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的雷,结束了吗


P2P的雷,结束了吗

6月中写了个文章:今年是一个雷年。

没料到,成了一种预言吧。到了7月和8月,有一波P2P平台出事情。



整个七八月,都是P2P行业的寒冬期,大量平台接连出事。

包含了许多原本高大上的P2P平台。

当时恐慌情绪蔓延,所以投资者都把钱从平台取了出来。大多数平台的资金都在净流出。

这又进一步推动更多的平台出问题。

毕竟,金融还是挺怕挤兑的。

但进入九月后,情况似乎稍有好转,至少没那么多爆雷的新闻出现了。

那现在P2P的情况怎样呢?

我调研了5个还不错的平台,对方的运营负责人说,资金流出的现象有所缓解,甚至已经开始净流入。

这个调研,不能代表整个行业吧,毕竟这几家平台做得还不错。

但也有一定意义。

最近有些读者问我:P2P现在怎样了?之前因为害怕,钱到期就提出来了,那现在还能不能投?

从一些判断上来说,现在P2P有点像「L型」筑底了。

之前不停往下掉,到现在走到了底部。态势还会继续恶化吗,可能性不大,但要一下子转暖,也不太现实。

就在横盘了。

L的横线要延伸多久,或许半年左右,或许一个月左右,或许时间更长。

很难精准判断,可以说现在是横盘的「混沌期」,这个词真有意思。

我觉得,国家也不希望这个行业持续出问题吧。

但是,必然还会有一些运营不善的平台,会在这个期间逐渐淘汰,这是肯定的。


等过了这段混沌期,应该会有一批非常出色的平台脱颖而出。

因为就业务而言,有些P2P平台做得还不错。即使跟传统的金融机构竞争,说不定也能胜出。

等到那个时候,P2P应该也能见到一丝曙光了。

7-8月的风波,其实给了很多人最直接的教育——在以往,要是说P2P有风险,不要把钱全投上面,有些人是听不进去的。

接下来,怎么去看待这个行业?

或许需要回到根本,重新思考吧——很可能,投P2P需要更高的专业度了。

如果,你对P2P行业知之甚少,没时间去深入学习了解,不妨干脆不投。

因为担心平台的安全性,夜不能寐、寝食难安的话,也不妨干脆不投。

理财是为了生活变好,没必要太提心吊胆。本金比利息更重要。

昨天写微众银行的活期产品,有一条留言。


P2P的雷,结束了吗



这也是经历了很多次不安之后,终于发现平平淡淡也是好吧。

当然,我知道许多人,还是希望能跑赢通胀,尽量提高收益。

如果选择留下来,那一定要有更高的专业度。比如,对资产有专业度,我列四个问题:

你在投的平台是做什么资产的?

盈利吗?

坏账水平怎样?

资产期限有多少?

不知道大家能否回答出来。举个例子,这次的P2P危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流动性危机。

投资人只投了6个月的产品,但背后的借款长达12个月。

6个月到期后,一堆投资人因为恐慌要退出,但借出的钱没法提前还。所以很多P2P平台被迫选择了延期兑付。

其实,真要是这种情况,许多投资人也选择了原谅。

毕竟同坐一条船,都希望稳稳的。

最怕的是,如果资产本来是假的、被挪用和亏空了,那还是挺麻烦的。这种情况,这两个月也出现过许多。

所以,要经过你自己的甄别筛选,努力去给自己的钱把好关。

如果做不到对单一平台的深入了解。

那至少从策略上,要做到分散化。不要拿基本生活费、或借来的钱投网贷。

总结一下:

如果你足够专业,能承受风险,可以考虑投P2P。如果不专业,又害怕风险,撤退挺好的。

艺高人胆大,艺低就怂点吧。

ps.

我自己持有的网贷,我之前七月份写过,一共是5家。

目前没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