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话:虼蚤

今天写“虼蚤”并非要强调它必须是洛阳话,而是看见了“虼蚤”的解释亦称:跳蚤。我们单位外来人多,很多人针对洛阳土语贬损的很厉害,就像这个我们说“虼蚤”,人家就立刻反驳:啥虼蚤呀,就是跳蚤,虼蚤怎么写?当时怼的我们这些老洛阳人都很难堪,下不了台。今天搞明白了:虼蚤是正名,亦称才是“跳蚤”。洛阳土语真的不敢小视啊。

虼蚤gèzɑo:昆虫,赤褐色,善跳跃,寄生在人、畜的身体上,吸血液,能传染鼠疫等疾病。亦称“跳蚤”。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们很多同学下乡到了农村,我们去他们那里玩儿,也会住几天,结果身上染了很多“虼蚤”,传染的很快。为了消灭这可恨的害虫,妈妈和奶奶会使用开水烫,太阳晒等办法祛除“祸根”。奶奶说:农村的老土墙、老土炕会寄生这个害虫,洛阳人叫“老碱土”,

他会变苍蝇、蚊子、虼蚤。――《西游记》。翠缕道:“这些大东西有阴阳也罢了,难道那些蚊子、虼蚤、蠓虫儿、花儿、草儿、瓦片儿、砖头儿也有阴阳不成?”--《红楼梦》。虼蚤脸儿――好大面皮:虼蚤的脸很小,喻人微言轻,没面子。虼蚤性:比喻暴噪的脾气。..。.文学作品都有虼蚤的记录、描述。

过去穷啊,家里有虼蚤也很正常,当今土坯房几乎没有了,大家也很讲究卫生了,跳蚤基本在人的范围消失了,但动物身上还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