓在面對歐美球隊時早已閒庭信步、從容自如。蘇炳添、孫楊們的例子說明,看似巨大的差距其實只是窗戶紙,只要捅破了、建立信心了就沒有那麼大了。

二是積累問題。歐美人從事相關項目上百年,在體制機制、訓練比賽、物質保障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積澱,而黃種人包括中國人從事這些項目時間不長,沒有多少經驗、多少積澱可談。譬如中國田徑,經過培養這一批蘇炳添們的積累,後面才可能培養出更多的蘇炳添。

三是體制機制問題。中國人在競技項目上長期實行舉國體制、計劃機制,這種體制機制有其優長,但也存在管得過多、統得過死的弊端。從上述事例看,目前體育管理部門正在著力改革體制機制,如在訓練上“請進來走出去”,聘請世界頂級教練來華執教,送隊員到海外基地集訓等;在管理上,鼓勵運動員加入國外俱樂部,允許運動員“單飛”、走職業化道路,吸收來自不同渠道的高水平運動員為國效力等。

寫到最後胖哥還是疑惑,中國男足改革最早、職業化最徹底、隊員收入最高,搞了這麼多年,沒有進步反而退步,別說走向世界,連走向亞洲都成了問題。是什麼造就瞭如此奇葩的存在?誠摯歡迎各路大神賜教!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