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中國古代神話探究——第一篇——中國古代神話內涵

連載中國古代神話探究——第一篇——中國古代神話內涵

神話,永遠是誘人的、難解的、世界性的謎。無數老嫗、童稚,為它心醉痴迷;無數藝術巨匠為它的永久魅力所傾倒;無數學者為它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對這一文化之源的探討

似乎永無窮盡。總有新的發現、新的理解,又再探索,再發現、再理解……它帶給人們的不

只是夢幻與神秘,更多的是理想、創造與動力。原始的思維和哲學,溝通了現代人與遠古祖先的心靈人們將通過神話,窺見人類的過去。認識人類自己,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這一潮流已衝開了我們幽閉已久的心扉。

連載中國古代神話探究——第一篇——中國古代神話內涵

1~何謂神話傳說

“神話”這個詞是外來語,最早出現在希臘,原意與傳說、故事、寓言是混同的。清末民初才傳人我國,到本世紀二十年代,我國已經更為普遍地使用。神話是一種最具有統一性的綜合的意識形態,包括原始人的全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因此被稱作那個時期的“百科全書”。神話是通過幻想的方式把客觀世界加以形象化,並且是原始人集體信仰的產物,神聖而可信,因此神話又被認為是原始人不自覺的敘事藝術。

神話不是任何時候都會產生的,在氏族社會之前,人剛剛脫離動物狀態,幾乎談不到有什麼生產力,基本上靠自然的恩賜,屬於朦昧階段,不可能創造神話。大約在母系氏族公社,人類有了初步的勞動生產能力,靠漁獵為生,已有簡陋的居住房屋,有以女姓為中心的社會組織,大家共同勞動,人們開始形成了初步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才為神話的產生提供了條件。

連載中國古代神話探究——第一篇——中國古代神話內涵

神話形成過程中,原始人的特殊心理是重要的中介,因為那時的人也和現在的人一樣會做夢,只是對夢中的情景不會科學地進行解釋,誤以為人除了肉體之外,還有一個靈魂。這個靈魂有時與肉體同在,有時又離開肉體獨立活動,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在中國古代叫魂魄。“魂魄分去則人病,盡去則人死。”(《抱朴子·論仙》)夢中所見,原始人認為那是離開肉體的靈魂在活動。他們不但認為人有靈魂,而且世間萬物皆有靈魂,這就是“萬物有靈論”。既然靈魂可以單獨活動,則人死靈魂不一定死,於是又有了“靈魂不滅”的觀念,以此來抗拒死亡對人的威脅。人的想象力在神話形成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能動作用,凡是原始初期人們想達到而又無力達到的,便企圖藉助想象實現。神話的想象決不是憑空的妄想,歸根到底,還是決定於氏族社會現實的需要,“是人類思維的樸素的和自發的形式之一。”他們以己度物,從類比出發,創造了一個既神秘又千變萬化的世界:人與動物有血緣關係,可以互變,人可以擬物化,物可以擬人化。又由於原始人的知識非常貧乏,把自然力對人的壓迫,竟然也看作是什麼神靈在起作用,而逐步萌發了神的觀念。有神就有神們的行事,即神的故事,這就是神話。最初的傳說和神話一樣古老,兩者經常混同,界限模糊,故統稱為上古神話傳說。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人類有了各種發明創造。這本來是集體在生產實踐中長期獲得的成果,人們往往將其分別附會於一定的歷史人物身上,這就是文物起源的神話傳說。其中,既有神話的因子,又有傳說的萌芽。

連載中國古代神話探究——第一篇——中國古代神話內涵

大約在原始社會末期,部落戰爭頻繁,由戰爭導致民族遷徙,能征善戰的民族英雄為人們所景仰,取代了神靈的地位。人類由祖先崇拜發展到對英雄崇拜,原始神話的神與部落英雄事蹟相互混合,神話與人話的結合,意味人的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叱吒風雲的部族英雄帶著神聖的靈光,為人們廣泛傳頌。這樣,便同時出現了歷史的傳說化和神話的歷史化。這是傳說從神話的混合體中首次分化。對這一部分傳說,在神話學上又稱為“社會神話"。 “傳說”作為一個科學名詞,是近代才有的。中國傳統叫傳聞。《史記》、《漢書》中的傳聞都不少,其它史書亦有,野史與文人筆記中尤其多。這是以勞動人民為主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敘事藝術,是民間文學的重要體裁之一,起源於原始社會,興盛於階級社會,與一定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地方古蹟、自然風物、社會習俗有關聯。現代常見的傳說,多是以人物為中心,以事件為線索,以風物為標誌的複合形態,有突出的歷史性、民族性和地區性。

連載中國古代神話探究——第一篇——中國古代神話內涵

2~古籍資料中的神話傳說

《山海經》成書於西周到西漢初期,不是一人一時一地之作,它是一本宗教性質的巫書,也是一部卜古神話總集。其中有關於歷史、地理、物產、醫藥、宗教等方面的內容,都具有荒誕的色彩,保存最多的是獸形神話、兩種以上動物合體神話、以及人獸合體神話。此外,還有植物神話、海外傳聞、巫風習俗的神話等等。比如在古典小說中常見的那位典雅、莊重、有威信的王母娘娘,在《山海經》的原型卻是極為可怕的人獸合體、性別不明顯的神。此神長著人面、虎軀、虎齒,豹尾,住在崑崙山附近的玉山,頭髮蓬亂,還戴一種叫“勝”的首飾。有三隻青鳥為此神覓食。這三隻青鳥長得也很特別,都是紅腦袋、黑眼睛。“西王母”乃掌握自然災害和五刑殘殺。(見《山海經》的《西次三經》、《海內北經》、《大荒西經》)這部書約三萬一千字,當時算是“鉅著”。書中文字簡略,卻保存了許多原始神話的片斷,是我國上古神話有代表性的專集。 此外,不同程度保存神話傳說的古籍有先秦諸子著作、史書、雜史、筆記、志怪小說等。

連載中國古代神話探究——第一篇——中國古代神話內涵

先秦諸子著作以《莊子》為代表。《莊子》並不是為保存神話而輯錄神話,主要是為了借用神話傳說來說明一種思想,這屬子運用和再創作,即把神話傳說作為素材改造成富有哲理意義的寓言。因此,它在客觀上保存了一部分神話。不過,這些寓言中的神話,有的已經不完全是神話的本來面目,卻還保存著神話的內核。如《逍遙遊》中鯤鵬之變的神話便很有名。今日我們如果對這一神話作積極的理解,那麼,有高尚志氣者,都應似鯤鵬那般,展翅翱翔,去追求遠大的理想。史書以《左傳》、《國語》為例,其中亦夾雜了不少神話傳說。《左傳·昭公十七年》講到一個鳥的王國,便是一則很典型的古史神話傳說。據說,東方的古帝王少昊[hao浩]名叫摯,即位的時候,恰好飛來了鳳鳥,因此便用各種鳥名命名下司百官,鳳凰當曆法官,燕子當掌管春分、秋分的官,伯勞鳥當管理夏至、冬至的官,青鳥當管理立春、立夏的官,錦雞當立秋、立冬的官,鵓鴣掌管教育,鷲[jiu救]掌兵權,布穀掌管營造建築,鷹掌管法律和刑罰,鶻鷦[guzhou谷舟]掌管營繕等事。五種以鳩命名的官,管理老百姓;五種以野雞命名的官,分別管理木工、金工、陶工、皮工,染工,還管器物的利用、尺度、度量均衡;以扈鳥命名的九種農官,使老百姓不要淫蕩。這個以風鳥為總名稱的鳥國,無非是歷史的神話化。這大概是指古代東方奉行鳥崇拜的以少皞為首領的都落聯盟。

連載中國古代神話探究——第一篇——中國古代神話內涵

各種雜史保存的古神話傳說比正史要多。例如《吳越春秋》、《越絕書》、《蜀王本紀》等都屬於雜史,也可稱之為野史,即不是官方修的史,而屬於個人撰寫的。其中有大禹出生、婚配的神話,人猿婚配的奇談,古蜀國治水英雄杜字、李冰的傳說等等。廣為人知的干將鑄劍便是一則神話色彩很濃的傳說。故事說,吳國人干將,善鑄劍,其妻莫邪[ye爺]為助其成功,將自己的頭髮和指甲投進冶爐裡,使三百童男童女鼓風箱,造成陰陽寶劍,陽劍叫干將,陰劍叫莫邪。獻給吳王闔閭的是陰劍,陽劍自藏了。吳王得劍十分珍愛。(見《吳越春秋·闔間內傳》)這一傳說到晉代的志怪小說《搜神記》又有了發展,干將、莫邪夫婦成了楚國人,鑄劍三年才成,獻出雌劍,因時間太長,干將被殺。莫邪此時已有身孕,後生一子,取名赤比,又叫眉間尺,到少年時期,帶了父親留下的雄劍去報仇。路遇一客,客告訴他:“楚王正懸賞千金買你的頭,你把頭與劍給我,我可以替你報仇。眉間尺自刎,兩手捧頭奉上。身軀仍直立在那裡。客說:“我不會辜負你的。”說罷,眉間尺的屍身才倒地。客去見楚王,說:“這是勇士的頭,應放在湯鍋裡煮。”煮了三天三夜,頭仍不爛,並且還跳出湯鍋,怒目圓睜。客對楚王說,“這頭不爛,請王親自去看看,也許能爛。” 楚王果然前去看,一伸頭,便被客揮劍砍掉了,客接著又把自己的頭也砍了。三顆頭都在鍋裡,煮爛以後,難以區分。只好分三份葬在一地,此地便叫“三王墓”。(見《搜神記·卷十一》)這一傳說富於反抗精神,有強烈的復仇意識,魯迅就是以它為素材,創作了《故事新編》的名篇《鑄劍》。

3~少數民族的神話傳說

連載中國古代神話探究——第一篇——中國古代神話內涵

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大家庭。我國除漢族之外,還有五十五個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傳說,在中華文化史上同樣有重要的地位。他f『j的神話分三條途徑得到保存。

第一, 散見於漢文古籍資料。例如南方少數民族至今還在民間流傳的盤瓠[hu戶]神話,早已經見於《後漢書·南蠻傳》與《搜神記·卷十四》。大意是:

高辛王在位時,王官有一老婦得耳病,醫生從她耳中挑出了一條蟲。這蟲有繭殼那麼大,被放在葫蘆瓢裡,用盤子扣上。不久,這蟲變成了一條五彩斑斕的狗,因為是在盤子扣著的瓠籬中長大的,故名叫“盤瓠”。 當時,正有外族戎吳(傳說中的北方民族,也就是後來的犬戎)入侵,無人能取勝,高辛王只好招募勇士,如有能取得戎吳將軍首級者,贈黃金千斤,封其統轄萬戶,並可與小公主婚配。沒有想到有一天戌吳將軍的頭被盤瓠銜來。高辛王的大臣們認為盤瓠只不過是畜生,不能娶妻。小公主聽說以後,便對父王說:這件事天下人都知道了,盤瓠為國除了害,這是上天的意志,豈是一條狗的智力所能達到的,王與大臣都應言而有信,否則會招來禍事。刀高辛王無奈,只好依從女兒的意見。盤瓠帶著小公主上了南山,在一石洞中安了家。高辛王因思念女兒,曾派大臣上山看望,總是遇到天氣驟變,雲霧層層,閃電雷鳴,山嶺震動,風雨交加,無法到達小公主的住地。

據說三年以後,這一對夫婦共生下六男六女。這六男六女又相互婚配,繁衍。這是族源神話,保留了原始社會圖騰崇拜與血緣近婚的痕跡。

連載中國古代神話探究——第一篇——中國古代神話內涵

第二、靠口頭流傳下來的特別多。因為有的少數民族沒有文字,有的民族在1949年以前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初期,去古不遠。他們的神話傳說主要靠記憶講述。除了以散文故事的形式流傳,另外還有大量神話保存在史詩裡,用韻文的形式流傳。因此,少數民族的神話傳說一般不象漢文古籍中的那麼零散,而是相當完整而系統。他們神繫系譜跟歷史現實存在某種對應關係。又由於他們的古神話傳說仍以活形態在民間流傳,保持了原始的面貌,較之漢文古籍上的神話更為古樸,包含更多的原始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有更可靠的原始文化史價值。比如洪水遺民再生人類的神話傳說是世界性的,眾所周知的是《舊約聖經》的諾亞方舟,其實我國少數民族這一主題的作品非常多,且篇幅長,故事曲折,並與葫蘆崇拜、兄妹婚、人類來源、氏族(原始民族)起源相結合,包涵豐富的歷史內容,各有民族特色。如對人類來源就有不同的解釋,至少有十幾個民族都說人是從葫蘆裡出來的,也有說是人獸交配而來,有說是動物或植物變來的,有說從石洞中出來的。我國少數民族口頭流傳的神話,種類齊全,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間生活的風情習俗,方方面面,無不曲折地反映在神話傳說裡,說明他們還保持了人類童年的天真,充滿了浪漫的情趣,生活很富於幻想的色彩。

連載中國古代神話探究——第一篇——中國古代神話內涵

第三、有本民族文字或早已通行漢語言文字的民族,也有用書面形式保存的。如藏、蒙、彝、傣、納西、白等民族,在他們的宗教經典和其它書文裡都記錄了本民族的神話傳說。如果古神話傳說不提少數民族的作品,那是不全面的。

連載中國古代神話探究——第一篇——中國古代神話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